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引入巴西柔术的思考

2018-11-26吕艳玲

武术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柔术暴力巴西

吕艳玲

南京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93

防身术是一项运用踢、打、摔、拿、等武术技击方法,以制服对方,保护自己为目的的一项专门技术。基于社会需求,防身术课程在各高校红红火火的开设,充分发挥了作为体育项目健身,强体的功能,但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学以致用,实际能发挥作用的不多。

1 高校女子防身术课程开设情况

1.1 教学理念

高校女子防身术现行的教学理念是将体质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两种思想结合,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缺乏防范意识和抗压的心里素质培养。[1]学生缺乏实战意识和社会经验,在遇到危险时心里紧张,防身技能实际应用不上。

1.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从武术、散打等教材里面选取的动作和基本功组成,女子防身术分为理论和技术教学,基本没有安排专门的理论课,都是在技术学习时顺带讲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内容依然偏重动作、注重身体素质和套路的学习,在实战和攻防意向方面的培养内容比较薄弱。在实际遭到暴力侵害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地面侵犯的事例很多。但在教学中基本以站立教学为主,地面教学没有。

1.3 教学模式

好的教学模式会提高教学效果,会使学生融会贯通,会积极地去学习及应用。目前防身术教学依然是教、学、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而且学到的防身术技能有时根本不敢用、不会用,仅仅作为健身来用。因考虑到体育课的安全问题,一些模拟实战训练也比较少。即使有少量的实战模拟训练,但也以点到为主,不能实际操作。和现实遭到暴力侵害时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反击相差甚远,所以防身术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2 防身术和巴西柔术的技术特色

2.1 防身术的特色

防身术的特色是在遭到施暴者侵害时,用很少的力气,简单、实用、快捷地摆脱施暴者,使自己免受暴力侵害,在自卫时不需要受任何规则和条件的限制。用肘关节、膝关节、指关节等为主要进攻武器,以头部、牙齿、鞋等作为辅助进攻武器将动作数秒完成,给歹徒猛烈还击,歹徒非死即伤。

2.2 巴西柔术的特色

巴西柔术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回合的搏斗运动。是一种很实用的格斗术,就是贴近对手,使之难以摆脱,像吐丝的蚕一样紧紧将对手裹死,再运用关节技、锁技、绞技等让对手失去战斗力,制服对手,从而让对手认输。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到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通过杠杆原理和技巧对人体关节和薄弱地方进行控制,所以,在单独对抗时,身体的力量、强壮程度都不是最关键的要素,只要学会了相关技巧,往往可以实现以小博大的效果。巴西柔术讲究力量,但不强调爆发的蛮力,而是靠柔与巧力,每次用力都有明确的发力点、支点、着力点,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巧胜对手,可控性强,往往可以以弱胜强。柔术的控制技术大都是用四肢、躯干对对方关节或薄弱环节施加力量,而力量的大小、施压的部位等都是可以控制的[2],所以,其练习时对于人体伤害的程度是可以调控的。

3 防身术课程中引入巴西柔术内容的可行性思考

3.1 教学理念方面

防身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应尊重防身术快、准、狠的实用原则,一切以实用为根本,所以教学理念也应该是将所学技能实际应用为教学理念,巴西柔术也是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终极格斗,只要能取胜,制服对方,无论用摔法,关节技,绞技,锁技哪中技法都行,理念基本一致,就是取胜。防身术课根据此理念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首先应利用网络收集一些媒体报道的真实案例,播放或介绍给学生。从意识上提高防范:注意观察碰到的陌生人,有异常举动及早躲避。尽量不到陌生的、人少的地方,如果必须去,就结伴而行,或提前做好功课,利用网络平台先观察好周围环境。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自己也好及时处理。另外自己平时注意收看一些防身自卫的小知识。智取为先。其次,万一碰到实施暴力者,不能犹豫,要快准狠的给予还击。抓住时机逃跑为上策。实际施暴者以男性为主,所以在力量和爆发力上讲,男性一般大于女性,防身术课程要求大家要采用特殊方法,以弱胜强,以小胜大。巴西柔术不是靠蛮力,也是以柔和巧力制胜对手[3],也是要运用一些关节技、绞技等来制服对方,柔术里的抓法的解脱技巧,和我们防身术课程里的解脱技巧基本一致。所以防身术课程里完全可以融入一些巴西柔术的内容。

3.2 技术特点方面

巴西柔术技术特点侧重地面技术,它的技术和策略以地面打斗和控制为主,防身术课程基本以站立姿势教学为主,那么一旦进入地面战斗,没有技术支撑,就会慌乱,束手无策。或者仅发挥人的本能,但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身体各方面差异,女性就会自救失败。所以防身术课程引入巴西柔术,对防身的地面战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如果防身术课程加入了柔术地面技术,那么女性在站立时无优势,就可主动转为地面战斗,在地面上男性的身高、力量等性别方面的差距就会被消弱。再加上柔术技巧通过杠杆原理和反关节技术等对暴力侵害者的身体薄弱环节进行控制来弥补女性自己力量上的不足。从而实现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结果。巴西柔术的杠杆原理也弥补了女性力量爆发力的差距。巴西柔术也没有模式化的对练套路,在对抗中每次都是实战,情况千变万化,这点也符合女性被暴力侵害时,都是没有预演的,也没有相同情况的,根据地形,人物的不同而不同。巴西柔术的实战情况和防身术的实战情况基本吻合。从这点来看,防身术课程可以把巴西柔术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3.3 内容操作方面

目前防身术教学内容有拳法、腿法、防守、解脱的一些基本动作和技法,有的学校仅是套路对练的一种变相教学。实际解脱技巧不多,巴西柔术里也有防守、解脱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适当的补充到防身术课程里。另外防身术教学内容都是呈站立式的教学。地面技术的教学为零。但现实情况有许多女性在遭受暴力侵害时,有时以倒地被拖拽到一隐蔽地进行侵害、施暴。女性一旦倒地,就毫无反抗能力,巴西柔术的地面技术正好弥补防身术课里地面技术的空白。

3.4 安全方面

现在高校教学都是以安全为原则,哪怕长距离跑步、体质测试等均最好不出现伤害事故,一旦出现伤害、死亡事件。整个单位,从教师到校领导都要担惊受怕,后续一堆事情和责任认定。现在体育课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所以一些项目的开展会畏首畏尾会因噎废食。巴西柔术靠关节技、锁技、绞技可造成施暴者骨折、昏迷等,但实际学习、练习过程中伤害是可控的,巴西柔术的控制技术大都是用四肢、躯干对对方关节或薄弱环节施加暴力和力量,而施加的力量大小、施压的部位都是可以控制的。只有在实际比赛和应用时才显示出其暴力的一面。所以巴西柔术的部分教学内容的安全问题是可以把控的。

4 防身术课程引入巴西柔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师资培训

教师业务提高是上好课程的关键,目前高校担任防身术课程教学的老师基本是武术套路或散打专业的教师,接触过柔术训练的教师很少,为了防身术课程内容更全面、更实用、需要对教师进行柔术方面的专业培训。

4.2 场地条件有待改善

高校防身术课程基本是在室内水泥地或室外场地进行练习,除了专业警察院校外,普通高校基本没有练习柔术的专业垫子和练习场地,巴西柔术一些地面技术的练习必须在垫子上进行,对初学者来讲,不论从心理上还是技术要求上讲,太硬的地面不方便练习。太软的垫子妨碍技术发挥,也容易受伤。所以,专业的教学场地是必备的。

4.3 护具的配置

普通学校教学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除了实战外,在实际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既能学到技术,又不受伤,这样教师才敢大胆教,学生才能放心学,课程才能延续下去。所以初学者需要护具的配备,有了护具,大部分注意力和上课时间会用在学习技术上,教师学生不会在安全上分散过多精力。学生也敢大胆尝试各种技术,艺高人胆大,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等技术熟练提高了,胆量也大了,再把护具拿掉,进入实战模拟,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

柔术暴力巴西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服了!烧脑的巴西柔术
重庆的巴西柔术迷 格斗也可以玩得“很温柔”
暴力云与送子鹳
巴西战舞
巴西柔术研究
向暴力宣战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
日本柔术的现代传承与传播
——德国学校日本“柔术”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