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文化思辨*
2018-11-25郭海芳
郭海芳
校园足球文化思辨*
郭海芳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为回应政府部门关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关切,满足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需求,从文化的实质和校园足球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重新界定校园足球文化概念和构成。研究结论:校园足球文化是参与者形成的与足球相关的持续稳定的思维、心理、精神特质和行为习惯,主要由稳定的制度、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竞赛、深入学生的宣传、富有吸引力课程与相关活动等方面构成。
校园足球;校园足球文化;概念;构成;辨析
自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以来,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一直是各球发展的规划和各级各部门的文件中,得到充分体现。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地要通过开展一系列足球活动,形成校园文化。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201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和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也指出,夯实足球发展的文化基础。
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足球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以“校园足球文化”为主题,在CKNI网站检索,发现,近些年来涉及校园足球文化的论文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加(表1)。
表1 2011-2016年“校园足球文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
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数量20274656132145
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对校园足球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部分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认为,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李铁认为校园足球文化是在校园中,所有成员参与的足球竞赛,设施建设,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观念和意识;校园足球文化涉及四个方面,即物质、制度、精神、道德。《“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也指出校园足球文化包括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四个方面。侯学华建构了校园足球文化模型,主要涉及方面包括:活动费用、场地、媒体支持、师资、管理和实施制度、理念、课程、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姜付高,刘鸿滨,刘刚在其研究《特色校园足球文化体系构建及其实施》中认为校园足球文化体系应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张卫东等在文章《校园足球文化类型及其建设方式》中认为校园足球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竞赛文化和历史知识文化。
可见,绝大多数学者关于校园足球文化的定义深受卢元镇关于体育文化概念的影响,认为校园足球文化包括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但是,真正从校园的特性和文化的本质对校园足球文化进行定义的还很少见,甚至有些研究有意无意的回避了这个基本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多数校园足球文化概念的界定忽视了人与物质之间的联系,忽视了文化最核心的因素,即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等。这种概念影响到了校园足球文化实践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建立校园足球文化模型时,在发展校园足球文化时,在阐释校园足球文化的意义时,在测评某学校或者某地区校园足球文化时,都是如此。这会造成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任务不清,目标不明的状况,会错误的引导实践者过多的将工作重点放置在场地、器材、制度等物质层面,忽略了对学生参与足球的主动性、稳定性的培养,从而影响到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推进。
1 校园足球文化
1.1 文化
在中国,对“文化”有两种理解。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等同于知识,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另一种意义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由英文Culture翻译而来,源于拉丁文Colere,属于舶来品,在近代由日本传入中国。“文化”的社会科学意义从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进行讨论和探索,但其概念存在很大的争议性和非常突出的广泛性。《文化,关于概念的定义的评述》总共分析了超过160种文化的定义。而影响力最大的是英国著名学者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杂整体。美国人类学家罗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断的内聚、整合,从而形成了特定的风格、理想、心理、行为方式,这些特质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具有一定内在结构的稳定形态。虽然这些定义和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影响较大的定义主张文化是接受大量外部信息之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特质,而不是简单的具体到物品、制度等客观事物,即使涉及到物质,也是指物质的突出特点与人之间产生的关系,强调通过物质符号进行习得传授,即通过物质的特征传递思想观念,从而培养价值取向而。
1.2 校园足球
顾名思义,校园足球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足球及与足球相关的活动。校园足球活动是在校园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参与足球活动的平台,通过开展足球课程和其他相关足球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足球运动的机会,并通过相关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
育人是校园足球的价值本源,“校园”是校园足球的关键词、核心词。首先,育人是国家启动校园足球的根本原因。全国如此大范围的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并的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势必有深刻的原因,势必有高层次的战略需求和顶层设计。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曾经讲到,教育部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措施,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发展校园足球和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启动校园足球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以足球为契机和支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对于人才的需求,教育必须以国家需求和时代特征为出发点,对教育事业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因历史契机教育改革选择了足球作为“支点”,而不是因为足球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具有太过独特的作用。所以,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国家关于校园足球的政策,要清醒的认识到足球只是载体,校园足球活动追求的不仅仅在于足球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于提升教育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人才支撑。在国家下发的各种文件中可以捕捉到这些信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核心思想;2013年 2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指出足球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具有独特的综合教育功能。由此可见,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解决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困境;是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学生。
其次,学术界对校园足球应发挥育人功能的认识较为统一。毛振明在《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中讲到,开展校园足球不单是为了足球,更是为了校园。贺新奇在《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中认为,校园足球除了要发挥夯实中国足球基础的作用外,更应该发挥培养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胡庆山在其文章《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指出,推动校园足球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校园足球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1.3 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
由文化的概念及校园足球的本质出发,笔者为校园足球文化做以下的界定:,校园足球文化是以育人为核心目的,在校园中开展的足球相关活动,并在足球运动的影响下,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参与主体所建立起的持续稳定的思维、心理、精神特质和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稳定的足球相关制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各种足球活动,高效传递的宣传工作,良好的竞赛和观赛氛围,具有足球特点的思维、心理、精神及行为特质等方面,并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
2 校园足球文化构成的辨析
2.1 充分合理利用的硬件设施,才能称之为校园足球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人的思维、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出来的共有特征,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自然人形成这种行为习惯,需要主体内部长期接受和感知相关外部信息,并在不断的感知中对信息形成认同,使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爱好等方面的特征潜移默化的印上烙印,并保持持久性。文化的快速建立和发展,需要大量具体的物质和环境建设工作,这是通向稳定文化的重要过程,是建立稳定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大量的物质基础和合适的外部环境,主体就无法感知外部信息,就无法建立起稳定的思想行为结构,文化更无从谈起。但是,文化的核心是具有鲜明特点的思维和行为,是与人由密切联系的事物,而不是简单的物品、制度等物质。虽然物质是文化不可缺少一部分,其在文化建设中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但是如果缺少了与参与者之间持续的、稳定的各种联系,那么人的思维、习惯都无法与事物形成关联,这些物质就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其永远只是简单的物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因这些物质没有被人们长时间继承和发扬,可能随时被取代,所以不具备文化的特质。物质成为文化内容的关键在于物质与人之间的联系。人在实践和活动中出于各种原因选择某种物质,并围绕其开展各种活动,将行为习惯与之密切联系,并得到长时间的继承,该物质才会存在于人的习惯和思维之中,成为人行为的物质符号,继而成为文化。校园足球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分支,与文化一样必须是一种来自于主体内部因素的稳定持续的对于足球的选择,并通过各种行动体现出来,这种习得同样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国家启动校园足球活动以来,各级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支撑性的地方政策和文件,并将资源向这个领域靠拢,场地、器材等硬件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和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当学生主动的、长期的参与各类足球相关的活动,形成与足球有关的思维、行为习惯,学校的硬件设施才与人产生了联系,其在文化活动过程中才发挥其应该作用,才能体现人的习惯,才能是文化的符号。反之,没有学生参与,这些硬件设施不能成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场所,也不会成为学生喜欢和主动选择的活动空间,这些设施无法与人及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建立密切的关系,它只能是物质,而不是文化。
2.2 学校制度长时间的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文化
所谓制度,从微观层面讲是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办事规程。制度发展成为文化,需要制度对组织成员进行长时间的约束和引导,促使组织成员行为形成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并使些行为规范形成为群体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念。就校园足球文化制度而言,是指各级学校制定的在校园中建设校园足球文化的工作秩序,目的是保证校园足球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制度包括校园足球文化制度在内,是对职能部门政策的贯彻,是保障本学校师生完成政府任务的具体措施,对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起到了培养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的作用。但是习得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这就要求制度必须长时间发挥作用,即制度执行的持久性。有太多的制度没有促进某种文化的形成,关键就在于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长期坚持,制度没有足够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思维习惯。所以,校园足球文化需要相关制度,更需要制度实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3 学生关注的媒体宣传,是校园足球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助力器
学校媒体宣传工作是学生接受外部信息,促进校园足球文化形成的重要方式,是形成文化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借助媒体宣传工作学生可以学习更丰富的足球知识,了解更多的足球历史、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建立正确的观念,改变长期以来相关群体认为踢足球就是玩物丧志,影响学习的认识。然而,媒体宣传由文化建设的方法上升到文化的形态,需要学生内在的需求而引发得持续稳定的关注。学生关于足球的习得稳定后,个体才会对足球产生强烈的需求,这时学生会自发的、持续的关注相关资讯,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效率得到提升,媒体宣传工作真正走入学生内心。这会体现出学生积极关注,主动参与,话题涉及度高等一系列得状态。这样即使学校不再组织相关的宣传,学生也会通过互联网了解大量的足球信息,也会通自媒体宣传身边的足球事件,甚至是学生主动创办足球相关宣传。在这种状态下,媒体宣传工作聚集学生的目光,体现和反应出学生的思维和习惯,才是校园文化具体的体现。如果没有学生稳定的内在需求,学生不会主动关注足球相关信息,学校的宣传工作就永远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目光,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它只能校方刻意而为之的工作,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策的改变而销声匿迹。
2.4 良好的竞赛氛围是校园足球文化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足球发达国家的竞赛不仅是足球队员的抗衡,更是众多民众参与的庞大体系,这种良好的竞赛氛围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人数众多,参与积极,观看热情,比赛氛围良好,竞技水平不断提升。校园中要达到这样的局面和状态,需要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基础,并在此之上形成文化的认同。在兴趣的驱使下,足球竞赛的各方面参与都会呈现主动积极的态势,参与竞赛的人数、队伍及竞赛场次会随之大幅度增加,并未为竞赛水平提升奠定基础。无法参赛的学生也会热情关注比赛,以至于校园足球氛围将得到巨大改善。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及热爱程度,这体现着参与者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体现着学生的文化认同。如果只关心竞赛,不关心竞赛的氛围,很可能会造成一种文化繁荣的假象,因为没有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前提,一切都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不会是学生自由选择,那么即使数字再庞大也不过是完成任务,与习惯和爱好无关,无法建立习得,何谈文化。例如,一个学校公布数字,每学期都举办班级之间的对抗赛若干场,年级对抗赛若干场,参与省市级比赛若干场。那么是不是该追问一下,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比赛的质量如何,是在享受比赛课程,还是在充数量,有没有学生主动热情的观赛,这些问题如果不确定的,所有的数字都是没有意义的,又怎么能称之为文化呢?
2.5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足球课程和相关活动,是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校园足球文化最好的体现
首先,自发的参与是文化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深入人思维的习惯,是主动的没有任何强迫性的参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深入民心,例如春节文化、中秋文化、语言文化等,这些文化以民间自发的各种活动和现象为具体体现。校园中形成足球文化,也应该以学生主动性、自发性的参与活动为体现,不仅要参与官方组织的活动,也要参与非官方的活动及自发的组织活动。在校园中,学生参与度最高,对学生条件限制限制最少的官方活动是足球课程,足球相关活动具有非官方或者自发性的性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可以说是校园足球文化是否繁重的重要标志。其次,足球课程及相关活动是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形成并发展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形成校园足球文化的关键,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前提。足球课程及相关活动是学生在校园中接触足球体验足球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这些课程和活动能否将足球的魅力展现出来,能否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能否让学生感知足球带给个人的收益,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是否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着学生是否继续参与足球活动,也就决定着校园足球文化的繁荣程度。所以,学校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丰富多彩,科学高效,深受欢迎的以足球课程为代表的足球相关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对足球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对足球的参与度,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 结论
校园足球文化应更多从文化的实质出发,体现校园特质,发挥教育功能,重点培养学生关于足球的思维、心理、精神特质和行为方式;应呈现出学生主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丰富多彩、竞赛体系与学生紧密结合的繁荣态势。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教育规律,重点在于调动和提升学生的足球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长期参与足球运动的习惯,并在参与过程中采用合理高效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达到足球育人的目的。这才能将校园足球活动上升到校园足球文化的高度,才能与启动校园足球的初衷相吻合。
[1] 侯学华,薛立.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6):107-110.
[2] 李铁,孙红叶.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2):113-116.
[3] 李纪霞,徐仰才.“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5,37(1):91-94.
[4] 侯学华,徐树礼.校园足球文化模型建构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4,9(9):124-127.
[5] 姜付高,刘鸿滨,刘 刚. 特色校园足球文化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湖北体育科技,2016,53(3):264-267.
[6] 张卫东,邬凤.校园足球文化类型及其建设方式[J]. 体育文化导刊,2016(5):150-152.
[7] 2016年“校园足球新长征”活动启动.[EB/OL].新 华 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6-05/28/c_129022374.htm.2016-5-28.
[8] 毛振明.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58-62.
[9] 贺新奇,刘玉东. 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108-113.
[10] 胡庆山, 曾丽娟,朱珈萱,王健.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126-131.
On the Speculative of Campus Football Culture
GUO Haifa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Henan, China)
2017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L-2017-2814.
郭海芳(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