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深阅读”推广活动实践探索
2018-11-23张旨书
摘 要:随着全民阅读活动在广泛普及上的成效逐年提升,公共图书馆应转向深化阅读效力,以“深阅读”活动为抓手,增进阅读活动深度。试以湖北省图书馆“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外文读者活动为例探索公共图书馆在“深阅读”推广中的实践。
关键词:深阅读;阅读推广;外文读者活动
1 引言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7年有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1]。公共图书馆集文献收藏中心、书目中心、图书借阅中心、情报中心、文化教育及娱乐中心、业务辅导中心、协作协调中心等职能与一身,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更是身负推广阅读、指导阅读的法律职责,开展读书活动的一线阵地。随着网络的普及,全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的泛用,短视频、直播的走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方式获取信息,然而这种看似轻松方便的阅读模式却容易导致信息“入眼”简单,“入心”困难。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提升阅读活动的效力,着力推广“深阅读”,帮助读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2 什么是“深阅读”
教育界十分重视“深阅读”的研究,图书馆界也越来越关注“深阅读”。很多图书馆人纷纷开展对“深阅读”“浅阅读”的研究归纳。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信息资源中心的马捷等人根据用户信息组织的逻辑过程,将“深阅读”过程递归为深阅读信息识别和筛选、深阅读信息分析与存储、深阅读效果反馈[2]。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文意纯借用美国著名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于2004年再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阅读层次理论,将“深阅读”归纳为特别追寻理解的、更复杂、更系统化的分析性阅读和通过博览群书,归纳出这些书的相通主题的主题阅读[3]。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周亚认为“深阅读”指读者从具有较大知识信息含量(相对于阅读主体而言)和较高系统性的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丰富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過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大脑参与度很高,对于阅读语言和符号的熟悉、理解与掌握达到了较高的程度[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桂华认为“深阅读”的“深”分为3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与信息获取有关,相关阐述涉及的主要关键词包括思考、理解、探索等。第二个维度与感受有关,涉及的主要关键词包括乐趣、情感、沉浸、投入等。第三个维度与交流有关,涉及的主要关键词包括交流、对话、互动等[5]。
3 公共图书馆“深阅读”推广实践
尽管一部分研究者对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抱有更积极的看法,或者说建议在信息传播主要方式已转向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的现实情况下更积极地利用其特性[6],大家还是一致认可“深阅读”在知识吸收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履行阅读推广职责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对读者的“深阅读”引导,现以湖北省图书馆“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外文读者活动为例探索公共图书馆在“深阅读”推广中的实践。
3.1 “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活动概况
“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是湖北省图书馆2017年开始在暑期举办的外文经典原著阅读指导品牌活动,现已成功举办3期,每期由一名主讲人带领,用3-7次活动来全面深入地阅读一本外文经典原著,共举办13场次,完成了对《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与魔衣橱》《杀死一只知更鸟》《麦田里的守望者》3本经典原著的“深阅读”,800余名读者参与了活动并反响热烈,活动还受到了本地纸媒和电视台的关注报道。
3.2 “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活动目的
1)推荐经典,推广名著。所谓开卷有益,原指读书必有所得,在网络文学大行其道、海量信息充斥周围的当下,只有读好书,读优秀的作品,才能在有限的阅读时间收获更多有价值的知识。经典作品,或是在写作技巧,或是在思想深度,或是在社会影响等方面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受到权威的肯定,在向读者推荐经典,推广名著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当仁不让,承担起读者教育的责任。
2)回归原文,品读原味。外文作品,国内不乏优秀译本,但不同的语言习惯深受思维和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表达技巧也受到语音语义的限制,在翻译上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提倡原汁原味地阅读原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含义,更好地享受语言的艺术,更全面地了解语义背景。因此,阅读外国作品,如能直接研读原文,则能更深入地阅读作品,了解外国文化,同时提高外语水平。
3)培养习惯,增进爱好。“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之所以成为趋势,得益于其阅读方式轻松随意,甚至娱乐性很强,相对而言“深阅读”则要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和脑力,让不少人望而生畏。因此推广“深阅读”,就要让读者能够享受“深阅读”,通过学习高效的阅读方法,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增进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培养科学的阅读习惯,从而爱上“深阅读”。
3.3 “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设计要点
1)主讲人的背景。原著“深阅读”的引导分享,不是泛泛地交流读后感,而是对原著科学系统地分析思考,不仅对主讲人的外语水平、文学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要求主讲人能针对现场读者情况,调整讲解语言,调动阅读氛围,教授阅读方法。省图3期活动分别由重点大学外语系的文学研究教授、重点高中的外语老师带领大家共同研读名著,以及一位移民加拿大十几年的高二学生分享她在国外的阅读课内容。
2)名著的推荐。活动研读作品的选取,以极具代表性、现象级、或者划时代的名著为主;在语种上目前为读者基础较好以及读者呼声较高的英语;在版本上为主讲人推荐的或者湖北省图书馆馆藏的经典版本。
3)浸入式阅读氛围的营造。我国古代的读书方法,讲求朗朗读书、诵读来使人的注意力沉浸到阅读中去。“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活动注重营造浸入式阅读氛围,从提前预告阅读要点和重点片段开始,就让读者展开了对一本名著的阅读之旅。其次在活动现场除了主讲人讲解、ppt展示外,还组织诵读原著片段、观看聆听原著相关影音,使在场读者充分运用眼、耳、口多种渠道来感受阅读、吸收知识。然后通过几次阅读活动来读同一本书,每次分享不同的阅读侧重点,给与大家时间自己研读思考,并在下一次活动时间讨论交流,完成对作品的全方位解读。
4)阅读分析方法的分享。掌握科学的阅读分析方法,是解析原著,开展“深阅读”的钥匙。“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活动通过带领大家了解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外界评价,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角色命运、社会结构,揭示作品的表现手法、结构脉络、语言特色,深挖作品中更深层或者更广泛的信息如象征意象、宗教意义等等,来分享阅读分析一本好书的方法。此外,注重一本书的有趣细节也是“深阅读”的重要方法。比如逛逛“书中城”,或者品读“书中书”,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不仅真实描写了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纽约,而且提到了不少值得一读的名著,等等。
5)阅读效果测试和反馈。“原著零距离”阅读训练营注重活动效果反馈和读者意见,因此读者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活动通过现场提问、微信扫码小测验、线上问卷调查等形式与读者交流,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检验“深阅读”效果。
4 公共图书馆“深阅读”推广活动展望
自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公共图书馆在响应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7],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随着阅读活动在广泛普及上的成效逐年提升,公共图书馆应转向深化阅读效力,以“深阅读”活动为抓手,增进阅读活动深度。
1)线上线下共读,打造智慧阅读。“互联网+”、万物互联等现代化概念,MOOC、视频直播等技术手段创新了“深阅读”活动推广的渠道方式,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交流分享工具,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智慧型立体阅读空间,使阅读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更多读者近距离体验“深阅读”提供了可能。
2)阅读内容为本,阅读形式多元。“深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将知识吸收为己用,因此阅读还是应以内容为王,图书馆应当发扬自身优势,发挥智库作用,利用“深阅读”向读者介绍有意义、有益处的好书,传播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不过,阅读推广模式不是固定的,“深阅读”应该以更多元化、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读者。如“真人图书馆”、儿童领读活动、小语种阅读等等。通过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利用不同的载体形式,扩大阅读范围等等方式开展更新颖更多变的“深阅读”活动。
3)凡事贵在坚持,阅读持之以恒。阅读的效果,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水滴穿石,积少成多。图书馆应坚持不懈推广“深阅读”活动,以有规律的频次长期坚持引领“深阅读”风气,帮助读者养成阅读习惯,带领读者坚持读好书,持续“深阅读”。
參考文献
[1][7]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18-04-18].
http://www.chuban.cc/yw/201804/t20180418_178740.html
[2]马捷,蒲泓宇,葛岩,等.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深阅读与知识吸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11):27-31.
[3]文意纯.微阅读时代“深阅读”推广模型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7):23-26.
[4]周亚.“浅阅读”概念界定及相关辨析[J].图书馆杂志,2013,32(8):18-22.
[5]李桂华.深阅读:概念构建与路径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6):50-62.
[6]李凡捷,李桂华.“深阅读”之争议与再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6):16-25.
作者简介
张旨书(1981-),女,武汉,大学本科,馆员,湖北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