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与泛在计算技术的聚合
——继续教育背景下的“泛在慕课”应用可行性分析

2018-11-25

成人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育

李 青

(海南医学院,海口 571199)

继续教育旨在为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继续教育一直被广泛视为促进成人知识更新、技能和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个性化、以习者为中心、时空整合、学习内容广泛等特征,尤其是突出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教育模式及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促进了在线学习环境的发展,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即是这股时代潮流的产物。OER的核心理念很简单,却非常有效——借助互联网为最大多数的学习者提供免费获取、合法使用的教育资源。这些在线教育资源具有使人们随时随地、平等获取共享式知识,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潜能。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则是OER快速发展的直接结果,是一种本着教育为所有人、为所有兴趣爱好者而办的原则而兴起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另一方面,以无线网络、渗透性、无处不在为核心特征的泛在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 technology, UCT)也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且具有支持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学习的潜能,因而成为支持学者的 “第四波教育革命”的泛在学习(U-Learning)的核心技术。[1]本研究旨在论证大规模开放教育资源与泛在运算技术的结合体——泛在慕课(U-MOOCs)在继续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理据

1.教育新思维的影响

当前全球教育领域正处在深刻变化时期,教育全球化、认知任务“外包”趋势加速、参与解决复杂世界问题的需求增加等现象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思维、工作和协作模式。为了应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教育者必须具备教育新思维。

(1)传统“大脑里的知识”必须以“世界范围内的知识”进行补充,凸显分布式认知的重要性。[2]与学习相关的科学研究必须探索多种类型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探索传统基于课程的课堂学习,必须将学习界定为包容性的、社会化的、非正式的、参与性的、创造性的终身行为。学习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不应由课程设置决定,而应该是以兴趣为依据的、自我导向的。

(2)传统由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学习材料、传授知识技能的“供给为导向”学习模式应该由“需求为导向”学习模式进行补充,甚至是取代。[3]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在职人员的持续性职业发展教育,尤其是从业模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需求为导向”学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学习模式:使学习融入学习者的工作中,因此可以使学习实境化;使学习者意识到新知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因此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动机;使新信息与学习者当前所从事的职业或业务相关,有助于学习者做出明智的判断,产出更好的成果,提高职业效能。

(3)“基于已知答案”的学习需要“基于未知答案”的学习来补充,[4]教育模式应该从“知道答案”向“知道如何获取答案”转型。许多入门课程所采用的都是有答案的问题,老师手中往往握有问题的答案,这种课程的教授其实质相当于如何实现学到老师所懂的东西。但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可能是事先已知的,所谓“正确的”、“最终的”答案并不存在。

以上教育新思维为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受教育者能够在多元化的、专业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真实世界中生存。信息通信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模式具有广大前景:能够迎合不同年龄阶层、不同身份地位的学习者,满足各种职业需求,增强从业者的实践技能,使其为个人的教育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在持续变化的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有助于减少学习者对死记硬背知识的依赖,使其将重心放在发散式认知上,依需求而应用,依需求而学习。

2.继续教育的多维需求

继续教育是一种多构成维度的社会现象,涉及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协作者等维度,[5]而每一个维度又都是多元化的维度。

(1)学习者及其学习目的。继续教育旨在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无论是某个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充满好奇心的普通人,只要具备进一步了解周围世界的动机和目标,皆可为继续教育学习者。有些继续教育学习者具有丰富知识背景,需要个性化教学才能实现具体学习目标;有些则是因为对某些活动有很高的热情而参加学习。但现代社会所提供的正式教育无法满足这些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建造更多的传统教育设施则成本过于高昂,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继续教育学习者的以上特征及其特殊需求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以非正式教育模式为主。

(2)学习内容。继续教育学习者需要的不再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或事实性知识的积累,他们的继续学习重心应该是:[6]获取并应用信息;对资源进行辨别、整理、编排和分配;与他人协作;以各种技术辅助工作。这些显然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提供的,至少传统教育无法保证学习者有效获取这类学习内容。

(3)学习方法。发生在学校的正式学习一直被视为实现各类教育目标的首要手段,但如今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重视。现代社会中的学习必须界定为具有包容性、社会化、非正式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终身性活动。继续教育学习者所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都是非典型的、不规则的,这类问题的解答并没有现成答案,这就决定了以“老师手中握有答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正式学习无法适用继续教育学习者。

(4)学习地点与时间。在新教育体系中,发生在学校的传统正式教育,已经被家庭学校、工地学习、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基于不同地点而发生的教育模式所取代。同时,继续教育学习者并没有严格界定的最佳学习时间或时间段,他们不得不终生持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断变化。因此,他们需要具有灵活性的学习支持,尤其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机会。

(5)学习协作者。现实中的许多实践问题都是系统性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往往超越个人知识量和能力,甚至涉及多领域知识,因此需要来自多个领域的多个利益方协作才可能解决。为了应对这种复杂的、涉及多学科领域的问题,需要人们借助现代技术实施发现、分析、操作等过程,并互通知识,将各种不同甚至是存在冲突的观点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利益各方的共识,或引致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产物的出现。

继续教育构成维度的多元化现象,要求继续教育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模式多样的教育与学习模式。继续教育学习者所处的现代环境、“以需求为导向”的学习目的、讲究实用性的学习内容、追求随时随地的学习条件、与他人协作学习的需求,表明继续教育必须另辟蹊径,寻求与传统正式教育不同的教育与学习模式。

二、继续教育背景下的泛在慕课

Sharples将学习比作“横跨人的一生的心理和社会变化过程”,[7]并指出新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与丰富学习资源互动的机会,与仿真环境进行互动的机会,以及与他人协作学习的机会。Rozhan & Hanafi将继续教育定义为基于计算机辅助通信和远程教育的横跨终生的教育。[8]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被广泛应用于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学习者无法忽视技术在培训和教育中的应用。

1.慕课的应用

慕课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维基百科将其解释为旨在借助网络实现学习者大规模的参与和开放资源的获取。除了视频、阅读材料、问题设置等传统的课程材料之外,慕课还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用户论坛,为学习者以及教授、教师、教辅人员等提供共同参与的学习社群。将慕课引入继续教育,可为学习者提供兼顾多种学习风格、满足成年学习者现状的学习条件。慕课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便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传统教育领域的颠覆性革新,皆因其大规模性和开放性两种核心特征。[9]

慕课自诞生之日起,即有为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服务之目的。慕课刚诞生不久,Fini即以研究证明其可为继续教育学习者提供便利、实用、省时的学习环境。[10]将慕课引入继续教育领域,为有志于提升知识、技能和更新观念,却又苦于没有机会继续学习的在职人员提供接受继续教育机会,或为未曾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独立学习者提供崭新教育机会。慕课有助于提升继续教育学习者的继续学习技能,提升其从事职业的专业技能和竞争能力。因此慕课已成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继续教育模式,“翻转”了以教育机构、教师为代表的一方和更广大学习者为另一方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全球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Udacity自2012年诞生起,即为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学习者提供更多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学习机会。

2.慕课的不足

慕课应用也遇到了挑战。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受采访的教授对在线教育持勉强态度,其主要理由是学习成效比不上基于校园的教育。怀疑论者经常提及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面对面交际、缺少来自教授的频繁反馈以及缺少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课堂经历等方面。他们还指出慕课存在学习评价困难且难于做到评价客观的问题,指出慕课很难查明完成作业者的真实身份(暗示可能有替代者),而且在线继续学习所获学位的社会认可度也是个问题。另一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商学等学科要求学习者应用评判性思维技能完成在线书面作业,而在线评价学习者评判性思维不具备太强的操作性。

迄今人们对慕课应取得的成果期待与慕课实际取得的成果仍旧存在两项明显差距。其一,大部分慕课课程都是参照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的(Welsh & Dragusin, 2013),提供的都是规规矩矩的学习内容,仅简单地将传统课程内容与教师授课视频结合(以教师课堂授课视频或教师直面摄像机讲座两种模式居多),并传到公共网站上。这种慕课模式导致学习者参与程度有限,学习强度也因为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而减弱,这是导致部分慕课无法成功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二,早期慕课过度关注在职的、受过教育的、具有一定求知上进意识的人,而且多数为25至50岁年龄阶段。

现有慕课依旧存在某些灵活性问题,例如学习路径固定、呆板,学习任务高度结构化且常常采用固定次序和固定时间安排,先后任务之间相互依存性很高,还有共时交际的过度应用等问题,大大减弱了慕课的灵活性,也导致交互距离的扩大。以上问题在xMOOC(非联通式慕课)的应用中尤其突出,并有可能导致学习者辍学率增加。解决上述灵活性问题常用的办法是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例如对那些无法跟进需要持续讨论的学习任务的学习者,应该为其提供能够更关注与学习内容互动的学习任务;减少不同学习任务、活动、话题之间的依存性;为学习者提供可满足其学习风格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选项;允许他们以多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个人、团队、各种模式、开放式任务等,只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共时学习任务等。

3.泛在计算技术与泛在学习

随着教育新思维与技术发展的聚合,教育者萌生了以UCT支持继续教育的想法,因为如果使用合理或经过“二次开发”,现代技术可有效支持现有学习模式。

泛在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 technology, 简称UCT)是一种集无线网络、移动技术、计算技术于一体的技术集合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具有很强的渗入性和移动性。其渗入性体现在UCT根植于现实世界中,使人、物、环境与技术高度融合,因此基于UCT的泛在学习可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生活环境,降低学习者对传统教育发生地的依赖,在具有环境友善性的真实生活中习得知识,使原本发生于课堂或培训中心的学习延伸至真实情境中。UCT的移动性则体现在用户、技术本身以及用户所实施的作业三者均具有移动性,因此,泛在学习可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按个人需求获取学习资源,这种优势在快速变化的当今世界显得尤其重要。

基于泛在技术的以上特征,可以推断U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成功地实现两种核心现代教育理念:[11]为所有想学习的人提供横跨其终生的学习资源;使所有既有知识,又愿意输出知识同他人分享的人有机会与他人分享。泛在技术能够在学习者时间、地点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为其有意学习提供所需的“以目的为驱动”的学习内容。[12]

基于泛在技术的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简称U-learning)被界定为一种借助数字媒介而实现的崭新教育范式”,该术语还涵盖移动学习以及基于其他多种设备的学习,正如Caballé所述,[13]“泛在性和渗入性是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联通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来自不同地域的所有学习者借助形式多样的技术实施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的根本要求。”

4.慕课与泛在计算技术的聚合

传统慕课利用基于电脑的Wiki、YouTube、Google、Facebook、微博、新浪、网易以及其他社交软件和云服务等大众化网络平台来实施,如今UCT已经具备支持这些大众化网络平台运作的能力,使之移动化、泛在化,为慕课的泛在式应用——泛在慕课(Ubiquitous MOOCs,简称U-MOOCs)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如同de Waard等所说,[14]慕课能够填补所有的教育变迁,而泛在学习则为现代教育变迁的实现提供了所需策略与核心特征。

在可能的情况下,课程应该借助泛在技术以及基于泛在技术的无所不在的、浸入的、情境化的学习,来支持情境信息的获取和完成情境化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学习灵活性,并且可增加学习者互动的可能性,创造内涵丰富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获取内容广泛且容量巨大的资源、情境和环境,实现课程参与的最优化。Frohberg等指出,[15]传统的学习支持存在诸多不足:在学习者持续融入学习情境时,他们总是缺乏所需的途径和设施,因而无法反思、加工知识;无法记录自己的见解,并在其他学习者不在物理现场时与其分享;无法创造出基于自我的反思或合作,并且能够与之互动的材料。基于泛在技术的学习能够克服上述不足。

大规模性与开放性两大特征使慕课和继续教育找到了聚合点,并且已有相关研究开始探讨慕课在继续教育中的价值,[16]而慕课基于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而建的特征,则为慕课的泛在化应用提供了可能性。如果以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当前日常生活中十分普及的泛在计算技术(UCT)支持慕课在继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泛在学习和慕课学习在继续教育中聚合,实施基于继续教育的泛在慕课学习模式,则创造一种更符合继续教育学习者现实情况的无缝学习环境。

“泛在慕课”以UCT支持继续教育背景下的大规模开放教育资源的获取:教育机构或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将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继续教育学习者则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且获得必要的学习反馈。

“泛在慕课”的实施,打破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界线,真正使更多继续教育学习者受益。渗入性、移动性、普适性成为泛在慕课的核心特征,可支持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类学习社群及其成员,以种类多样且成本较低的技术参与继续学习。对相互独立的继续教育学习者而言,泛在慕课为其提供了可成为某一学习社群成员的新机会,尤其是为其提供了不受年龄、固定学习场所等限制的学习机会,为因工作或家庭而缺少学习时间的成年人提供新型学习机会,而UCT的应用更使这种学习机会具有随时随地可获取性,甚至是终身可获取性。

三、结束语

受教育新思维和继续教育多维度需求的影响,已有继续教育模式迫切需要创新与改良,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本研究尝试将两种现代教育理念融入继续教育领域,即基于泛在计算技术的泛在学习和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慕课学习,提出了可支持继续教育的“泛在慕课”学习模式。其创新点首先体现在以继续教育学习者随手可得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日常泛在计算技术获取开放教育资源,使学习者获得具有普适性的继续教育机会,使慕课更适合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确保继续教育的持续性。后续研究将着重构建“泛在慕课”的理论构架,为参与或实施“泛在慕课”的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学习模式原型,有利于教学设计的改良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Patten B., Arnedillo Sánchez I. & Tangney B. Designing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ist and contextual applications for handheld devices[J].Computers & Education, 2006(46):294—308.

[2]Derry, S. J., DuRussel, L. A., & O’Donnell, A. “Individual and Distributed Cognitions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work: A Developing Case Study and Emerging Theory”[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8(10):25—57.

[3]Collins, A. & Halverson, R. Rethinking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the School[M].New York, USA: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2009.

[4]Engestrom, Y., & Sannino, A. Studies of Expansive Learning: Foundations, Findings and Future Challenges[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0(1):1—24.

[5][6]Fischer, G.. Promises, Limitations, and Synergies of Rich Learning Landscapes: Exploring Frames of Reference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EB/OL].2013. http://l3d.cs.colorado.edu/~gerhard/reports/moocs-draft2013.pdf.

[7]Sharples, M. 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J].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000(34):177—193.

[8]Rozhan, I & Hanafi, A. Lifelong and lifewide distances education[C]//R. N. Abdul, K. M. Kamarul & A. D. Silong. Online Lifelong Learning in Malaysia: research and practice. Serdang: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Press, 2007:1—8.

[9]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10]Fini, A. The technological dimension of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The case of the CCK08 course tools[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9(5):1—22.

[11]Illich, I. Deschooling Society[M].New York, USA: Harper and Row, 1971.

[12]Clough G., Jones A., McAndrew P. & Scanlon E. Informal learning with PDAs and smartphones[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08(24):359—371.

[13]Caballé, S., Xhafa, F., & Barolli, L. Using mobile devices to support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J].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1):27—47.

[14]de Waard, I. m-MOOC design[C]//Z.L. Berg & L.Y. Muilenburg. Handbook of Mobile Learning. New York, USA: Upcoming publication at Routledge publishing company, 2013.

[15]Frohberg, D., Göth, C., & Schwabe, G. Mobile learning projects-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the art[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09(4):307—331.

[16]Milligan, C., Littlejohn, A., & Ukadike, O.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C]//S.Bayne, C.Jones, M.de Laat, T.Ryberg, & C.Sinclair.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Networked Learning Conference. Edinburgh, UK: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14:368—371.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