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2018-11-24杨改琴王丽芬张莉君
盛 刚,杨改琴,王丽芬,张莉君,郭 珍
(1.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一科,西安 710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脑病四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是由多种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环境因素等)引起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上腹不适、饱胀、胃部烧灼痛、消化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进行针对性治疗,则可能发展为胃癌,导致不良预后[1]。中医认为CSG属于“胃脘痛、吞酸、痞满”范畴,早在《灵枢·泄气脏腑病形》中记载:“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伤寒论》中记载:“满而不痛者,则为痞”。 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是CSG的常见证型,多因饮食不节、外邪犯胃、情志不畅损伤脾胃导致胃气郁滞、脾胃升降失司所致,主要症状为胃脘痛、痞满不适、食后腹胀、舌淡苔白、大便稀溏、畏寒肢冷、反酸嗳气等[2-3]。常规针刺疗法是中医临床治疗胃病的有效方法,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发展,后又延伸出小针刀、电针、温针灸等,使针灸疗法应用更为广泛[3]。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79例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温针灸在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79例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39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3~74岁,平均(46.83±3.62)岁;病程1~7年,平均(3.21±0.73)年;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9~75岁,平均(47.56±2.82)岁;病程1~6年,平均(3.08±0.37)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脘痛、痞满不适、食后腹胀、舌淡苔白、大便稀溏、畏寒肢冷、反酸嗳气、神疲乏力等症,胃镜检查胃黏膜变薄、黏液稀薄而多、胃蠕动缓慢等,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相关的诊断标准[4],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糖尿病、肿瘤、造血系统疾病、其他严重并发症及近1个月内接受过系统性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根据《针灸治疗学》取两侧足三里、公孙、阴陵泉、内关及中脘穴,采用0.3 mm×40 mm毫针进针1~1.5寸,得气后患者自觉酸麻胀重感但可忍受为度,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40~60次/min,每穴操作1 min,留针30 min后,1次/2 d,连续治疗6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对中脘、关元及双侧足三里给予温针灸治疗,取0.4 cm×0.4 cm的方形硬纸片在中央钻一小孔,套入毫针针柄,预防艾灰掉落灼伤穴位周围皮肤,取长度2 cm左右的艾柱套在针柄上距穴位处约3~4 cm,点燃艾柱进行温针灸,每穴施灸2壮,1次/2 d,连续治疗6次。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评分。
1.4 疗效标准 1)疗效评价标准[5],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减少95%以上;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94%;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69%;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无明显变化,愈显率=(愈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中医证候评分:根据《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6]中相关标准,从胃脘痛、痞满不适、食后腹胀、畏寒肢冷、反酸嗳气、大便稀溏6个方面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每项分值0~8分。0分:无症状;2分:症状轻微;6分:症状尚可;8分:症状严重。3)采用SF-36量表从生理机能(P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一般健康(GH)及精力(VT)8个维度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各项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7]。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9.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间 胃脘痛 痞满不适 食后腹胀 畏寒肢冷 反酸嗳气 大便稀溏观察组(n=40)治疗前 4.37±1.82 4.41±1.94 4.42±2.03 5.56±2.14 4.36±1.68 5.53±2.17治疗后 2.53±1.22# 2.38±1.45# 2.29±1.62# 2.14±0.87#△ 2.11±1.24# 2.07±1.63#△对照组(n=39)治疗前 4.35±2.08 4.39±1.87 4.44±2.01 5.54±2.21 4.32±1.73 5.51±2.19治疗后 2.56±1.16# 2.43±1.38# 2.32±1.59# 3.89±2.03# 2.14±1.32# 3.92±2.07#
2.3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s) 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时间 PF RP BP GH VT SF RE MH观察组(n=40)治疗前 64.13±7.25 74.65±20.1881.64±5.73 56.03±11.68 70.95±10.8265.43±12.6754.73±18.52 71.82±9.98治疗后 81.32±7.64#87.59±13.24#90.62±5.48#△ 87.16±12.93#△ 86.42±11.06#87.02±13.43#78.72±18.65#80.11±9.88#对照组(n=39)治疗前 64.58±7.33 74.06±20.1382.54±5.31 57.16±11.88 71.99±10.5364.82±13.3155.21±20.08 71.99±10.42治疗后 76.72±7.28#81.74±19.5684.37±4.89 76.23±13.02# 82.97±11.28#84.62±13.86#77.43±18.37#77.89±10.61#
3 讨论
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为中虚气滞导致脾虚水湿运化不利,胃纳呆钝,气血生化不足。理应以补益脾胃、和胃止痛、温中健脾为治疗原则[8]。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在胃部,应以通降为顺。灸法是借助灸火的温热之力通过经络腧穴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艾灸具有加速新陈代谢、调节机体各脏腑机能及免疫功能的作用[9]。温针灸则为针灸与艾灸的结合,通过针体将灸火的温热之力导入体内,《灵枢·刺节真邪》及《神灸经论》中记载:“火气通则血脉行”“灸者,通行气血、滞者得行,经络得温”,表明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舒经活络、通行血脉之功效,尤其适用于风湿邪盛和偏于寒性的疾病治疗[10]。《景岳全书》曰:“治脾胃虚寒者,宜温之养之”,因此对于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温针灸治疗具有显著优势[11-13]。
本研究中,取两侧足三里、公孙、阴陵泉、内关穴及中脘穴进行温针灸治疗,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行气散寒、和胃止痛之功效[14];公孙及阴陵泉穴均位于足太阴脾经之上,通于冲脉,具有缓急止痛、调理脾胃、利水行湿、健脾益气之功效;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具有理气降逆、畅达三焦气机、和胃止痛之功效[15];中脘则为募穴,具有调畅中焦气机、理气行滞、降逆止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之功效。温针灸以上诸穴,可协同性的发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健脾益气、行气散寒之功效[16-19]。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愈显率为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9%(P<0.05)。在疗效评价标准中,痊愈及显效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减少在70%以上,说明温针灸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较常规针刺更具优势。治疗后2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针灸在改善以虚寒为主要证候的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方面较常规针刺更具优势,同时也体现了艾灸回阳救逆、祛湿散寒、疏通经络的特殊用途[2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对照组除RP、BP外其他项评分较治疗前也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H、B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温针灸可针对性的改善患者虚、寒的中医证候,改善本病对日常生活及工作职能的影响[21]。
综上所述,温针灸温、通、补作用显著,在改善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方面较常规针刺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