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散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巴氏腺囊肿44例
2018-11-23
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巴氏腺囊肿,又称前庭大腺囊肿,是由前庭大腺管阻塞而形成的囊肿类型,急性炎症、腺管腔内黏液黏稠、腺管腔先天性狭窄、前庭大腺损伤等均可导致前庭大腺管阻塞,进而促使该病发生[1]。巴氏腺囊肿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治疗方案较多,但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均存在易复发的情况,因而寻求高效、安全治疗方案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预后具有积极意义[2]。笔者采用中药蛇床子散加减熏洗治疗巴氏腺囊肿获得较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巴氏腺囊肿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本研究于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指导下进行。对照组年龄18~46岁,平均(32.27±8.07)岁;病程3 d至22个月,平均(11.05±2.76)个月;囊肿长径2~7 cm,平均(4.46±1.37)cm;初发9例,复发35例。观察组年龄19-46岁,平均(32.41±8.13)岁;病程4 d至20个月,平均(10.07±2.54)个月;囊肿长径3~7 cm,平均(4.81±1.52)cm;初发10例,复发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妇产科学》[3]:①小且无感染囊肿患者无自觉症状;②囊肿较大,患者可有外阴坠胀感或性交不适;③检查时囊肿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呈椭圆形,大小不等,可持续数年不变。中医参照《中医妇科学》[4]中湿热型阴疮: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粘稠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阴疮的其他证型者;②易过敏体质者;③囊肿破裂者;④不耐受本研究治疗方案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清洗患处后将50%的硫酸镁(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806)涂抹于大小7 cm×5 cm的敷料上,使用透气胶布固定患处持续湿敷,时间为24 h,1次/d,共治疗5~7 d。观察组先行中药蛇床子散加减熏洗治疗,药方:百部30 g,蛇床子20 g,明矾20 g,川椒18 g,苦参20 g。瘙痒者加徐长卿12 g,防风12 g,薄荷20 g;带下如豆渣者加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1剂/d,水煎取汁2000 mL,后将药液倒入专业盆中熏蒸外阴,温度适宜后使用药液清洗外阴,告知患者保持阴部清洁,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共治疗5~7 d。
1.5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对患者主、次症进行积分,将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其中阴部生疮、红肿热痛、溃烂流脓、粘稠臭秽等症状分别计2分、4分、6分,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分别计1分、2分、3分。统计两组治疗前、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情况。②随访结果。随访患者3~6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情况。③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6 疗效标准 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为临床痊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但不足95%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但不足70%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所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无疾病复发病例,对照组出现6例(13.64%)复发,观察组疾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西医针对巴氏腺囊肿的治疗以抗生素及药物治疗为主,硫酸镁可用于局部的消肿治疗,其具有高渗、止痛、消肿的作用,但其湿敷用药存在易挥发、过敏或干燥的不足[6]。巴氏腺囊肿属于中医“阴疮”范畴,其病因为热毒入侵,气血壅滞不通,致阴户肿痛。邪正相交则恶寒发热,邪热毒邪与气血相搏,故发肿块,且疼痛剧烈,有碍活动;热壅肉腐化脓,则可见臭秽粘稠脓液。邪热外泄,则肿消痛止,若迁延日久,则毒聚成块。故而中医认为该病的治疗宜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
本研究采用中药蛇床子散加减熏洗治疗巴氏腺囊肿,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结果提示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蛇床子散加减熏洗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治疗效果。中药蛇床子散中的百部性微温,归肺经,可杀虫灭虱,与苦参合用有除湿解毒之效;蛇床子性温,归肾经,可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明矾性寒,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川椒性温,归脾、胃、肾经,可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苦参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清热燥湿、杀虫。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解毒止痛、杀虫止痒、防腐消肿之功[7-8]。上述药物经水煎熏蒸、清洗患处具有经济便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而可作为巴氏腺囊肿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药蛇床子散加减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巴氏腺囊肿可较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与体征,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