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和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24胡玉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慕课微课

胡玉娟

摘 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解决目前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标。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慕课及微课应用与混合式教学的作用,对慕课和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提升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 慕课 微课 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慕课与微课的发展在不同方面引发了新的思考,其对大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为了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指出,满足学生更多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教育技术发展短期内的关键趋势,应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旨在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将慕课、微课的融入到混合式教学的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很多学生上课的意愿不强,为了保证课堂的出勤率,教师会逃课和迟到的学生扣除相应的平时成绩,学生被动的来上课,害怕被教师点名批评。其次,大多数教师讲课时很有激情,但是课程内容单调,学生并不感兴趣,人在心不在,上课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发呆等现象常常发生。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课堂互动性不强,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阻碍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将慕课和微课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势在必行。

2慕课和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慕课和微课有利于开展效果较好的混合式学习,能够体现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模式,能够完善教学结构设计。如:在授课之前,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授课内容,教师利用慕课平台发布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案、讲稿等材料,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每周上课前,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定期完成自学内容,自行规划时间学习。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教师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活动。课后,为了巩固知识,教师会布置课后作业和在线测试,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其次,慕课和微课每节课有3~5个相关主体的短视频组成,视频一般为5~8分钟,内容较短。课前,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按照教师要求自行规划时间学习并及时反馈问题。并且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视频中,通过精心设计交互式问题,微课和慕课符合交互性学习需求。并且在视频中嵌入测验题,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地检查。

另外,慕课具有大规模的特点,拥有几万学习者,但只有几名教师,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亲自批改作业与测试题。因此,借助自动评测系统,针对客观题、主观题,学生按照互评标准相互评分,教师提前制定出作业和测试题的互评标准,通过互评作业和测试题,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而目的,及时发现问题。

3慕课和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混合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慕课和微课应用到基础课教学中,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规划学习的时间、进度和内容。而在课堂上,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组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并且慕课平台中有很多教学名师,他们能够拓展、补充和润色教学内容,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专业术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基础课的乐趣,能用幽默的语言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而根據学生生活遇到的计算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如:如何安装驱动程序、设置IP地址等。

其次,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由慕课及微课在线课程平台和线下课堂平台组成。学生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提供各种资源,来完成课前预习、观看慕课及微课视频、完成作业题和测试题等,如:学习资源和练习资源等,直到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而在线下课堂平台中,教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组织者,能够为学生解答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内涵。线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课前收集的学生反馈的问题提前总结归纳,巩固强化知识点,解决学生的疑点,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并且慕课及微课视频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对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增强其系统化。同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对现有知识点进行拓展加深,满足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拓展创新,如:对软件现有功能的创新等。

另外,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考核内容全面化的内容包括掌握知识情况、考勤情况等,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方式多采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线上课程平台的评价和线下学习情况的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王萍,陈章进,庄伟明.慕课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1).

[2] 梁嘉.基于慕课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01).

[3] 任锁平,马亚蕾.基于SCH-SPOC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4).

猜你喜欢

慕课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