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对学生体质下滑的对策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2018-11-26马仁燕连虎虎王健坤
马仁燕 连虎虎 匡 龙 王健坤 贾 超
高校应对学生体质下滑的对策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马仁燕 连虎虎 匡 龙 王健坤 贾 超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的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就应对学生体质下滑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为高校应对学生体质下滑提供理论参考。
健康中国;体质下滑;高校;对策;改革创新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入高校学习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其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德智体美各个方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因身心内在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受体育锻炼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影响及制度执行监控的缺乏。高校应对大学生体质下滑采取的对策,是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是完成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需要。扭转大学生体质继续下滑,仅依靠政府指令强迫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非长久之计,需要国家、各省教育厅、广大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面临体质下滑的危机状态,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
1 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体质现状
调查2017-2018年四川农业大学学生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变化规律,利用统计软件对不同年龄、不同年份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的各项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校学生的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虽然有所上升,但肺活量水平,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均明显下降,整体能力呈下降趋势。
2 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
2.1 当今大学生自身的特性
现如今大学生以95后为主,00后也慢慢踏入大学生活的行列,这部分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思想上积极向上,思维较为活跃,自我中心突出,大部分95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呵护,使得他们从小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展现自我。第二,思想开放,心理承受能力弱。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各类信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使得他们思想开放,热衷于接受各类新鲜事物。由于从小备受父母的呵护使得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弱,缺乏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而容易产生情绪暴躁、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问题。第三,急于求成,容易浮躁。现如今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途径,了解多元化的物质世界,接触了各类文化思想和行为观念,对自身有了更加长远的目标和打算。这也使得他们对待事物急于求成,功利性行为明显,在实际行动上表现为不能脚踏实地,将个人利益看的尤其重要,浮躁情绪明显。
2.2 学校体育课少,锻炼少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涵盖农、理、工、医、经济、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校园文化朝多样化发展。尽管成立了专门的体育学院,体育专业逐渐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但是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体育课安排较少,课时内容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由于体育课安排的少,加之学生平时忙于各类学习活动或其他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等,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锻炼,因此学生的体质也逐渐变差。若能安排适当多一些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并在体育课中实施运用,学生一定会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不仅在体育课中得到了锻炼,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己喜爱项目的锻炼,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2.3 学校体育课模式老套,缺乏新意
我校面向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网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等项目,虽说较为丰富,但是由于某些班选课人数达不到规定指标,使得一部分女学生被迫选择篮球或者足球等一些她们并不喜欢的项目,反而是人数不足无法开设某项课程或为了容易拿学分而选择的运动项目,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兴趣大大降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课的授课模式也较为传统老套,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的兴趣。
2.4 体育社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体育社团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大学校园迅速发展,成为一支最具有生机活力和影响力的校园学生社团,它在学生培养、资源优化、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充满了活力,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不可多得的组织。四川农业大学社团活动开设项目丰富多样,体育类的社团有部分涉猎,主要有篮球协会、排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网球协会、武术协会、健美健美协会、轮滑协会、拳击协会和最近新成立的滑板协会。尽管各类协会层出不穷,也经常带领协会的同学做一些日常的活动,但由于协会的性质和各类条件的限制使得活动为了完成任务而设立和进行,导致协会上下缺乏活力,举办的各类活动缺乏新意,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一方面,各类体育社团需要继续创新,积极建立新的项目,例如近几年在被推广的花样跳绳项目等其他趣味性大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现有的体育社团应紧跟时代潮流,不为了完成任务而搞活动,而要想定活动的主题,结合社团同学的兴趣,多了解社团同学的兴趣,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 高校对学生体质下滑的对策
3.1 国家层面
3.1.1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高校的体育场馆、场地与体育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些体育场馆场地、器材很好的满足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3.1.2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等文件,对场馆质量与数量以及器材配备的数量要求等做出要求;2016年5月5日《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速度加快;2016年6月15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发布,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等文件。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在大学一、二年级,高校必须增加本科学生体育必修课课时,对体质测试成绩严格管理。
3.1.3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体育赛事,通过开展“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各省市各类体育赛事,引导体育运动风气,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
3.2 四川农业大学的措施
3.2.1改革学校体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体育健身兴趣。不断改革与完善体育课程,开设武术、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的体育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体育课程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健身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2.2逐渐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重要因素,认真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逐渐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学校的建设规划方案中,不断修缮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3.2.3大力扶持体育类学生社团建设,现已建成足球协会、排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健身健美协会、健身协会、游泳协会、拳击协会、跆拳道协会等多种多样的体育类社团,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及训练,满足学生各类体育项目的指导需求,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3.2.4成立“大学生体育服务与指导中心”,搭建体育专业同学和其他需要被服务与指导的同学、职工或校外社区、其他组织二者之间的桥梁,主要协助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现已开展或协助开展的体育活动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专业杯篮球赛、专项杯足球赛、首届网球邀请赛、人文学院、机电学院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太极拳比赛、排球比赛、第二十六届老年运动会四川农业大学第三十九届运动会等体育相关的活动20余次,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方法和模式。
3.2.5积极引导学生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作息制度。学生的饮食健康十分重要,影响学生身体营养的摄人,学校主抓学校食堂饮食问题。在管理学生饮食问题时注意早餐科学营养、午餐丰富多样、晚餐健康均衡的模式,通过食堂方面对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主动干预,并提醒学生在就餐单一食材时,尽可能选择更多样的食物。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使学生形成平衡营养的意识,更好的在日常就餐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食物搭配,均衡营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四川农业大学成立了四川农业大学体育服务与指导中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各类体育活动竞赛规范化、有序化,活动实施效果显著。
4.1.2四川农业大学成立了各类体育社团,也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但效果不明显,活动形式缺乏新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4.1.3四川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改革与完善体育课程,开设武术、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的体育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但是存在开设课程老套,学生被迫选择不喜欢的运动项目等问题。
4.1.4四川农业大学从饮食入手,通过食堂方控制学生的进食和日常用餐,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摄入丰富多样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发展。
4.2 建议
4.2.1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不断融入各类趣味性大的新型项目供学生们选择,避免学生被迫选择不喜欢的项目这类现象的发生。
4.2.2改革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创新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去,使得他们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4.2.3多组织各类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的接触各类体育活动,使得部分学生由最初的不喜欢到有点喜欢再到最后的很喜欢过渡发展,最终达到学生自愿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进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
4.2.4充分发挥体育社团或学生会组织的力量,组织“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等系列主题活动,这不仅培养了整个学校的体育运动浓厚的氛围,也是通过另外一种途径让广大师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1]徐荥,徐焰,蒲毕文.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成因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2):13-15. DOI:10.3969/j.issn.1007-323X,2016-2-4.
[2]毛振明,杨多多,李海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2)目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4):75-80.
[3]苏海滨.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2017(1):147-150.
[5]马德浩,季浏.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中存在的问题、致因及其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2):182-188.
[6]郑小凤,张朋,刘新民.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测试政策演进及政策完善研究[J].体育科学,2017(10):13-20.
[7]郭震,吴广胜.高校学生体质现状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05-106.
Counter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Students' Physical Declin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ersity as an Example
MA Renyan, etal.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ersity, Ya’an 625014, Sichuan, China)
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兴趣团队。
马仁燕(1997—),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