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武术文化生态及其建设研究
——基于福建省的个案调查
2018-11-26马文友
马文友
“文化生态”是把生态学方法引入文化研究领域而形成的一个概念[1],泛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2];地域文化生态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又必然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极大约束[3]。因而,地域武术文化生态即为某一地域武术在既定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备受关注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也预示着地域武术文化生态建设将被提上议事日程。众所周知,福建是我国武术文化大省,是南派武术的主要代表之一,古称八闽大地并由福州人、闽南人、兴化人、龙岩人、闽北人、客家人六大民系组成,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武术极具地方特色。本文选取福建武术文化生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深入调研和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内容、原则、路径及具体实施的保障等,以期可以 “见微知著”地为我国其它地域武术文化生态建设提供范式。
1 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现状及问题
文化结构一般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层面;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格林内尔(J·Grinell,1917)最先将其定义为一个种或亚种所占据的基本空间单位。因此,文化生态可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3种文化生态位[4]。本文从福建武术3种文化生态位中各选取2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访谈专家“头脑风暴”获得)进行分析,以利于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物质文化生态位
1.1.1 福建各种武术样式的发展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武术在样式上大体可以归纳为: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大众武术、学校武术等。通过调研得知,福建的传统武术发展较好,近年来相继建立了一些研究发展基地。如:闽南地区的五祖拳、永春白鹤拳、俞公棍研究发展基地;闽东地区的虎尊、罗汉拳、地术犬法研究发展基地;闽北地区的金刚拳、梅花桩研究发展基地;闽西地区的连城拳、五兽拳研究发展基地。这其中既有国家级武术非遗项目—五祖拳,也有省级武术非遗项目—地术犬拳,它们在官方和民间的认可度较高,传播范围广泛。福建竞技武术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福建武术队从1977年建队开始就一直是国内劲旅,整体训练和比赛水平居于全国前列。40多年来,在国内各种大赛中获得奖牌数百枚,代表人物主要有林秋萍、高佳敏、陈思坦、王惠玲、陈帅、吴琼、林凡、周斌、庄莹莹、陈洲理等一批又一批太极、南拳高水平选手。现今“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四地市的业余体校、武术馆校”[5],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合理,数量比较充足。福建的大众武术普及较好。厦门市几届国际武术大赛有效促进了大众武术的开展,目前,厦门各种规模的武术馆、武术队、武术晨(晚)练点大约有七八百个;而南安市自发的或有组织的习武人群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些武术爱好者或武协负责人还是企业家(如:吕良哲、许小番),他们时常自掏腰包参加赛事或赞助相关活动,这些行为有力推动了当地大众的习武热情。福建的学校武术有待加强。调研中发现泉州市大约有1/2的中小学校没有真正上武术课(被其他体育项目替代),余者有多一半的学校开设五祖拳健身操(泉州三中、鲤城实验小学)、白鹤拳操(永春华侨中学、永春实验小学)等教学内容,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地方特色的传统南拳;但是传统南拳在这些少数开设的学校里却遭到冷遇,课程教学、相关课外活动都不受重视,情况并不乐观。除此之外,有些中职学校(南安红星职业中专学校)没有开设传统南拳的选修课;有些高校(泉州师范学院)没有开设传统南拳的专业课,即使有些开设专业课的高校(华侨大学)在传统南拳的教学环境、师资队伍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如教学环境差、师资短缺等问题。
1.1.2 福建武术技术体系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关系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外界的刺激才能持续发展[6]。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必须经过多种异质文化不断渗入,才能在磨砺中互相吸收、在比较中取长补短。福建武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虽已意识到这种先决条件,主动融合了比较成熟的北方武术(福建武术文化与中原武术文化的传入有密切关系[7]),并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了新的拳种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福建武术的多元化发展及海外交流(20世纪初闽南国术团曾到东南亚各国进行巡回交流表演)。但是,它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二维关系的博弈中还是表现出了“保留传统”“保护本土”的倾向。究其原因是,闽地古来不便的交通(八山一水一分田)以及自给自足的封建意识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形成了许多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区域—闽南、闽中、闽东、闽西、闽北,使得本区域的人们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在武术方面则表现为各拳种更倾向于保留传统、保护本土。如永春白鹤拳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并已繁衍出众多的分支,但技术体系因循守旧,无大变化(步法都要求稳固,五点金落地);泉州五祖拳虽经世代演变,还一直保留着实用的技击技法,演练风格古朴且独具地域特色(练拳“三战”起,“三战”练到死)。此外,福建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闽人习于水斗、善于用舟的本领,《明史》卷九一“兵挚志三”记载:“漳、泉人善于水战”[8]。 打斗经常发生在船舷、甲板上(船上空间有限加之船的颠簸),如果下盘不稳,就有被击倒或落水的可能。所以闽人因势利导、格物致知,自古便形成“未学功夫先扎马”“起腿半边空”“脚打三分、手打七分”之习武传统以及逐渐形成了“多手法、少腿法(尤其是高腿法)、动作短小、下盘稳固”等技术特点。综上所述,福建武术技术体系保存较好—传统与本土继承多,但是创新力度不够—现代与外来融合少。
1.2 制度文化生态位
1.2.1 福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发展,我国的文化生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呈迫切态势。201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遗保护等相关问题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在举国上下齐声呼吁抢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近年福建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8年五祖拳成功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永春县大羽村落成永春白鹤拳史馆。颇为惋惜的是,与非遗保护密切相关的实施细则即保护条例至今没有出台,让福建武术非遗保护的很多具体工作实施上缺乏依据,并由此可能导致出现一些文化生态的“失衡”现象—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武术非遗的保护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传承人;而现实的情况是对传承人保护工作不完善,后续资金支持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或有名无实或猜忌争斗,这些后顾之忧让他们很难全身心投身到相关资料的整理与传播工作(例如访谈得知,漳州地区的武术非遗保护工作力度不够,缺乏对传承人的具体保护措施和后续财力支持;泉州下辖南安市的武术非遗保护基本上名存实亡,只是在申报时参与,之后不了了之)。
另外,由于武术的社会科学价值普遍受到忽视,缺乏针对武术非遗保护现状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而导致“错位”现象明显。有些拳种的非遗申报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甚至出现了传承不清、权属纷争等极端现象(永春白鹤拳、南安舞狮武术队即属此种情况)。“非遗保护的得当与否是衡量文化生态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与关键维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建设文化生态,就要调整文化定位和社会关系,把它们重新理顺,成为常态。这乃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使命。”[9]近年来,在抢救和保护民间传统武术方面福建成绩不俗,但纵观其整体的文化生态却不容乐观:一是各拳种发展不均衡,对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等代表拳种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对其他拳种的投入和宣传则相对较少;二是各地武术保护水平差异较大,对闽南和闽中(经济较发达地区)武术保护较好,对闽西和闽北(经济较落后地区)武术保护欠缺。此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祖拳,在传承和推广方面要注重外在的物质层面,也要倡导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内在精华。显然,目前在形神兼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1.2.2 福建武术代表性拳种传承人的遴选制度 目前,福建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制度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先由个人申请,再逐级报送、筛选,最后通过相关部门审批来认定。近现代以来,民间武术的传承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失序现象:分枝众多,竞相“争大”“正宗”难辨。福建武术概莫能外。这种现状无疑对福建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与认定工作形成障碍,增加工作难度。在永春县调研过程中发现,永春白鹤拳传承人分枝分派,辈份错综复杂;个别传承人存在或技术水平难以服众、或自我标榜第一,甚至唯利是图有之,弟子徒孙良莠不齐,不一而足[10]。这些现象不仅有违 “非遗”保护的初衷,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伤害了广大民间武师传承与传播武术的积极性。诚然,已有研究者指出,在近十年来的武术“非遗”保护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名录的评审、技艺的保护以及传承人的遴选等[11]。尽快建立和维护一种长效遴选机制:从候选人的武德、人品、技艺、口碑方面进行较为长期的综合考量分析评价,克服目前现有遴选制度与文化生态建设现实需求的不对称现象。
1.3 精神文化生态位
1.3.1 福建武术人文价值宣传平台 福建武术具有闽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内质,这种精神内质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要与时俱进—当下的视觉文化时代,需善于利用多媒体平台宣扬福建武术文化精神(家喻户晓),将福建武术文化中精神相通的要素(爱拼敢赢)整合、提炼出来,并想方设法把福建武术这种精神文化变成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强调其在日常用度中抵达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含蓄蕴藉)。
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福建很多地方对武术精神文化或武术人文价值的宣传仅依靠单一的传统媒体。譬如:调研发现在福鼎市和南安市的乡镇以下武术宣传仍以人际传播为主,传播方式依然是千百年来民间自然延续的口口相传,基本没有专业人士介入引导和书面整理;市(县)一级则采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缺少“互联网+”的新媒体参与。长期以来,在一度“唯GDP论英雄”的时代背景下,当地政府对武术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已经有了明确认知;但更深层次的认知,即对武术的文化内涵与潜在价值的理解仍显轻率,其外在表现是重视力度不够,不能创新和扩大宣传平台(大型国际性赛事除外)。
1.3.2 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美学意识 生态美学意识是一种“和谐”意识,既强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由此可见,兼顾武术生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将二者有机结合的考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文化生态美学意识。唯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逐步将武术文化生态位的三层面有机契合,方能彰显当代生态美学意识的迹象。遗憾的是,在调研中看到更多的现实是,距离将福建武术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美学氛围的愿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可能充满崎岖。譬如,由于各自经济利益的驱动,一部分福建武术(尤以南少林表演类武术为甚)偏离了本体发展,丧失了独立的人文精神,破坏了福建武术的传承方式和职业伦理;在大力推进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背景下,由于生态美学意识淡薄,缺乏长远眼光而选择了某些短视行为,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提高武术文化生态美学意识,将武术与消费文化相结合—精心策划多种形式的武术文化活动,寻求与当地体育企业(福建地缘优势)合作;逐步构建多领域、多行业市场化筹集资金的渠道,最终实现共赢。综上,八闽大地尚未形成武术文化生态美学意识,推动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建设仍需各方努力。
2 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建设
2.1 建设的主要内容
2.1.1 重视学校武术,促使各种武术样式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具有重要人文价值但依赖传统传承方式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当务之急是发挥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13]。中小学是武术传承的重阵,传统武术进校园有利于福建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据南安武协主席陈初升介绍,当地很多武馆的传承人会自发地联系各中小学校(如朴里中心小学),到那里去传授技艺,自觉推动武术进学校。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可惜福建省内并没有大范围推广。2017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各阶段、各领域;积极推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历史传承意义的传统体育进校园。这是来自国家的顶层设计,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对于福建中小学教育来说是一个优先选择。
近日,虽有省级非遗项目儒家拳进入福州市琴亭小学,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落户百年名校福州钱塘小学,但在地域上比较集中且数量上还远远不够。建议福建中小学将地方武术列入教学课程;中职学校将其列入选修课程;高等院校将其列入专业课程,并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改善武术教学环境,优先在学校培养武术师资,选派部分民间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学校也可承办相关武术赛事,形成民间、学校、社会三方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福建武术非遗保护的传承与传播,才能促进福建武术优秀拳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整体平衡,才能全方位彰显福建武术物质文化生态建设的成效。
2.1.2 加强综合改革,实现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 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推进。根据福建武术制度文化生态位的现存问题,其治理手段需要自治与他治相结合(以自治为主)。武术管理部门(自治)首先要加强制度层面的综合改革,促进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建设—应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对当地民众进行武术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和重视武术文化生态,提高民众的文化生态保护意识,让维护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引导武术产业经营者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建设福建武术良好文化生态和可持续利用武术资源的历史使命。同时,政府(他治)要制定武术非遗项目的保护制度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在遴选武术非遗传承人时遵循公平正义原则,遴选后要有后续资金支持和定期跟踪管理;各级武术协会(自治)要建立行业纠察制度,对武术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初审与把关;武术协会成员(自治)也要加强道德自律,正规操作,避免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和商业行为绑架。
相关研究表明,非遗保护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并非外力所为,而是保护主体错位的观念和不当的行为所致[14]。厦门市在借鉴他山之石的成功经验及对本地区非遗项目的实践探索后,总结出了一套遴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办法—专门组织业内专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拟定入围名单报本级政府批准,政府再经过政治审核,技能筛选对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相应扶持[15]。厦门市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推广,它立足“以人为本”,从传承人的德行、技能等方面综合考察,对真正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经费支持,避免了“鱼龙混杂”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保证了充足的后续经费用于非遗项目开展和传承。
2.1.3 打造媒体平台,建立与武术文化生态系统相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 当代社会,各种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不断更迭,聚合类平台、自媒公众号层出不穷,线上直播、互动问答等已成信息传播的主要趋势[16]。面对传播形式的现实需要,欲使福建武术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就要全力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复合型”“互动式”传播平台。但前已述及,福建武术人文价值宣传平台相对单一,尚未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形成合力。鉴于此,当地武术管理部门可根据总体规划宏观构建福建武术人文价值宣传平台,运用当地报纸、电台及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移动网络 “联合作业”的“马太效应”建设好福建武术的传播平台以及与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合作水平,提高福建武术主流媒体的文化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避免出现商业化运作或轰炸式炒作现象,使大众对其产生不信任感。同时,可以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平台,积极探索福建武术人文价值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官方、民间立体交叉融合的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福建武术人文价值大外宣格局;充分发挥福建武术专业理论人士的智库作用,加快福建武术理论文章的发表与书籍的出版,并通过武术志愿者、武术习练者、武术赛事参与者、武术非遗项目传承人、武术影视明星,依托武术协会、武术团体、武术馆校和武术业界品牌企业等,讲好福建武术故事、传播福建武术文化、阐释福建武术价值、展示福建武术形象,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同关注福建武术、呵护福建武术的良好文化生态氛围。
2.2 建设的基本原则
2.2.1 多元共存原则:尊重武术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古有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水陆纵横交错,华人华侨颇多,地域的开放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了“福建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是精神文化的多元融合与不平衡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7]。福建武术受其影响,表现为拳种套路较多且技术体系排他性较强。因此,今人在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时,既要坚持以福建武术本体为主,同时又要注重生态平衡、统筹兼顾(不能只关注竞技武术而忽视其他样式武术;不能只关注五祖拳、永春白鹤拳而忽视其他特色拳种;不能只强调传统、本土技术而忽视现代、外来技术)。
可以肯定,“文化多样性构成了鲜活而生动的文化生态系统,不同的文化样式在生态系统链上各有其作用,不可偏废”[17]。竞技武术的过多关注势必会影响传统武术或者学校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武术文化生态多样性可以“解困”竞技武术的一枝独大。虽然,当前竞技武术还担负着对外传播中华武术的历史使命,但是,偏离受众的传播途径不可取,理性回归并被大众接受才是文化生态建设的应有之义[2]。应该说,学校武术的开展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传统武术进校园乃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既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利于学校武术的推广与普及。另外,五祖拳、永春白鹤拳虽已被列入国家级武术非遗项目,但也不能忽视像地术犬拳、儒家拳等地方特色拳种;福建武术技术体系虽一直保留着简单实用的技击技法,但时过境迁,现代和外来的符合当代人审美特点的技术也要吸收和借鉴。一言以蔽之,要全面发展福建武术,就要维护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2.2.2 武协主体原则:在政府主导下由武术协会组织及人员来推动 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需要政府主导、武术协会主体、武术人士共同参与,协同配合来完成。政府主导是指在法律保障、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检查督促等层面的宏观把控;武术协会“主体”是指在制定和贯彻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民众、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建设以及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人的初选、资助资金等方面的具体落实;武术人士是指在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建设中的具体实施者。各市、区武术协会要在工作中物色一批人品好、肯钻研的中青年武术业务骨干和传承人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开展田野调查、交流访谈、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并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通过武术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反馈给政府,以便修正下一步的方针政策和顶层设计。总之,各级武术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主动联系与沟通上下两级,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和武术人士的积极性、能动性,凝心聚智,群策群力,形成“三级联动”共同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生动局面。
2.3 建设的路径选择
2.3.1 科技应用:推动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有效路径 “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问题可以通过科技进步来适当解决”[18]。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学理前提是其“三种文化生态位”出现了不和谐因素,科技进步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或完善之。但须知,“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以一定的价值为支撑,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绝不能取代人文价值”。[19]当下,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建设要探求科学技术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善于利用科学技术来展现人文价值,促进精神文化生态位的和谐发展。譬如,可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福建武术人文价值宣传平台,并通过视觉文化等新媒体对其进行大数据处理,建设数字化武博馆,模拟武术技术动作,进行体验式教学(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同时,可适当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武术非遗申报和传承人遴选进行监控(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避免人为操作,促进制度文化生态位的不断完善。另外,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0],籍此应大力推进福建武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创意并将其视为福建武术发展的战略转向与创新机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模式,驱动传统武术资源景观化、传统武术文化品牌化、现代武术产品产业化,从而为物质文化生态位的多样性空间提供保障。简言之,合理应用科技能够促使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朝着更高效、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2.3.2 制度创新:保障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硬”环境 制度建设应该与时俱进,利于武术发展的制度才能保障武术文化生态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体育领域的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由于缺乏“适宜”制度的呵护,日渐式微甚或绝迹[13]。现行的制度阻碍了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没有为其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鉴于此,需要集思广益从源头治理,在借鉴各类已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2007年建立的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福建武术非遗的各项现有制度,切实通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来促进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建设。
“文化生态建设必须考虑运用制度的制约来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充分地利用”[18]。欲建立和完善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制度,就要从决策、评价、考核和监管等几方面同时发力,加快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健全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保护制度,真正以制度建设推动文化生态建设。但需明确,文化生态制度建设并非朝夕之功,它要长期地向大众传送文化生态理念,强化文化生态意识,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让文化生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让建设文化生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着实提高和改善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硬环境”。
2.4 建设的保障措施
2.4.1 夯实武术文化生态道德基础 先哲孟子从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出发,论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所谓“生态伦理”[19]。这就警示人们在处理各种利害关系时,不仅要建立一种审美关系,而且要建立一种伦理关系,要体现出审美与道德统一的和谐关系。
因此,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要时刻牢记不以牺牲后代人福祉为代价,不以获得眼前利益为目的,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树立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道德观,以此来维护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繁荣、延续福建武术文化精神。另外,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制度建设应在“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作用中”[21]不断夯实道德基础,可乘全国第一届体育伦理研讨会(2017年7月上海)召开之东风,逐步建立起武术领域的伦理委员会制度,并尽量使其成员由武术理论家、武术技术人员、法律顾问、伦理学家以及社会观察员等多学科、多方面的专家组成,以便相互约束和制衡。最后强调,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应在保护资源、社会效益与伦理道德之间达到平衡,能够对三者的边界问题进行正确评价,而不是仅仅从效益上来考量。
2.4.2 完善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制度 目前,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武术文化生态保护主要靠政府的行政权力,缺乏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特别是武术行为主体(武协)缺乏文化生态美学意识,没有将制度文化生态位的诸要素统一起来,对武术非遗保护和传承人遴选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细化的措施和奖励机制(出现文化争夺、重复建设等),没有构建起武术理论人才高地以及完备的基层武术人才队伍。
针对福建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制度的现状,一定要把握时代精神,增强问题意识,为制度建设找准方向和突破口。要善于学习,吸收借鉴;要敢于亮剑,革新思想;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与此同时,要加快福建武术智库建设,树立协同治理观念,构建区域性(闽南、闽东、闽西、闽北)武术文化生态建设协调制度。针对跨界问题,打破行政管理权限的束缚,建立区域武术治理和非遗保护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优势,强化蝴蝶效应,促进区域间武术文化生态协同保护与发展。
3 结 语
福建武术文化生态受八闽大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是地域文化的特定产物,应在多角度、全方位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其问题并进行有的放矢地建设。通过福建武术物质、制度、精神三种文化生态位的现状调查发现:学校武术发展相对滞后,传统武术技术体系创新不足;武术非遗保护条例不完善,非遗项目传承人支持力度不够、遴选过程缺乏监督机制;武术精神文化价值宣传平台单一;文化生态美学意识淡薄等。根据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的内容、原则、路径及保障措施等。具体应做到:内容上—重视学校武术,促使各种武术样式协调发展;加强综合改革,实现武术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媒体平台,建立与武术文化生态系统相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原则上—采取多元共存原则,尊重武术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贯彻武协主体原则,在政府主导下由武术协会组织及人员来推动;路径上—加大科技应用,推动武术文化生态建设不断完善;着力制度创新,保障武术文化生态建设的“硬”环境;保障措施上—夯实武术文化生态道德基础,树立生态保护自觉意识;完善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制度,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强调,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既要保留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既要立足福建,又要放眼全国;既要有近期行动方案,又要有远期战略部署。惟其如此,才能切实解决当下福建武术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生态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