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国际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2018-11-23石婷玉
石婷玉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近年来,随着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和2017年中哈两国政府互办“旅游年”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对中哈两国实施国际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都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也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国和经济强国。两国作为亚洲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国,共同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意义重大。政治方面,通过国际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民众之间的互信增强,也可以拓展双边关系,实现两国长期睦邻友好相处。经济方面,不仅可以促进中哈两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也可以促使两国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关中哈两国开展国际旅游合作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各位学者纷纷对两国开展旅游合作进行研究,撰写了一些学术论文。笔者以“中哈两国旅游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获得一些相关学术期刊,但是为数不多,仅有十几篇。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分析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的现状和两国草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现状为起点,进而为两国国际旅游合作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
王友文在《中哈两国实现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目标的战略模式》中,为中哈两国实现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的目标,提出了“文化引领战略模式、路桥拉动战略模式、三联动战略模式、点轴开发战略模式、节庆带动战略模式、融合发展战略模式”六大战略模式。尤其在融合发展战略模式中,作者提出了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例如,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可形成观光农牧业、生态农牧业等发展模式;与第二产业融合形成了酒文化博物馆、薰衣草庄园等工业旅游示范点;旅游业也可以和第三产业融合形成科技旅游、动漫旅游、影视旅游等新型产业形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哈两国还未很好的开展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出: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业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日后的研究也可以侧重中哈两国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之上。针对两国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研究,王友文等人在《中哈国际旅游合作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互动模式探微》中,通过大量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哈两国实施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发展基础和现状,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两国旅游合作发展的互利共赢模式、政治互信模式、民间互动模式。并对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国际合作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互动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笔者认为,中哈两国的互动不仅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也可以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摒弃前嫌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拉动中哈两国国际旅游产业大发展,也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为两国旅游合作提出宏观发展模式,《中哈草原文化旅游合作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徐平等人首先分析了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的现状和两国草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现状,以及结合对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的特点分析,从而提出了中哈草原文化旅游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即“产业互动模式”、“国际大通道模式”和“国际联合模式”三种宏观发展模式。最后,作者提出了中哈草原文化旅游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方略。以上几篇文章都是以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为切入点,提出两国开展旅游合作的发展模式,且大部分都为宏观模式,对策略的研究稍有不足。
虽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宏观的发展模式上探讨了两国开展国际旅游合作,但也有学者对比两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异同之处。例如张燕等人在《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比较研究》一文中,比较详细地对比了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既有相同之处,例如中哈两国都以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且两国都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哈萨克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同时两国在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也有不同之处。即中哈两国在全球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不同,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原生态状况也不同,除此之外两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也不相同。通过详细的分析,作者对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和国际合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两国经济贸易为中哈两国国际旅游合作奠定的合作模式及对策。并将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国际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概括为:互为市场模式、产品共享模式、要素协同模式,以及边境合作模式。
除此之外,法律保障也是中哈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基础。张立哲等人对中哈两国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作者在两国开展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和法律基础之上,继而提出了两国共建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法律机制的路径选择。即通过多边磋商、双边协议、内国法对接、区域管理协作的方式在旅游免签制度、国际旅游合作准入机制、哈萨克草原文化主题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制度、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园区管理办法方面着力,为中哈两国开展哈萨克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也有学者对中哈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前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高春惠等人在《中哈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合作前景研究》中对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国际合作进行了前景分析。作者认为两国在哈萨克草原文化方面的旅游合作前景比较乐观,尤其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和两国互办“中国旅游年”等事件都将有力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国际合作和发展。最后,作者也对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2 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我国近几年有关中哈国际旅游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国哈萨克草原文化上。大部分学者都是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中哈草原文化为基础,研究两国草原文化国际旅游合作前景和发展模式。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两国旅游合作法律保障机制,和两国开展国际旅游的合作的重大意义。这些文献都为后期学者继续进行中哈国际旅游合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相关文献数量过少。研究方法上,大部分文献以定性研究为主,侧重于基本概念的分析和战略模式的探讨。尤其是比较注重宏观发展模式的探究,而针对两国开展国际旅游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例如具体合作策略、在何方面利用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则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认为,在这些众多宏观模式的前提下,应该更加注重具体策略的研究,以便为两国旅游合作提出具体方法作为参考。文献研究中也提出过“文化引领战略模式”,但是如何利用文化引领两国旅游合作发展,文中没有太多详细叙述。因此,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两国旅游合作中文化的传播,即如何应用新媒体协助两国传播旅游文化,从而为两国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