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探析

2018-11-25山东中医药大学财务处山东济南250011

商业会计 2018年23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精细化

□(山东中医药大学财务处 山东济南250011)

一、智慧校园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为基础,“智慧校园”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智慧校园”的构建思路源于“智慧地球”理念;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在2008年初次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关于“智慧校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界自此开启。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智慧校园”为关键词,通过“知网”检索,2010年相关学术研究数量为5篇,到2017年已达455篇,可见以智慧校园为背景的相关研究逐年递增。“智慧校园”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构建的应用服务系统,充分融合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生活,搭建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从某一角度讲,“智慧校园”是对人、物、环境等因素的智能化感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的整合以及网络间的无缝融合,同时借助大数据支撑,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决策的精准度和科学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智慧校园的主要特征。

在实践应用方面,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智慧校园”概念;2012年,国家出台《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标准和应用规范;2016年中国教育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了行业标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体系》,为我国飞速发展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应用指导。截至2017年,许多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华东交通大学已完成智慧校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推进数字资源与应用系统整合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便是智慧校园综合建设;复旦大学通过践行体制创新和二级管理改革等举措,目前可依托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数据,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服务体验,其“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平台已将迎新离校、成绩单打印、新进教职工入职手续等项目列入自助服务功能。

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我国智慧化校园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阶段性成果,但与远期目标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结合学校实际的智慧校园总体构架设计能否落地并顺利实施,信息网络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等。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病

(一)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相脱节,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较低。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等各部门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财务部门负责资金不负责项目、负责决算不负责预算;科研部门负责项目不负责资金;审计、资产部门既不负责项目也不负责资金。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科研经费的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只能履行简单的报销手续,造成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作为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资产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另外,虽然高校因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共享度不高,存在重复采购、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管理因涉及部门较多,沟通协调存在难度,这些都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是提高高校科研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前提。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不少学者借助统计软件,利用实证数据,致力于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筛选的研究。比如:张超豪、闫青(2013)以模糊数学、区间数学为基础,建立科研经费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合理性;廖思琴、周宇(2016)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研究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InCites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高校科研绩效,但就目前而言,仍未形成规范、统一、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关的评价模型、理论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且,科研绩效评价存在差异性,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对科研绩效的影响不同,仅使用量化或定性方式衡量科研绩效,存在偏颇。仲洁、吴越、陈静漪(2016)以教育部直属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科研绩效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各高校科研绩效存在明显差异,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在实践应用方面,国家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财政性科研经费。财政部门在科研项目结束后,聘请专业审计机构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审计。目前,财政部门使用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四方面指标。在评价中,上述指标往往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观性较强。而且,在项目绩效评价中存在为评价而评价等现象。比如:因财政项目审计,多为就同一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通常涉及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审计机构甚至不进行现场审计,仅就项目承担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绩效评价;与此同时,财政部门也不易对审计机构进行考核,导致财政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不透明。内部审计部门是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职能的监督部门,其内部审计工作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孙敏(2014)以9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模型,检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与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审计质量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绩效呈正相关。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将科研经费专项审计纳入其日常业务范围,致使其偏重于“监督导向型”的事后监督。而且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多以合法、合规性审计为主,对效益性审计重视不够。另外,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缺乏专业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导致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约束作用。公开透明无疑是医治科研经费腐败的一剂良药,但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公开也还处在探索阶段,对财务公开的认识不足。

三、智慧校园环境下强化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举措

(一)科研经费坚持过程管理,建立预算、核算、绩效评价和监督四位一体的管控体系。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数量不断增加,但存在疏于管理的现象,科研经费效益偏低。高校应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决算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去,一方面能够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另一方面能够让财务部门加强对科研项目的了解,降低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提供政策支持。财务人员通过掌握科研经费预算,将经费支出与预算相挂钩,以增强支出的合理性和预算约束力。科研经费坚持过程管理,建立预算、核算、绩效评价和监督四位一体的管控体系,本质上是建立财务、科研及审计部门的联动机制,避免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脱节。内部审计部门在弥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足方面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缺少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审计部门对科研项目缺乏了解,其作用根本无从发挥。各部门之间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密切合作、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而绩效评价应贯穿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高校应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绩效评价机制,从而实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最终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二)完善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在智慧校园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重视细节与过程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目前,高校各部门基本都建立了各自的应用系统,例如:财务部门有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经费负责人可以实时查看其经费收支状况;科研部门建立了科研项目经费信息管理平台,经费负责人可以掌握其经费预算、课题立项、结题以及科研产出及成果转化等信息。但因为缺少统一规划,部门相关数据标准不一致,导致信息共享无法实现。而智慧校园建设、高校整体信息的融合、共享,各数据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是解决高校内部“信息孤岛”、实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必然举措。例如:科研部门关于科研项目名称、预算、课题期限等内容可以直接在财务系统中生成项目信息,避免重复录入。科研产出及成果转化等信息又可以为科研绩效评价、科研奖励等提供基础。这样其他职能部门也能通过信息平台获取项目的信息,比如: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财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沟通渠道畅通,避免各项科研经济活动游离于财务部门监控之外,对审计处审计发现的科研经费问题,及时解决,防范科研经费管理风险;审计部门随时调阅项目信息,让审计监督贯穿于科研业务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设施,统计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等指标,建立仪器设备与科研经费项目号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匹配,并以此作为科研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健全资产使用情况评价体系,提高科研设备使用效率。高校财务信息资源是高校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不断完善自身财务信息化建设,以适应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和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要求。以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能够统一信息资源的技术标准,规范信息数据格式,最终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为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是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智慧校园”却是一个新概念。在智慧校园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发生新扩展。因此,实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必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提高认知能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目前,会计信息化基本上把财务人员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作为合格的高校财务工作者,应确立“智慧校园”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理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信息整合、分析和管理中,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提供有利条件,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核算”向“管理”转变。智慧校园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除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以外,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化平台下的软件操作与维护和互联网知识,而且财务人员自身也要融入到智慧校园建设中去。只有充分了解智慧校园,才能全面理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质和意义,才能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目前,高校并不缺乏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既懂财务、又掌握资产管理或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却十分匮乏。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人员培训,在能力范围内,可聘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人员素质;引进既具有财会专业知识又具有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此,才能促使“智慧校园”在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研单位课题经费管理创新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建议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新预算法》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