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书论经典的有效译介

2018-11-24何苗

北方文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书论经典译介

摘要:汉字经历了从“记文”到“书写”,中国智慧也在这一过程中落实于书写——书以载道。中国书法理论要实现有效译介需要把古人零散的书论系统化,要从文化等值的角度对经典书论文本进行译介,并制定常用书法术语的翻译规范。

关键词:书论;经典;译介

书法作为中国国粹,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中国书法的域外传播情况并非乐观,其主要问题在于异邦人只学到一种软笔书写方式,只求得了形似,离真正进入中国书法,理解中国智慧还有很远的距离。学习书法要不止于表面,就必须要在书法理论的指导下练习和体悟,才能真正地中国书法之风神韵味。本文拟对中国古代书论做初步梳理,并以书论经典的现有译本为例来探讨有效译介的方法和翻译规范。

一、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综述

书法理论是汉字所特有的,它的内涵极广,包括了技法理论、书法史理论、考释辨伪、书法家研究、书法文学和文化、书体研究等。

汉字是书法的物质载体,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先秦时期,书法理论与文字理论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随着书法艺术的逐渐成熟,最早的书法本体论在汉朝开始出现,以蔡邕的《笔论》和《九势》为代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在魏晋南北朝进入成熟期,书家开始探索运笔规律、结体、篇章布局以及人与书法的关系,以卫夫人的《笔阵图》和王羲之的《笔势论》《用笔赋》为代表。到隋唐,书法和书论都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书论强调运笔的技巧及对字体结构的把握,不同笔画的用笔和对创作规律的分析,以智永“永字八法”,欧阳询《三十六法》,张怀瓘《书断》、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和孙过庭《书谱》为代表。巅峰期之后,宋朝的书论强调书法家的内在素养和精神和作品中的韵味。这一时期的书论以朱长文《续书断》、苏轼《论书》、米芾《书势》和姜夔的《续书谱》为代表。元明时期,书论发展缓慢,否定了宋朝对于书家内在品质的推崇,强调书法的外在形式。清朝时期的书法继往开来,并兴起了碑学与帖学之争。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书论经典对书法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重总结和引导书法审美风尚,强调人品与书法的关系,同时善于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诠释书法欣赏中的多重感受。

二、书论经典的现有译本

对于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译介,早在1929年就发轫,当年孙大雨先生译就了孙过庭《书谱》,并于1935年首次发表在《天下》月刊上。但是,这一领域的发展却相当缓慢,直到近十几年才慢慢出现了更多的专著和译介性文本,而纯翻译的文本在继孙大雨之后只有张充和及其丈夫傅汉思在1995年译就的孙过庭《书谱》和南宋姜夔《续书谱》,以及意大利学者毕罗博士在其2011年出版的专著中重译的《书谱》。孙过庭的《书谱》在中国书论史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全文仅三千七百余字,但却几乎涉及了所有书法史上的重大命题,历代书家给予了其极高的评价。

三、《书谱》中的书论术语英译比较

(一)书体名称的英译

中国书法的书体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变,基本的书体有篆、隶、楷、行、草五种。作为基本的书法概念,这五种书体的名称在所有的书论经典中都被提及,因此需要一个统一和最贴切的译法。《书谱》中提到了九种书体:大篆、小篆、隶书、八分、真书、行书、章草、草书和飞白。在其现有的三个译本中,这些字体的译法不一,有的直接使用对应的汉语拼音,有的采用直译,有的采用意译。

为了使译介受众能理解这些书体到底指的是什么,译者应首先厘清这些书体的来由。大篆是周朝时期的文字,带有明显的象形特征,而小篆是秦朝通行的文字,是大篆的简化,更便于书写。大篆、小篆并不是由它们字形的大小来区分,在译介时仅仅使用“greater/major”,“lesser”等词难以使受众理解其为何物。隶书比小篆更加便于书写,在汉朝通行,译为“clerical script”仅仅强调了其作为官府记录文书的功用。真书又称楷书、正书、今隶,兴起于魏晋时期,外形规整,但是篆书和隶书在形态上也是规整的,所以“standard”还不能精准传达其内涵。从译介的文化等值考虑,对于篆、隶、真这三种书体,笔者建议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greater zhuan(the script used in Zhou dynasty),lesser zhuan(the script simplified from greater zhuan and used as official script in Qin dynasty),li script(official script in Han dynasty,easier to write than zhuan),zhen script(formed in Wei and Jin dynasty and regular in shape).这样才实现了把文化因素作为翻译单位,达到了有效译介。对于行书和草书,形态特征明显且有相对应的英语词汇,因此可以采用“semi-cursive”和“cursive”来分别表示行书和草书。

(二)笔法术语的英译

笔法在书论经典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书论的核心所在,其译介难度亦较高。此处以《书谱》中提到的笔法“执、使、转、用”为例来阐述笔法术语的英译。

“执”是指执笔的方式和深浅,张&傅、毕罗采用“holding”是较贴切的;“使”是指运笔写长笔划,强调笔在纸上的牵引运动,毕罗使用的“wield”强调使用武器、工具或是运用权力,因此不够准确,也易与“用”混淆,而张&傅用的“moving”能较好传达“使”的内涵;“转”是指在运笔至笔划转折处时仍保持中锋用笔,这一动作不仅包含转折,还有笔锋的回弹,因此毕罗用的“rotating”比张&傅用一个简单的“turning”更能概括这一笔法;“用”是指发挥毛笔的良能,使笔划之间、字之间和谐共生,因此“employ”和“apply”均较好传达原意。

(三)书法欣赏术语的英译

在涉及书法艺术的欣赏时,书论经典中常用到一些专门的审美词汇,这些词汇在形容书法和其他事物时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译介时需要格外留意。《书谱》有言:“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句话描述了学书的三个阶段“平正——险绝——平正”,最初阶段的“平正”是指一个字各笔划在一起或一个篇章里所有字的平衡和谐状态,更高层次的“平正”则是指笔划看似歪斜,实则本质上保持了平衡。第二阶段的“险绝”是指达到最初阶段的平正之后,进一步追求变化,尝试新鲜的风格。在准确理解了这些审美术语的内涵之后,希望译介的受众也能接收到同等程度的文化信息,笔者认为毕罗博士的译文“balance and stability”,“steepness and boldness”最能傳递“平正”和“险绝”的内涵。

四、结语

中国古代经典书论博大精深,且皆使用古文写就,在译介这一国粹时需要深入理解书论内涵,多从文化等值的角度考虑翻译方法和策略,规范书论术语的译法,使更多的书论经典能够真正“走出去”。

参考文献:

[1]Chang Chung-ho,Frankel Hans.Two Chinese Treatises on Calligraphy[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2]Pietro De Laurentis.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M].Rome:Herder International Book Centre,2011.

[3]顾毅.林语堂对中国传统书法理论的译介[J].中国翻译,2009 (2).

[4]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何苗.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书法理论英译探析[D].西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书论经典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隋唐五代书论
元朝书论
宋朝书论
明朝书论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