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合肥市产业加速优化升级
2018-11-23邹宝德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文/邹宝德(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合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定位为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全局的重心,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优先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载体,配套科技体制改革,改善创新环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为中部地区创新高地正加速崛起。
一、合肥市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现状
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近年来,合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科技型企业作为激活全市改革发展的新动能,持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创新。一是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截至2017年底,全市新获批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52个,总数达1316个。二是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推动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创新,提高龙头企业的生产配套率,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全市共拥有涵盖公共安全、轨道交通、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生物育种、机器人、新能源、物联网、科技金融、移动通信、大数据、智能家电、数字创意、技术转移等全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个。三是根据产业链条缺失之处和薄弱环节,瞄准产业高端,引进创新型大企业大集团高水平研发中心。依托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推进省部级重大项目成果在合肥落地转化,实现“项目引领、产业催生、人才集聚”的联动效应。2017年,全市入选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8个。
2.以园区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聚中心正在形成
合肥坚持“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优势和创新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一是贯彻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创新平台,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针对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不同阶段,建立从市级到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2017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9户,为历年最高,总数达1666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1400亿元,同比增长12.8%。二是在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基础上,加强产业集聚,聚力打造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创新能力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意文化等6个产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3.以产学研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一是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整合、提升合肥现有大科学装置、研发平台基础上积极谋划实施超导核聚变中心、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八大平台,加速催生一批颠覆性和变革性技术,奋力抢占一批领跑性、未来性产业的制高点。二是全面启动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用融合,深化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清华启迪科学城、合肥北航科学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合作项目正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中科大先研院全面启动建设微电子与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信息网络4个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平台47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77人。清华大学公共安全院“巨灾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体系已示范运行。合工大智能院聚焦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引进人才团队18个,总人数210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建立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果转移转化、技术资本金融服务三大平台,引进技术团队21个、各类人才百余人,吸引社会投资超过3亿元。安徽未名生物院挂牌成立全省首个诺贝尔奖工作站,建设启用未名医药制造中心。三是建设科技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项目—人才—基地”,加快推进建设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项目。全市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12个。改造升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引导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包括8所高校、22家科研院所共84家检测机构入网开放服务。
4.招商选资和招才引智并重,人才队伍进一步集聚
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创新之都人才新政“20条”,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肥创新创业扶持力度,2017年共7个团队项目获省级支持5900万元。进一步实施创新人才重点工程。启动实施“双引双培”四大计划,即市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庐州英才培养计划和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市天使投资基金规模扩大到4.94亿元,审批通过项目69个,涉及金额3.39亿元;完成签约50家,投放2.4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400余人。进一步夯实创新人才平台载体。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围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组织资本与创新对接峰会,70个企业和项目参加展示路演。新建院士工作站15家、总数达47家,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总数达108名。
5.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知识产权战略全力实施
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合肥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32828件,同比增长26.77%;发明专利授权量达4917件,占全省总量的39.5%。成立了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合肥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推进高新区知识产权“三合一”综合执法试点。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2017年立案各类行政执法案件182起,当年结案率达98.9%。蜀山区跻身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
6.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2016年4月,合肥市启动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将利用三年时间,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工业智能化、数字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把合肥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实施制造业智能化工程。容知日新“工业装备远程运维服务”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以合肥京东方“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网络协同制造新模式应用”为代表的4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二是加快绿色生产和环保产业化进程。青松食品、彩虹(合肥)光伏、国晶微电子等4个项目共获得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资金1.04亿元支持。阳光电源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企业54款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单,占目前全国入选数的28%。三是打造精品工业产品,促进产品高端化。2017年全市新培育省级新产品244项、工业精品30项,330户企业883个产品列入市“两创”产品目录,医用设备、轨道交通X射线检查设备、光伏逆变器、能耗监控软件等产品已应用于市政工程。
二、合肥市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现行管理体制带来了科技资源的分散管理,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的事权、财权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缺乏有效整合。这种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的状况容易导致一些项目单位重复申报、套取财政科技资金。
2.科技资源整合运用能力不够强
科技资源“碎片化”“孤岛”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未破除。市内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数量相对较少、层次相对较低,尤其是以产权为纽带,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化配置、集成的深层次合作形式还没有形成。
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自主创新活动尚未成为全市企业的普遍行为,部分企业在科技创新意识上还不强,在科研平台建设、专利申报上还很弱;有的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甚至连一项专利都没有;部分企业仅满足于维持现状,因循守旧,重生产经营、轻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还不够多、规模不够大,创新主体地位仍待提高,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较少。
4.科技人才队伍不够强大
高质量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流失等问题仍然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海洋高新产业等八大产业都面临着技术力量不足和人才储备短缺的问题。在人才投资结构上,合肥偏向科研人才和创业人才,对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和新型农业人才关注不够。
三、进一步推进合肥科技创新、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1.强化政策保障,明确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鼓励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政策,进一步调动全社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落实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系沟通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力度,帮助企业改进内部管理,完善研发和财务制度,实现相关政策的有效对接。落实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利申报等,集中政府有限的政策资源支持科技创新。
2.完善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健全产学研创新合作机制,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以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合作为主要目的,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合资公司,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科技攻关;鼓励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不同投资主体组成的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推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创办专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物质、信息、人才等科技资源的共享共用,减少企业科技创新成本。
3.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大力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政策支持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庐州英才培养计划、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积极推行天使投资、创新贷、科技小额贷等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人才资本有效对接。大力发展院士工作站等载体,完善柔性引进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人才特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待遇,营造良好环境,确保高层次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
4.集聚提升“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形成高端新型产业集群
一是进一步明晰各园区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引导主导产业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全力提升主城区创新服务能力,打造国际化都市区核心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精品特色先行区和全省“辐射源”。强化五县(市)“五化”同步创新支撑,不断增强创新实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园区、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创新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推进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完善城乡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提升文化、旅游、商贸等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将全市四大开发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合肥高新区着力打造“双创特区”和都市区国际化先行区,努力建设成为全市创新驱动示范区、大众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合肥经开区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产城融合典范。合肥新站区争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培育打造全球最大、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和特色鲜明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合巢经开区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