APP下载

篮球跳投技术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2018-11-26孙羽枫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6期
关键词:持球命中率手腕

孙羽枫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

跳投技术是在熟练掌握原地投篮技术基础上的更高难度和级别的投篮技术,具起跳突然、出手点高、不易被封盖等特征,是运动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篮球比赛当中一门得分较高的投篮技术。初学者未真正了解跳投技术时,在训练当中时常会出现各类错误,若未能及时纠正,将形成固定错误动作,影响投篮命中率,使得学生的投篮技术水平下降。

1 跳投技术分析

1.1 跳投技术概述

跳投技术是篮球比赛中的常投篮技术,也是篮球比赛得分的关键点。据数据统计,现篮球比赛当中,3分跳投的出手率明显提高,同时因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3分跳投的命中率也大大提高,尤其是欧美球队,其跳投技术应用熟练、动作优美,且命中率较高,部分球队还拥有一些可投精准3分球的内线球员,对比赛胜利的赢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队员的跳投技术存在动作不规范、变形、稳定性差等现象,从而影响投篮命中率。

1.2 跳投技术动作分析

跳投的技术动作包括持球方法、用力和球出手三部分,其中球出手最为关键,其决定着球的飞行方向、速度、旋转和弧度等,直接影响了投篮的命中率。以下以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对跳投技术进行分析。

1.2.1 持球方法 持球方法是跳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球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起跳后用力是否协调及球出手时的力度。因此,在练习跳投时,应先了解持球的正确方法。当前跳投当中使用较多的持球方法为持球于肩上,上臂保持平衡于地面,大臂和小臂保持垂直,持球手的手腕稍后仰,与小臂保持垂直,双手手指自然分开,指跟上部与手掌边缘与篮球相接触。投篮手处球的正下方,另一只手于球侧稍用力扶住,两手大拇指形成一个“八”字,空出手心。

1.2.2 用 力 跳投技术当中的用力动作不仅仅是指投篮手的用力,而且还包括整个躯体的用力,如下肢蹬地发力、腰腹用力上提、抬高手肘、上肢上力伸展将球举高等,将全身力量集中于投篮手的手腕和手指上。跳投技术具突然性主要是因为存在起跳动作,从而使球的出手点明显提高。而在起跳时,运动员需先屈膝,将得心降低,然后利用下肢蹬地发力,同时持球手手臂向上伸展举球,这样既能加强起跳力度,提高跳起的高度,同时又能为腾空赢取一定时间。在整个过程当中,举球要求抬高手肘、伸展上臂,而这个动作不但有利于下肢蹬地发力,而且还有利于重心上提,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起跳,同时还有助于将起跳高度提高。简单来说,跳投技术中的用力就是先以下肢蹬地发力,跳起时伸展膝盖、腰腹上提、抬高手肘,伸展上臂。

1.2.3 球出手 球出手是指在将全身力量集中于手腕和手指后,通过手指手腕的抖、翻、拨等一系列动作,使球能以一定速度、旋转、弧度及方向从投篮手的食指和中指指端投出,飞向篮筐。注意球出手时,投篮手的食指、中指及脚尖均应朝篮筐方向,手指及手腕所发出的力量则决定着球的飞行速度、弧度、旋转和方向,影响着投篮的命中率。若全身力量均能协调地集中于投篮手的手腕和手指,且投篮手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也能柔和而又急促地施于球上,那么球出手后即能以恰当的速度投入篮筐。通常中距离投篮时,球出手后的弧度最高点与篮板上沿保持一致,投篮命中率就会更高。出手的角度是指球在出手瞬间的运动方向与出手点的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通常地,若是中距离投篮,出手角度应保持在50°~55°;若是近距离投篮,出手角度应保持在70°左右。在实际比赛当中,也有球员会利用高弧度投篮以避免对方封盖,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球出手时指尖对球的拨动决定了球的旋转,使球能够保持一定规律和节奏向后旋转。此外,瞄篮点是指运动员所正面对着的篮筐前沿或篮筐中心处。通常多数篮球运动员是习惯瞄准前筐,但也有报道说部分篮球运动员会瞄准后筐,因为后筐才是篮球最终下落的地方,还有部分篮球运动员会将球的最高点视作瞄准点。在实际训练或比赛当中,可依自身习惯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瞄准点,并进行练习,以提高投篮命中率。

2 篮球跳投技术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2.1 过度追求滞空,致出手时间延后

跳投技术的应用在于其出手突然、投篮高度较高,使得运动员的起跳与投篮保持统一,出手的最佳机会在身体起跳达到最高点时。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多数学生喜欢篮球,乐于参与篮球运动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爱看美国职业篮球比赛,因此,在学习某些技术动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去模仿篮球明星的动作。部分学生在进行跳投时,为追求滞空效果,而过度延长时间,导致出手拖后,篮球未能在身体中起达到最高点时出手,而是在身体微有所下落时出手,使投篮命中率下降,同时投篮动作也不美观。虽然在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当中有时见到这种情况,但通常都是因为对方防守严密,己方队员为躲避防守,寻找时间差进行投篮才发生的情况。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尚未达一定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若过度追求滞空,导致出手时间延后,则会严重影响投篮的命中率,也就失去了应用跳投技术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将此错误动作进行纠正:(1)让学生充分了解滞空时间的概念及时机,需于身体在起跳上升的过程当中出手,这样既能使身体保持重心,同时又可降低投篮的难度,保证动作的稳定性;(2)让学生熟练掌握跳投技术的动作要领,打好技术基础,提高命中率。

2.2 手脚配合不协调,投篮无力

跳投技术当中“跳”要做到浑然一体,起跳速度要快、高度要高,而“投”则要做到出手快、准确命中。但在实际练习当中,学生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学生在接到球后用力起跳,但出手时却感觉手中无力,极易投成“三不沾”球;(2)因要注意手上动作,导致起跳无力,身体无法达到一定高度,部分学生在起跳后还会出现双腿合并的现象,致下肢力量分散,影响投篮的出手时机,使投篮的命中率低,有时还会因双腿并拢致落地时不稳,引起运动性创伤。这就是典型的手脚配合不协调的现象,也是初学者在应用跳投技术时最常犯的一种错误。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学生腿部及腰腹部力量不足,致身体用力不协调所引起的。

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将此错误动作进行纠正:(1)加强腿部及腰腹部锻炼,以增强腿部及腰腹部力量,可让学生多练习仰卧起坐、坐蹲跳等;(2)练习徒手跳投动作,让学生用身体去感受手臂的伸展、脚的蹬伸及整个身体的协调;(3)进行持球练习时,让学生尽量将下蹲的动作压下一些,让学生体会由下向上发力的感觉,将力量自脚底发出,然后通过脚踝、膝盖、胯、上半身、手臂、手腕,最终传至指尖,再将篮球投出,注意避免在起跳时合并双腿,以免力量分散。

2.3 手臂姿势问题

在练习跳投动作时,常可见部分学生在投篮时会出现肘关节下垂的现象,致出球力量不足,球被推入球筐当中,而非投入球筐当中,这主要是因肘关节外展过度而引起。

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将此错误动作进行纠正:(1)多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正确持球的动作,做到“三个90°”,即投篮手的大臂与躯干、小臂与大臂、手背与小臂之间都应保持90°,也就是肩膀、手肘及腕关节都应保持90°,若学生可以,还可鼓励学生使球出手后手心与小臂之间也保持90°。(2)投篮时注意将手肘抬高、手臂伸展,使手能伸展至最高点,再将脚部所发力量传至手腕和手指,尔后将球投出,以增强出球力量。

2.4 出手后的手形问题

跳投技术是基于原地投篮技术的难度和级别有所提高的投篮技术,为此,跳投技术的出手动作应同于原地投篮技术的动作。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多数学生的原地投篮技术尚未定型就已开始练习跳投技术,出手后的手形存在严重问题。同时,因跳投技术要求较高的空中控制能力及手脚配合协调能力,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极易出现投篮动作变形的现象。跳投技术要求运动员在出手前的最后动作为顶肘、拨腕,出手后,手指和手腕的动作也应保持相应姿态。但是实际练习时,多数学生因手脚不协调或是出手时机不对而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出手后手形也出现各类问题,不仅动作不美观,而且投篮的命中率也非常低。

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将此错误动作进行纠正:(1)多加练习,以熟悉球性,并加强手感;(2)让学生坐于地上行持球投篮练习,立于学生对面以手捂球上方,让学生以手感受中投时的抬肘、伸臂、抖腕、拨球等动作,使学生正确把握拨球的最佳时机;(3)在球出手后,应保持拨球手形,用于投篮的手应自然张开,同于原地投篮的技术动作。

2.5 身体过于后仰,致球飞行的抛物线过低

学生在练习跳投技术时,常可见其在起跳出手前会将身体过于后仰。在平时生活当中,我们常可于一些职业联赛当中看到运动员跳投后仰,其仍可命中。但对于学生,尤其是初学者而言,跳投后仰会导致身体失去平衡,球出手后其飞行的抛物线明显过低,最终影响命中率。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学生对于偶像球员的模仿,导致学生在练习当中逐步养成了这种不规范的技术动作;另一方面是因学生未进行针对性训练,腰腹部力量不足,空中控制能力较差,到致起跳后无法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将此错误动作进行纠正:(1)让学生多练习垂直跳投动作,待学生能熟练作出垂直跳投动作后再慢慢加大难度,使学生逐步过渡致起跳投篮;(2)加强上肢锻炼,以增强上肢力量,使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以保证球能够正常投出。

3 结 语

跳投技术在篮球比赛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篮球运动员应提高对跳投技术训练的重视程度,注意自身在应用跳投技术当中存在或可能会养成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并及时采取正确方法进行纠正,一方面要多加训练,多参与实战比赛模拟演练,以提高技术运作的稳定性和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能及心理锻炼,克服自身紧张心理,提高自身自信心,在比赛当中更加熟练、自信地使用跳投技术,从而更好地发挥跳投技术的作用。

猜你喜欢

持球命中率手腕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严防死守”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常转手腕可通便
常转手腕可通便
让子弹飞
浅议初中投掷实心球教学策略
子弹不长眼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