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练员在集体运动项目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2018-11-26刘兵
刘 兵
(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2017年7月,美国奥委会将月度成就团队奖(“美国之队”奖)颁发给美国女子水球队,个人奖项则授予美国女子水球队年仅19岁的运动员麦迪·穆塞尔曼,以鼓励她们在当月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长期以来,美国女子水球队垄断水球项目,是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2014—2017年游泳世锦赛该项目冠军得主。水球是个团队项目,美国女子水球队能够长时间占据世界水球的霸主地位,一定有其独特的“秘诀”,值得所有集体项目运动队学习。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正处在痛苦的转型期,既要面临职业体育和市场化的冲击,又要面对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推进过程中“骄子”地位的现实弱化。同时,我国竞技体育集体项目又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体育强国建设需要集体项目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因为其诠释的并不是简单的“金银”关系,而是展示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与力量。习近平在接见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代表团时特别指出:“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而且,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到:“三大球”搞上去,对实现2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诸如“三大球”等我国集体运动项目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当其冲地便是如何加强集体项目团队建设,塑造优秀运动队文化和团队精神。这关乎我国集体运动项目建设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一支运动队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体育改革日趋深入、职业体育风起云涌、体育市场化逐步成熟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7年12月5日,2017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提名名单正式揭晓,中国女排教练员郎平和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员李琰再次入选。中国女子排球队和中国短道速滑队无论从团队培养,还是从竞技体育成绩来看,在中国集体项目运动队中傲视群雄。2位教练员都有国际高水平职业队执教的经历和经验,对集体项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团队的力量是获胜的关键。教练员在运动队团队精神塑造过程中应起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一名管理者的智慧与才华,如何使团队对目标形成共同认知,并通过目标塑造团队灵魂,强化凝聚力建设,是现代教练员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美国女子水球队的成功经验看,4个方面值得我国集体运动项目教练员探究和思索。
1 强化集体项目中老队员的领导作用
在我国集体项目发展过程中,教练员通过自身权威发挥作用,还是通过调动老队员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一直是教练员思考的问题。集体项目必然存在新老队员交替,老队员在其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实际上教练员并不是十分清楚。长期以来,我国的运动队教育较重视教练员的权威性,主张严格按照主教练的思路开展训练工作,运动员的能动性普遍较差,运动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团队精神培养十分缺乏。教练员重视对集体项目中精英运动员的培养,在精英运动员身上投入的精力明显高于其他队员,团队中运动员间的相互交流与总结不够,给团队成员提出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多。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体项目教练员或管理者把集体项目当作个人项目,把团队力量当作个人能力,重视老队员或优秀运动员的发展,对整体性和团队性考虑不足。这在运动训练初期或许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缺乏团队精神培养的运动队在高竞争环境下,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当前我国集体运动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19岁的麦迪·穆塞尔曼在谈到美国女子水球队的成功和老队员发挥的作用时说:首先,老队员以身作则,使年轻球员从老队员身上学习到明确的球队价值观;其次,队内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发表个人见解,年轻队员总能从老队员的见解中学习和领会其如何成长;最后,球队中的老队员总能抓住机会,不断对年轻队员进行鼓励,包容和推动年轻队员快速成长[1]。麦迪·穆塞尔曼用个人经历诠释老队员作用的发挥对美国女子水球队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无疑值得我国集体项目教练员学习。教练员营造一个能让所有队员轻松表达自己意见的环境,凸显老队员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老队员正确的团队价值观的示范作用,往往能事半功倍。
2 重视集体项目团队建设中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集体运动项目经常面临新老交替,或者临时组合形成新的集体,这种新集体的融合过程如同化学反应。如何让新的集体能坚守团队发展的价值观,提升新集体的活力,是所有集体项目教练员经常遇到的困难。按照麦迪·穆塞尔曼的说法,团队的价值就是能接受相互之间的差异,尊重来自不同地方的成员,同时成员间又保持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但团队融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任何集体项目团队都是一种挑战。
教练员在加强集体项目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应重点抓2件事。一是重视老队员对待新队员的态度与仪式感。老队员对待新队员的情感和态度,往往是影响新队员融入团队时间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新集体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教练员必须清楚,老队员在迎接新队员过程中应加强仪式教育,形成对新队员的认同。二是通过频繁地开展团队活动,加强队员间的了解。经常开展团队活动如远足、拓展等,可以增强新老队员间的相互了解[2]。在新老队员的接触过程中,尤其注重培养老队员的激情和充满竞争力的团队环境,因为只有充满激情与竞争力,队伍才会走得更远。
3 正确理解获胜文化的构成
获胜是一支运动队所追求的目标与动力。因为集体项目获胜需要集体的力量,需充分发挥每一名队员的作用,所以,集体项目要经常获胜十分困难。获胜是一种文化。中国女排从20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如今的再次崛起,一定有不同于其他运动队的特殊做法。很多人戏言,让郎平执教中国男足,或许男足水平就能提高。虽是戏言,但这种对教练员执教手段与方法的认可,尤其是如何看待获胜的文化,或许在所有集体运动项目中是通用的。
如何正确看待获胜的问题,从逻辑的角度,通过2个方面来解析。一是获胜能够给团队带来什么?正因为团队经常性获胜的概率较低,偶然获胜给团队带来喜悦的同时,往往会伴随压力与恐惧,尤其对年轻队员来说,更容易因想再次获胜而患得患失,变得畏首畏脚,发挥失常。因此,集体项目的获胜对团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这种获胜情绪,需要一定的获胜文化来支撑。那么,这种“获胜文化的根源”是什么?美国女子水球队的经验告诉我们,是“信任性默契”,是球场上灵魂的高度统一,是对团队精神价值理解的高度一致。这种“默契”能充分调动所有队员的心智能力,实现团队的整体性。要想达到这种“信任性默契”,并能持续性获胜,教练员需要关注老队员或骨干队员,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老队员认知“每一次获胜都是未来继续获胜的动力”,这种动力可以通过经常举办“新老队员恳谈会”来实现。美国女子水球队把开设“恳谈会”当作获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哪怕是一次级别较低的比赛,都要开设“恳谈会”,这种“恳谈会”与我们通常熟悉的总结会不一样。在“恳谈会”上,主要由老队员向新队员分享获胜的经验和取胜的价值观,以及如何继承球队的精神。这种会议完全开放、平等与自由。美国女子水球队的年轻队员大多通过这种“恳谈会”逐步理解团队精神,并学习老队员的经验和团队价值。
获胜文化是团队凝聚力的表现,是一系列团队精神教育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透视当前我国大多数集体项目运动队的运营不难看出,大多数集体项目很难更进一步,瓶颈在于忽视对团队精神的塑造,缺乏训练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中国女排获得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冠军后,郎平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没获得冠军之前,中国女排的表现已经盖过所有金牌,是否同意?”。郎平表示不同意,她认为集体项目长盛不衰,其实是一种传承和拼搏精神,并重申: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特别是遇到困难、不顺的时候永不放弃。女排队员徐云丽在致公党福建省委举办的读书分享会上表示,“坚持、拼搏”的中国女排精神已被许多运动员视为刻苦奋斗的座右铭,鼓舞她们克服困难、突破自我、实现自我。新一代中国女排运动员更应坚守老一辈女排运动员的精神和追求,并把这份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鼓舞大家敢于面对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是郎平的讲话,还是徐云丽的感言,都传递了集体项目获胜文化的2个重要方面:一是传承,这种传承就是一种完全开放、无偿的经
验分享;二是永不放弃,这或许是集体项目队伍的核心价值。只有所有队员对这种核心价值形成“默契”,才能不断走上最高领奖台。
4 创造无私与信任的集体项目团队建设氛围
建立无私与信任的团队环境,是教练员需要思考且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取得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冠军后,中国女排获得不少奖金,郎平作为主教练不仅分文不取,还以个人的名义捐出了200万元的奖励基金。这种无私不仅让教练员在团队中增强信任感,而且也是对队员的一种教育。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曾说过,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的确,无私和信任的基础就是责任,这种责任会疏通团队建设中的各种阻滞,进而产生包容和宽松的团队建设氛围。
尽管麦迪·穆塞尔曼在美国女子水球队中占据绝对主力地位,但团队精神至上的理念始终在提醒她,成绩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因此,一旦她进球,会习惯性地表达“队友正确的传球方式帮助她取得进球机会”。同时,在日常的训练体系中,教练员时常给全队灌输信任的重要性: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非常好的合作。穆塞尔曼说:“我觉得每个人都值得信任,无论是上场1 min还是打满全场,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投入比赛。[1]”此外,穆塞尔曼眼中的信任还来自于水球队所有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包括教辅人员、医生、营养师等。当比赛获胜时,所有团队成员都会被拉进泳池庆祝,从而让每名队员充分认知到胜利来自于团队的力量,也让所有团队成员清楚,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部分,共享着团队的价值观。
5 结束语
一支持续获得成功的队伍,所采用的方法和路径大致相同,即重视发挥团队的核心力量,致力于塑造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信任的组织成员交往体系,强化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创造包容的团队氛围与环境。一支难以获得成功的队伍,或难以持续获得成功的队伍,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团队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形成,团队成员的责任感欠缺,以及缺乏信任的团队环境和氛围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练员,必须认识到团队建设水平与团队持续成功有着必然的逻辑函数关系。中国女排、中国短道速滑队、美国女子水球队的持续成功都验证了这个道理。
[1] 马华.穆塞尔曼谈美国女子水球队的成功之道[EB/OL].[2017-11-27].http://www.sportinfo.net.cn/List/Jjty.aspx LM=I
[2] 刘兵.论运动员职业发展与教练员职业成长[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