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手工泛丸操作新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8-11-2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粉料粘性新手

1.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2.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江苏 海安 226600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病及调和气血长期服药的汤剂,常加工泛制成丸药(客料泛丸)以便服用,但此传统工艺操作新手很难掌握,通过多年的实习生带教和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以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则中药手工泛丸操作简单易学且大大提升了成功率。

1 中药手工泛丸操作评价标准

1.1 外观(共70分)

1.1.1 大小适合(20分) 菜子大(1.5 mm)、绿豆大(2.5 mm)、碗豆大(3.5 mm)、梧桐子大(4.5 mm),基本符合预期要求[30粒±(20%~10%)]。各种规格丸药用粉基本要求,菜子大(1.5 mm)120目粉、绿豆大(2.5 mm)100目粉、碗豆大(3.5 mm)80目粉、梧桐子大(4.5 mm)60目粉。

1.1.1 大小均一(20分) 丸粒重量差异符合药典要求。

1.1.2 色泽均匀(10分) 无明显色差。

1.1.3 圆整光滑(10分) 无掉屑、无明显棱角。

1.1.4 无败粒(10分) 无连粒、无碎块。

1.2 时间(10分) 1公斤粉料1.5 h内完成。

1.3 耗损(10分) 得率大于95%。

1.4 卫生整理(10分) 丸匾、刷子等用具清洗干净,地面、桌子整洁。

2 操作新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损耗较大 新手操作时常有丸粒外洒、溅出、粉料泼落等现象,开始动作时要有意识的小幅度操作、要加强手臂力量锻练。

2.2 丸模不圆、粘连成团 每轮要多团转,动作宜先快后慢,每次水、粉要偏少,水要刷匀、刷薄,丸模应保持微挂粉状态,特别是在起模、成模阶段。

2.3 成模后丸模大小仍悬殊较大 一种方法是浆去大、小两端的、主要是小的丸粒,另一种是每轮都注重“长小少长大”[1]原理来操作。

2.4 成品丸药与目标丸药偏大或偏小 要了解丸模起点原理[2],模起点时、根据球体积原理和已用粉量占比、及时判断目前状况下目标丸药的径值,适当增加或减少丸模数量。

2.5 污匾的处理 在起模时刷水区不固定、在成型时用粉量偏多而又刷水成潭而出现粉层积粘附在丸匾上,阻力增大、影响操作,下一轮要及时调整,特别是成型时污匾可分区加水刷至粘匾粉饼混悬灵活状态后(混浆操作)、迅速团丸药去沾液,团后如有丸药粘连则加少量粉揉开,再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丸匾干净为止。

2.6 赋形剂粘性过大或不足的处理 特别是起模阶段,易粘连成团、赋形剂则加水浠释或另用酒精等粘性偏低的,难成团、通过一些办法增加赋形剂的粘性。

2.7 药汁煎膏未用尽 应根据赋形剂是粉料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浓缩,不足部分可加纯净水处理。若药汁煎膏过于稠厚还是拌药干燥后打粉较易操作。

2.8 操作失败,难以调整 只好调整赋形剂及药粉,将药汁浓缩,偏大丸药、部分偏小丸药干燥后打粉、再次加大成型。

3 熟悉并应用“用粉量与丸径的变化表”

模起点应在用粉总量的5%,定丸模数应在用粉量的12%,调齐丸径应在用粉量的20%前进行较为妥当,特殊药物分层包裹及赋形剂粘性较大应在加大成型中进行,否则操作困难较大。见表1、图1。

表1 用粉量与丸径的变化

4 熟悉手工泛丸操作规程

吸收了丸模起点理论、编制的“手工泛丸操作规程”[3],会使这门传统工艺得到有效推广,使中药手工泛丸这门传统工艺规范化、神秘经验具体化,使以前操作难以领悟变得简单速成,费力费时变得简单高效。

中药手工泛丸操作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需要多次操作后慢慢体会。

猜你喜欢

粉料粘性新手
近净成型粉体制备技术的研究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带粘性的波动方程组解的逐点估计
预拌混凝土粉料入库智能防错系统研究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干法制粉与喷雾干燥制粉的粉料性能对比研究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粘性非等熵流体方程平衡解的稳定性
新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