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校园新闻采写的转型

2018-11-23陈锐

消费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闻采写新闻传播新媒体

陈锐

摘要: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等一系列的即时性通讯工具的异军突起,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通过网络数字媒体传播更快速、更有效,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单一的传播形式,新媒体与受众之间有更强的互动性,校园新闻的受众更加年轻化,快节奏的生活让同学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他们更习惯快餐式、碎片化、标题式和快速浏览的阅读形式,这对传统的校园新闻采写转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采写 新闻传播

一、以思想性取胜。增强校园新闻采写的深度

校园新闻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承担起引导舆论、影响大学生的重要职责,就必须具备“高出一筹”的思维层次和理论水平。当前,国家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它当做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问题来对待,但95后甚至00后的大学生们知识体系建构尚未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成形,社会阅历还不丰富,心理情感上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校园新闻无疑是增强教育内容的魅力、吸引力和公信力的最好载体。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报》就在此背景下开设《理工名师少年工匠》专栏,先后报道了《光电工程学院、实训室里手持螺丝刀的国赛能手》《理工“飞手”们的天空之城》《巾帼不让须眉——英语教学团队获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山东省冠军》《我赛我show》等多条新闻,深入地剖析了教学改革大考面前,学院师生能力素质如何提升的优秀案例。围绕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来华留学生孔盂文化节、学院全体教师大成殿前的宣誓、文创学院揭牌等新闻事件刊发专刊深度报道。从多角度剖析了我院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办学、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展示了学院近年来在着力于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强化在校学生认真学习、苦练本领责任感緊迫感,引导广大在校生以优秀案例为榜样、查找自身懈怠的思想与行为,对于鼓励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不断拼搏的过程中成就精彩人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的合格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以思想性取胜,是新媒体时代推进校园新闻采写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拓展传播渠道。提高新闻采写创新能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数字平台系统的迅速升级,新闻记者的采访工具已经由传统的笔纸变成了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工具,记者采集到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可以通过网络数字媒体进行深加工,从而使新闻播报时效性大大提升,达到全天候的滚动播报,同时,我们校园新闻的受众群体更加年轻化,受众呈现出判断力更强、对媒体不再仰视、大学生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加强烈,这对于校园新闻工作者而言,要想契合受众需求,首先应改变自己的理念,从单向传播转向用户参与。

从大学生们来看,无论是校内校外,他们不仅是新闻的接受者,也是新闻的发布者。其实,现在有课堂上的教学资讯、体育场上有趣的比赛、食堂里的一幕等等新闻场景,并不是由学校宣传部门采写,然后统一时间段集中报道,而最先是通过有些学生用户发现线索,用移动自媒体拍摄报道的。如理工学院学生崔行亮由于勇救落水儿童被评为最美东阿人的新闻,就是由大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发现的。另一方面,从校园新闻本身来看,要拓展传播渠道,增强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就要占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强与论坛、贴吧、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形成体系化互动和反馈,让新闻裂变式地扩散下去。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微信平台上设立的公众账号,通过一些打包式、组合式的发送,及时更新发布最新的职教动态和最新的学院新闻,组建了大学生运行团队,构建内容丰富、形态各异、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精品新闻通过网络平台形成“波纹效应”,如2017年招生期间推出的专题报道。使考生全方位了解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增强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总数、阅读总数、点赞总数居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榜单前列。获“2017年度山东高校最具影响力官方微信”。

三、充分发挥新闻传播优势,把校园热点新闻做足做够

谈起热点新闻事件,媒体都会给予高度关注。但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崭露头角,把热点新闻做足做够,就成为当前校园新闻报道一个必须回答的课题。要善于从线索中寻找“潜在热点”,进而推出“热点”,形成自己的“独家新闻”。比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连续举办两届的来华留学生孔孟文化节,院报就以“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新平台”为主题出版了专刊。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全球化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着力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组织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同时充分发挥地处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与30多个国家的职业院校、专家学者开放交流,显然这是值得深度报道的热点新闻。学院院报没有拘泥于以往的思路,就事论事地报道,而是通过采访来宾代表、与留学生共同参加传统文化之旅等进行深入挖掘,全面报道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服务“一带一路”大局,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年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奋进之笔关键的一年,也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的一年。无论是企业、学生还是家长都有着多方面的关切,期待媒体给予回答,作为校园新闻工作者,更要主动引导,有计划、有步骤释放权威信息,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舆论支持。要抢占先机,占领舆论场,扩大信息量,彰显独家性和权威性。同时,利用职教专家评析,深入做好诠释。重点推出了一批服务中国制造2015、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办学典型,树立了职业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加强自身能力锻炼。既要“全能”又要“专精”

新媒体时代。推进校园新闻采写转型的重要条件在于加强新闻人才培养。新媒体时代,记者要成为“全天候”记者,既能采写文字稿件。也可以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编辑要变成“全能型”编辑,既要掌握传统媒体编辑技术,也要掌握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编辑技术,对于一个事件知道用怎样的形式表现能够出彩,胜任各种媒体形式的报道要求,满足多终端传播的需求。编辑记者应人手一套便携式摄像、编辑新型设备,并掌握熟练使用技能,达到一发现新闻事件就可以及时采写制辑,能够随时随地制作成多种类型的新闻成品,提供给多个媒介平台,抢先发表。

在专业报道领域。记者编辑不仅应是杂家。还应是行家。更要能够自由行走在专业化和通俗化之间。不能把通俗化理解为浅表化。它应该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专业化。校园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通俗化、大众化的手法表达专业、展现深度、拓展宽度。新闻采写内容要言简意赅,必须精简,只能保留信息的最核心要素。从传统媒体的“每日新闻”转变成新媒体的“每秒新闻”,大大缩短网络媒体间的时效差距。一种叫做“微新闻”的文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逐渐兴起。通常这种微新闻并不是说这篇文章的文字少,而是以短小精悍的话语编辑成为有价值的新闻,让受众从说事中很快了解事件的始末,通过新闻记者的客观报道,还原整个新闻事实的真相,如新媒体的微博新闻传播,在字符数的要求上不得超过140字,新闻采写记者要用简洁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提炼,然后选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描写最精彩的事实。让受众在140个字之内了解事件概况,使新闻消息能够及时得到转发,增加受众的阅读性,引发微新闻受众的互动性。从而提高新闻消息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新闻采写新闻传播新媒体
浅析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新媒体视阈下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