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若干误区的解读

2018-11-26高海利高海亮王资演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育类学业误区

高海利,雷 湃,高海亮,王资演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若干误区的解读

高海利1,雷 湃1,高海亮2,王资演1

本文立足于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背景之下,结合体育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以体育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为导向,深入的剖析在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并提出了规避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误区的若干意见建议,以期为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误区

1 问题的源起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竞争的关键所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类人才的竞争。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要素竞争和投资竞争模式正在逐渐向新型的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竞争模式转变,即“经济新常态”正在形成。经济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型动力源泉。因此,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下大学教育亟待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

早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的公开会议中,便明确的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通过大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创业价值取向和创业的技能,不断适应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实际需求的教育[1]。在国内外各类高等教育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对其所引发的相关研究也在日渐增多。可是,在广大民众之中,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诸多模糊,甚至错误之处。他们仅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解为一种时代性的教育口号,一种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赚钱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不存在任何科学性可言,更无需专门性培养。尤其是体育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和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就业观念,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理解,在观念意识方面、目标定位方面、如何处理学业与创业关系方面还有一些误区存在。为此,本文立足于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的背景之下,结合体育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以体育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为导向,深入的剖析在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以期为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践行过程中的若干误区

2.1 误区之一:体育类大学生不需要创新创业能力及其培养

体育类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认识,既受社会传统意识的影响,又受体育专业自身特点的影响。首先,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体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社会功用价值层面,即体育能够有效的改善个体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身体活动能力,丰富余暇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长久以来,人们将体育置于仅供人们余暇时间玩耍的业余活动之中,在比较繁忙,或者有更为紧迫、重要的事情的情况下,便可以将其弃之不顾。在传统的观念意识之中,体育专业主要是以培养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体育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近代教育制度和学校体制产生而出现的。体育类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各类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人员等。体育专业教育主要为:身体锻炼方法、动作技能和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大多数人,认为体育专业和体育专业教育没有创新可言,仅是身体的教育而已。故而,形成了体育主要以个体的身体活动为主,不需要创新,更不需要具备创业能力的错误观念。

2.2 误区之二:物质享受和劳动报酬作为创新创业的主要目标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在其创新创业过程之中起到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目标的导向作用促使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围绕既定目标有序的开展各类工作,以防止误入歧途。目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任何总目标都是由阶段性目标或者相对较小的各个亚目标构成的,而阶段性目标或各个亚目标的实现是总目标前提,也是一种量化的积累,是促进人们朝着更大的、更远的目标前进的内在驱动力。目标的评价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作业绩的考核方面。当努力工作之后的业绩考核结果与既定目标相一致时,能够激发起工作者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能够激励工作者不断前行,去争取更大的成就。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部分体育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之初,由于目标导向的错误,误入了追求物质享受、低级浮躁的歧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做社会兼职和创业,旷课、逃课,从而荒废学业;另一方面,取得劳动报酬之后,无度挥霍,用于购买名牌服饰、烟酒等不正当行为之上。上述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之中,产生了极大地的负面影响。

2.3 误区之三:为创业弃学业

在社会各个领域积极鼓励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成为一支主要的生力军,包括体育类大学生。那么,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表出现了:体育类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时间从何而来?学业与创业之间如何选择?

通过走访部分正在创业的体育类大学生,我们发现:体育类大学生中,部分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各类健身俱乐部应聘了健身教练、健康顾问、会籍顾问等工作岗位,还有的学生直接入股经营了某健身俱乐部,创业薪酬不菲,自身的体育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可是,当学业与创业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创业学生选择了多种方法来保证创业时间,比如:请人代为上课、代为完成作业,请假,甚至于旷课、逃课。上述现象一出,便导致了学生的学业时间被创业时间大量占用,学业成绩考核不及格,多门学业课程不及格,严重影响学业的完成,为创业弃学业之误区形成。上述问题引发了承担培养学生工作的各类学校的极大困惑,即:如何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同时又能够积极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开展?

3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践行过程中误区的规避

3.1 体育类大学生需要创新创业能力及其培养

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是:体育正在以全新的形态和社会价值存在、发展之中,创新创业能力需求无处不在。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体育和体育事业被赋予了重大的社会使命,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对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中国女排在经过奋勇拼搏、团结协作之后,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会冠军。女排运动员不畏强敌、奋勇拼搏的内在气质,超越自我、挑战自身的精神得到了完美诠释,女排精神得以又一次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女排精神这支“强心剂”,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的建设之路,体育不可获取。此外,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意见》中,还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将体育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体育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型功能得到了全新的认识和强有力的推行,在创造新兴就业岗位、产生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上具有非凡的力量。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肩负着培养优秀社会人才的重要责任。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尤为紧缺。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构成中,体育知识和技能不可或缺。因为,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应当是拥有健康体魄和高尚生活情趣的人才,更应当是胸怀终生体育意识,养成良好身体锻炼习惯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智慧型人才。同样,体育类大学生,也应当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走“科技兴体、创新助体”之路,将创新内化到专业学习过程之中,不断满足目前社会对体育提出的新需求,不断更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研发出更科学的体育运动方法和技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依上不述,体育类大学生必须迎合时代发展和专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培养、发展创新创业能力。

3.2 体育类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目标

结合目标的导向、促进、评价作用,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当首先树立正确的目标,用正确的目标导引创新创业方向,将正确目标内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与进步。体育类大学生,作为现代大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承担着建设伟大、富强、民主中国的历史重任,是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践行者,所以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树立正确且远大的理想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相契合,创新创业目标的确立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更应勇于承担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紧密围绕体育专业理论和技术的提高这一主旨,追求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创造新型社会财富。在创新创业目标的确立和追求过程中,切忌将收入水平的提高作为首要和唯一的目标,同时更需坚决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低级趣味的诱惑,确保体育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走上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之路。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学校,应当在大学生创业之初,便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树立良好的榜样,将远大而健康的发展目标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之中,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走得更远,产生更大的创新型社会财富,从而实现对自我价值的完美诠释。

3.3 以学业促创业

针对于“为创业弃学业”的误区,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给予解决:首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目标进行正确、有效的引领与疏导。通过多种教育渠道,使得在校大学生理解、认识学业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意义。学业,不仅仅是在大学生学习过程所必须修得的各门课程的学分,其更是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根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可持续发展不竭的“智力源泉”。体育类大学生,唯有将学业置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首位,合理、高效的利用在校时间,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方能为创新创业之路积攒下丰富的智力资源,其创新创业才可能会是“智慧型”的创新劳动。为了眼前的所谓“创业”,不顾学业的旷课、逃课是不可取的,更是舍本逐末、眼界短浅的行为。在校体育类大学生,切记不可走上“为创业弃学业”的错误之路。其次,对校方而言,应积极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在校内建立可供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体育产业孵化基地,紧密联系实际,搭建体育专业实践实训平台。

4 结语

体育类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建设者,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掌握着较高的运动技术和理论知识。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应紧抓其最为擅长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体育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深度、有层次的创新创业。即:在大学所学专业的导引之下,进行主动的创新创业,科学合理地将学业——专业——创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学业促进体育运动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提升,专业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智慧和能力资源前提,创新创业成为检验专业技术和水平良莠的试金石的良性循环体系。将创新创业生成为提高体育类大学生体育专业理论和运动技术水平发展的外界催化剂,内化为学业水平发展的内在诉求,真正形成一个“专业引导创业,创业促进专业能力水平提高”的可持续性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机体系。

[1] 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12,(7):157-160.

[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10/20/content_9152.htm.

[3] 刘一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94-96.

[4] 高海利.关于提高本科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33):103-105.

ExplanationontheMisunderstandingsinSportsCollegeStudents'InnovativeAbilityCultivation

Gao Haili1,Lei Pai1,Gao Hailiang2,Wang Ziyan1

Based on the current social demand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ship, combining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students, guided by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main misunderstandings i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offers suggestions to avoid those misunderstanding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ni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spor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isunderstanding

G8

A

1005-0256(2018)01-0021-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8.01.010

甘肃省教育厅2016年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之研究》

高海利(1981-),男,河北遵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1.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Sport and Health Schoo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741001, Gansu, China.

2. 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12

猜你喜欢

体育类学业误区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策略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体育类非物质化遗产的角色定位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业精于勤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