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以广东省为例
2018-11-25广东工业大学财务处广东广州510643
□(广东工业大学财务处 广东广州510643)
一、引言
2017年3月31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高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17年6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在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方面提出的改革措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迫使高校不断探索财务管理新路子。
二、高校经费使用管理“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完善和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广东省提出的改革措施如下:
(一)改进高校经费使用管理。进一步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优化高等教育拨款结构,调整完善省属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预算管理办法,从2017年起,适当提高理学、工学、医学、文科相关学科、非通用语言相关专业生均拨款折算系数。继续完善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机制,落实基本支出经费保障。继续通过额度管理、自主安排等措施,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扩大高校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改进省属高校差旅会议管理,省属高校可根据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按照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制定差旅费、会议费管理办法,确定差旅费和会议费标准。继续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划分,落实将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支付纳入财政授权支付范围政策,逐步实现省属高校人员工资薪金由学校自主发放,不再由财政统发。各地级市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订或修改完善市属高校经费管理制度。
(二)扩大高校资产处置权限。适当提高资产处置的备案和报批标准。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需要进行报废的,由高校自行审批,处置收入留归学校使用。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内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进行,达到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不得报废。每年年底前,学校要将本年度固定资产处置清单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高校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提前一年做好年度预算项目储备,滚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各高校要完善内控机制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和资产,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高校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高校应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三、“放管服”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之后,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办学经费总量增加。相关学科生均拨款折算系数提高后,各高校生均拨款经费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工科高校,提高幅度将会更大,基本支出经费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可支配资源稳步增长。
(二)经费使用自主权扩大。“放管服”解决了高校经费安排自主权、统筹使用权问题,专项资金不与具体项目挂钩,由学校统筹安排;差旅费、会议费标准由学校自主确定,管理办法由学校自主制订;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支付纳入财政授权支付范围,人员工资薪金由学校自主发放,不再由财政统发;资产处置和报批标准提高,处置收益由上缴国库调整为留归学校使用。
(三)预算编制和执行要求更高。由于高校经费统筹自主权扩大,对高校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要提前一年做好年度预算项目储备,滚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四)绩效考核更加严格。各高校要完善内控机制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和资产,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高校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同时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四、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放管服”改革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陷入无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窘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由于我国高校主要为公办学校,受计划经济长期影响,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资金分配与核算,重核算、轻管理成为了高校财务管理的普遍问题,各级人员缺乏绩效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从而导致资产管理不到位、合同管理不严肃、资金分配存在平均主义现象等一系列问题。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学校没有形成全校重视预算管理的氛围,各部门对预算编制重视不够,使得预算缺乏充分的论证,指标核定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编制水平偏低,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学校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资金分配不与绩效挂钩,预算分配忽略收支与资产管理的内在联系,与学校发展目标相脱节,预算编制不精细,预算执行监督不力,缺乏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缺乏竞争意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学校缺乏风险评估机制,没有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没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内控系统不成体系,对接上级“放管服”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健全,各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订的校内规章制度或者工作流程互不对接,部分制度内容相左,有些岗位缺乏必要的牵制。
(四)缺乏全方位的财务服务战略思考。财务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落后,无法适应“放管服”改革的客观要求;核算体系设计不科学,无法高效地为各级各部门提供相关统计数据;以人为本管理观念不强,服务手段单一,缺乏全方位的财务服务战略思考。
五、对策与建议
为有效承接“放管服”改革事项,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经过不断探索,本文提出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三位一体的财务管理创新思路,有效地满足了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要求。
(一)观念创新。各高校必须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转变各级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从绩效、风险、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1.绩效管理理念。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务管理理念,将绩效目标最大化贯穿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机制,合理运用和安排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减少设备重复购置和其他资源浪费,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学校综合财力,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
2.风险管理理念。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建立财务管理风险制度,熟悉风险存在的区域及相关的业务活动,及时有效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促进学校经济活动规范、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3.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充分调动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与时俱进,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确保财务管理创新的顺利实施,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
(二)制度创新。
1.落实“放管服”相关政策,制订校内配套管理措施。各高校必须根据上级“放管服”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科研经费管理领域,充分利用下放的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制订本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各高校必须根据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适应国家、省关于教育经费统筹的政策变化,以提升经费使用绩效为导向,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打破以往“大锅饭”的预算分配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改革专项经费分配制度,保证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和重点人才的用款需要,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3.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报销环节内部牵制。各高校应认真梳理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确定财务管理风险点,加强财务报销环节内部控制,把好报销审批关,坚决杜绝拆分报销规避审批的现象,加强对科研实验及低值易耗品使用、科研协作费的真实性合理性的审核力度,强化报销环节的内部牵制。
4.加大相关制度宣传力度。各高校应全面开展政策宣传学习,使学校领导层和管理层对上级出台的政策措施和下放的事权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使相关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财务部门应通过宣讲会、深入学院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加深相关人员对财经政策的了解。
(三)服务创新。
1.优化服务环境。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各高校必须不断强化财务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性化地进行人员管理,使财务部门形成互相帮助、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美化财务办公环境,改善财务办公条件,促进经费报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和谐沟通,优化财务服务环境。
2.构建全方位的财务服务体系。第一,优化财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财务部门应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形成全面、清晰、简单、高效的财务流程,及时提供手续齐全、审批完备的报销单据,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节省办事人员的时间。第二,加大财经政策宣传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一是在财务部门网站和财务报销大厅宣传栏里公开相关财经政策、财务制度和办事流程;二是通过召开财务专题培训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全校财务分管人员及经办人员进行培训,集中学习最新财务制度,普及财务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第三,搭建财务沟通平台,拓宽交流渠道。财务部门除了面对面、电话等传统方式为广大师生提供财务咨询外,还必须进一步拓宽交流渠道,建立财务服务QQ群,注册财务微信公众号,搭建多样化的财务沟通咨询平台,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反馈和解决问题。第四,实施财务联络员制度,加强对二级单位的财务指导。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指定专人与对口二级学院联络的方式,实行“点对点”专人对口联系,加强对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与学科、项目负责人的财务沟通和指导,实现财务部门与全校各单位、广大师生之间的“无缝对接”。第五,推进财务信息平台建设,实行财务信息公开。通过财务信息平台,广大师生可以了解到财务制度、财务指南和其他各类财务信息,同时可以对财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着学校财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各高校应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会计人员业务学习,围绕财会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讨,提高财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把握政策的能力,同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会计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为规范管理、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财务人力资源保障。
六、结束语
总之,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摒弃一切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做法,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承接“放管服”改革事项,为实现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