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差异化发展研究

2018-11-23刘璐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

安徽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安徽省

◎文/刘璐(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器”之形到“业”之态的不平凡历程,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已跃上新台阶,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安徽省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发展现状

1.数量和规模不断提升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形成高度共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全省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规模和数量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孵化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孵化成效充分彰显,孵化链条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行业龙头企业、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孵化载体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截至目前,全省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51家,其中,国家级25家、省级59家,孵化面积达到34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5274家,累计毕业企业达到2706家。建有众创空间226家,其中,国家备案42家,省级备案97家。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美亚光电、华米科技、欧普康视等一大批优质企业从孵化器中走出来,成长壮大,成为全省企业创新发展的标杆。而“十二五”末,全省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1家,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27家,孵化面积25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32家;建有众创空间6家,其中,国家级6家。

2.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科十条”)等,多措并举推动全省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仅2017年,安徽省对国家级、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实施的绩效考核中,对获优秀等次的16家孵化器、69家众创空间兑现奖励补助4600万元,有力推动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发展。2018年4月新出台的《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认定备案管理办法(暂行)》(科高〔2018〕22号)等政策也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专业化布局,引导形成更多的专业化孵化器、高端孵化器,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各市也紧跟其后积极围绕省“科十条”出台了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全省各地建立线上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形成“天使投资、创业辅导、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中介”等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金融资本转化为促进创新创业的产业资本。

二、安徽省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经历前期探索和建设发展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相比,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1.专业性不强,同质化问题突出

纵观省内众多孵化器,可以说大部分定位还是综合型的,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可以接纳;在欠发达地市,还有部分传统产业入孵。孵化器管理机构只能够提供最基本的物业型公共服务,这就导致许多拥有高端前沿技术的创业者难以在孵化器中获得比较有针对性的技术咨询和专业指导。

2.地域发展不协调,各市差距明显

根据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目录以及全省孵化器发展调研情况,不同县市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数量(见图1)与运行效果方面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合肥、芜湖孵化器总数占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44.4%,皖北六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量仅占全省的19.2%。相对合肥、芜湖等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借助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高速发展,皖北地区的孵化器存在发展不够充分、集聚吸引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图1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地区分布情况

3.孵化服务能力不健全,盈利模式单一

目前,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的服务种类在不断健全,但是所提供的孵化服务仍然属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增值服务,仍倾向于向在孵企业提供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物业管理及税收优惠政策等硬性服务内容。还有一部分孵化器功能定位不清,依然存在部分综合型孵化器就是二房东的状况,完全依靠房租及政府专项补贴维持孵化器运营。

4.地区政策扶持存在差异化

孵化器运行情况跟地市政府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为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各市相继出台创新创业政策,可是从全省范围来看,依然存在对政策宣传、落实、兑现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部分地区创业政策宣传不够,政策知晓度低和创新创业的现实需求存在落差。

三、构建孵化器差异化发展格局,促进安徽省孵化器优质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科技部火炬中心多次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而科技孵化体系作为培育创新人才和企业的温床,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率先发力。新时代安徽省科技创业孵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最大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的主线,以“高水平、高质效,科技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建设总目标,完善全省科技孵化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构建专业化与综合型孵化差异化格局,推动孵化体系升级

一是依托高校院所、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大企业等多方力量建设专业化孵化器,通过政府引领、社会资源参与、企业化管理运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本区域产业定位和规划布局,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传统老牌孵化器加速转型升级;二是鼓励综合型孵化器通过围绕生命科学方向、装备制造方向、新能源方向来配备公共的检测设备、实验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的服务进行升级,从而形成更好的高端企业孵化集聚;三是注重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孵化平台和管理团队,通过先进管理理念和双创资源导入带动各市县孵化载体对标提升。

通过外来孵化器与省内孵化器互相学习竞争发展,专业孵化器与综合孵化器面向差异化创业主体深化发展,国有企事业孵化器与民营孵化器协同共进,孵化器的社会公益性与营利性融合互补,实现安徽省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差异化格局,推动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再上新台阶。

2.促进省内较发达市县与欠发达市县孵化器跨区域交流,促进孵化器协同发展

依托省内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全省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建设,通过整合资源、联合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可以开发微信交流平台、公众号、门户网站等线上平台,筹建共享创业导师库、知识产权服务等公共平台,探索孵化器管理人员互相挂职交流学习、孵化服务输出等模式,跨区域共同组织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形成多种力量、多种模式、多种机制共同促进的全链条、多层次创业孵化新格局,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3.结合区域优势和现实需求,引导孵化器差异化发展

对于合芜蚌等创新创业资源较密集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应不断提升孵化绩效,推动高水平创业,培育高成长企业,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品牌。对于皖北等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围绕当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完善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引入外部高端资源要素,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4.发挥政府职能,落实扶持政策

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区域优势和现实需求,出台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引导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同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倡导奖励先进、优胜劣汰、末位淘汰等激励机制。

5.推动孵化器加快对外合作步伐

依托合肥、芜湖等地孵化器地域优势和先进理念,推进孵化器国际化水平,加快引导国有载体向社会开放,提升科技孵化载体市场化运营比例与水平。一是加快与国际化平台和团队合作,借助资本资源,跟进与发达国家的国际科技孵化合作,开展跨国技术转移、跨国投资、跨境孵化等业务,引进海外优质项目、技术成果和人才等资源,帮助创业者对接海外市场。二是开展科技孵化品牌活动,通过遴选全省优质创业项目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国舞台上展示安徽的创新实力,帮助创业企业走进资本市场,对接高端创新创业资源。

6.提高孵化器从业人员素质,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既要懂得企业管理、金融投资、法律法规等知识,又要具有扎实的科技管理背景。一是要完善用人机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市场化机制,公开招聘、选拔孵化器管理人员,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和环境。二是要加强专业化人才培训,建立真正懂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队伍,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掌握经营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要建立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孵化器从业人员工资报酬与服务质量数量挂钩,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孵化器清场
为领导干部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