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教学法在低学段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学路径探索

2018-11-26彭博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段现象学科

彭博涛

1 “现象教学法”的“出生”及内涵解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的发展和深入,2015年3月在教育水平一流的芬兰土地上“爆发”了一场教育“革命”,这一“革命”的主题是“现象教学”(话题教学、融合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方法的提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与探讨研究。理解“现象教学”主要是要抓住几个“现象教学”的关键,即:跨领域、多学科、强融合、重生活、贵会话与横贯能力。

在以往多数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方面的教授本科目的相关内容,以学科为主进行分科教学,以应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现象教学”注重的是进行分科向综合的一个转变与革新,在“现象教学”中体现的是学科之间的协作与融合,而不是你是你我是我。在教学现象与话题的选择上,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贴近实际生活,运用更贴合实际和学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现象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贯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不断的学和做的结合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不仅仅是脑子里面有公式有方法,而是注重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与应用。

“现象教学”是以学生和生活的实际联系为出发点,选取主题现象并进行课程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多种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不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和涵括。“现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转变也是改革的亮点,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明显,在更为民主的情境下进行主动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在现象和话题的选取中,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兴趣以及生活经验等角度出发,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具体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当中,在进行实际的教学和操作环节,学生扮演的角色不是被动的接收,而是主动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加工,在教师的帮助与促进下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方案。

在学以致用以及教学评价与反馈方面,“现象教学”更是推陈出新,包括自评、学生评价、多科教师评价,不仅有量评还有质评,既包括结果评价又包括过程性评价,从多个视角出发力求多方位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更精致的氛围。

2 “现象教学法”助力加速核心素养落地的进程

我国在2016年9月,教育部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分为三大部分,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进一步细化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结合以上我国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看,不难分析出其是学生从内到外全面发展的体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依靠的是各学科各领域的通力协作和配合,单兵作战是实现不了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愿景的。

在理解“现象教学”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培养目标,我们有理由去肯定和运用“现象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加深学科领域之间的融合,要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要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会书本上的某些公式、记住某些单词、会操作某个实验、掌握某个技术动作,我们要做到的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处,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创新、怎样去生活,摒弃错误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强调成绩的重要性。

“现象教学法”运用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是切合实际的,我们所说的核心素养不是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等分科的素养,它强调的是各学科各领域学生的学习、掌握和实际运用,在不同学科领域协同配合下,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等方面将会有一个更有成效的体现。

3 “现象教学法”在低学段体育教学中的路径探索研究

3.1 低学段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索引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及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多数教师根据自己所领教材进行选择教学,教师先分析教材中自己可以教授学生哪些技术动作,这样就出现了“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的接收体育教师教授的某个技术动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体育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严重的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始终是以掌握技术动作为前提、体质健康为目标,为二者服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质健康测试,不少学校只是为了体质测试而上体育课,强迫学生进行某些单一无味的体育训练,过分程序化,这样就严重地抹杀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是在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没有新颖性,每节课的程序和模式几近相同,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师的一步步设计和安排完成规定动作的学习和动作的重复练习,教学过程死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逐渐消磨,严重影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最后是体育课堂上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多数教师以应试为目标,应试参考标准为上课考核标准,以成绩好坏来定夺,所以很多学生在技术动作的掌握上急功近利,也有很多学生达不到教师要求的标准,打击其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甚至很多同学为了有一个好的体育成绩,运用不恰当的练习、训练方法,最后适得其反,这样的体育课毫无乐趣可言,更无发展之说。

3.2 低学段体育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其不仅仅蕴含着自然科学也包含人文内涵,“现象教学法”提倡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体育课在进行学科的融合时有较强的优势。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加强和加深互动与联系,不仅仅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要,更是育人的必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体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3.2.1 体育VS语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语文教学的联系主要涉及到教师的语言艺术和教学场景的设置。在低学段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堂氛围变得既生动又活泼。在体育教学场景的设置上体育教师能够引入语文课堂当中的课文等,设置既定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以不同虚拟角色进行体育运动,设置不同的情境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与锻炼,学生能够在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体育学习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在较为轻松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参与性。

3.2.2 体育VS数学

体育课中体育与数学的联系甚多,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数字口令,也表现在数字方面的训练和游戏中。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度来匹配学生理解的体育数学游戏或者竞赛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不同数学口令和数字进行体育活动,比如各种叫号的游戏等。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数学口令、数学形状队形以及数学口令的变化,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学习兴趣浓厚,在玩中既掌握了体育知识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了打破学科界限、通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

3.2.3 体育VS英语

低学段的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将英语的元素寓于体育教学当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可以应用到教师的简单口令当中,从集合到课堂中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等都可以适当适时地进行英语元素添加。但是不可以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掌握了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学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达到教学的多赢效果。

3.2.4 体育VS音乐

在低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元素几乎存在每节体育课中,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注意力。教师根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选用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添加,在开始准备活动部分,添加节奏强欢快的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活动,在课堂结束阶段要选用一些较为轻柔的音乐,使学生随音乐的律动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教师也可选用相关体育动作的歌词去引导低学段学生的体育动作和行为。

3.2.5 体育VS美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美术的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低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天然的对色彩图形的兴趣,美术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甚是密切。无论是体育场地的绘制,还是游戏环节的道具设计等等都离不开美术。教师能够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场地和制作相关的道具,在体育课堂所设置的不同情境中去准备不同的手工道具,五颜六色的图形图案和各样立体的学具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3.3 “现象教学法”在低学段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现象教学法”在低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要和众学科之力来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了实现体育课程的“现象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3.3.1 教学现象(主题)的选取和设定

这一个环节在整个“现象教学”中极为重要,现象主题的选取要有实际性、生活性、典型性,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既然是体育课程当中的“现象教学”要寻找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在低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做到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体育问题生活化、个性化,备课避免学科分裂,应打破学科界限。将教材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编组和润色,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加入本地特色。力求在进行体育的现象教学后,学生不仅仅提高了体育知识与能力,在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扩展方面也有成效。

3.3.2 体育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推陈出新

在体育现象教学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能够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个学科特点优势,通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要摈弃传统的教学填鸭、应试、唯成绩论等传统思想,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与角色,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而不是被动的接收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灌输。以生活的真切现象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体育现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3.3.3 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元化与有效性

相比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现象教学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评价,成绩的好坏,更注重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采取的评价包括多科教师、学生、家长、自评以及社会评价。对于体育课堂来说,体育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意志表现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都会体现在评价当中。评价的依据多样,从教学伊始到结束,评价贯穿其中,从多个视角出发力求多方位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更精致的氛围。

体育现象教学以体育学科为基础,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与壁垒,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交叉与融合产生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塑造学生的良好的体育观为目标,联合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融合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平台,实现各个学科之间优势互补,通力合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

3.4 体育教学过程中“现象教学法”的应用实例设计与实施

现象主题:快速跑——迅速逃离火灾现场,提高自救能力。这一现象结合了体育、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语言表达、团结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具体思路如下。

3.4.1 收集相关消防知识与火灾自救知识并进行分享交流会

要求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消防知识和火灾自救知识,提高学生收集关键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进行分享交流,更多的从语文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3.4.2 观看相关火灾逃生的视频影音科普资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火灾逃生的视频影音科普资料,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在遇到火灾的情况下如何抓住关键逃生时间去自救,更多的结合信息技术和科学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期教学做前期铺垫和准备。

3.4.3 体育课模拟火灾自救现场

在体育课上设置消防场景,模拟火灾现场。鼓励以家庭方式参与,教师、学生、家长扮演不同角色,有消防员、群众、被困者、记者等等,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角色的转换,模拟从火灾发生到得救的整个环节。让学生在这个模拟现场中去真切体会自救的方法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及抓住关键逃生的机会,将前期做的准备应用到本节课当中,科学快速自救。在这个模拟现场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判断能力、创造思维、协同合作等能力。

3.4.4 完成一份关于消防火灾自救逃生的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

学生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汇报、观看视频和体育课实际演练,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在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从美术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设计绘画能力。

3.4.5 总结分享会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各自表达自己所学收获与感想,并对自己的表现,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找出优缺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反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教师在肯定学生这一现象主题学习过程中优异表现的同时提出新的要求与希望。

4 小结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象教学”是新的尝试与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与尝试的最终目标是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力求将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现象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尝试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漫漫进程中的简单一笔,但是其作用和意义将会是深远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学生的发展将会更加全面。

猜你喜欢

学段现象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超学科”来啦
第四章光现象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