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五”开启石油改革开放征程

2018-11-22洪汢湛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勘探油田

○ 文/洪汢湛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五五”我国原油产量达到亿吨。

冀中坳陷任丘构造上1975年7月完钻的任4井,在震旦系雾迷山组见到油层,试油日产达1014吨,从而发现了在中国储量和产量规模最大、单井日产量最高的碳酸盐岩古潜山裂缝性油田—任丘油田。1975年9月,在临清坳陷东濮凹陷的濮参1井获得高产油流,发现了文留油田。渤海湾盆地5个坳陷发现了大油田,形成了包括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在内的油气田百余个,原油产量和石油储藏量分别占全国的50%和60%以上。它们聚合在一起,成为举世瞩目的渤海湾大油区。

调整

1977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下达了国家计委《1976-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其内容包含了“五五”计划和“六五”计划。

《十年规划纲要》提出:在1980年,建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8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经济体系……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钢铁、原煤、原油、发电量等主要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原油由1975年的770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1.3亿~1.5亿吨,1985年达到2.5亿吨。石油工业,要在本世纪内建设起十来个大庆,从现在起就必须大力加强石油勘探,增加储量。要加强陆上油区的勘探,准备好打仗的新战场;要向大陆架进军,加强渤海海域、南海、黄海的勘探。力争1980年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比1975年增加一倍,1985年增加2倍以上。要加快油田和天然气开发,现有油田要继续保持稳产。

《十年规划纲要》忽视了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1979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努力使国民经济真正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五五”计划能够平衡、顺利实施。调整后石油工业的指标是1980年生产原油1亿吨。

石油化学工业部党组遵照党中央指示的精神,为了满足国家对石油的急需,修订了全国石油发展规划。

宋振明代表石化部要求大庆油田提前在1976年达到原定“五五”期间原油产量5000万吨的生产水平。“高产上五千(万吨),稳产再十年”,是大庆油田1975年编制“五五”规划期间提出的奋斗目标。

为保证开发规划的科学性,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组成了两个攻关队,400多名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调查油藏动态和生产潜力。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庆油田党委正式确定了5000万吨稳产十年的发展规划。

提速

大庆油田1976年产油量达到5000万吨,1980年产油量5150万吨,确保了石油工业1978年上1亿吨并且稳产到1980年。胜利油田1975年开始提高采油速度,放大压差生产,1978年产油1946万吨,达到一个产量高峰,为全国产油量上1亿吨做出了贡献。1976年,石化部组织了冀中油田会战,集中力量重点勘探古潜山油田,任丘油田投入开发。1979年任丘油田产量达到最高峰产油1733万吨。任丘油田的投产为全国产油量上1亿吨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1988年,渤海湾盆地各油田产油达6344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46%。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五大产油区业经确立。

改革开放大门洞开,我国石油工业焕发勃勃生机。供图/霄汉

“五五”计划期间,陆续有一批油田投入开发。1975年10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石化部组织辽河盆地西部斜坡勘探开发会战。大庆油田的石油队伍再次南下作战,在曙光地区大约2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进行全面勘探开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基本探明了石油及天然气储量,一举拿下曙光油田。1977年,开始对高升油田进行全面勘探,1978年投入开发。1978年,勘探与开发的重心移到了西部斜坡带南端的欢喜岭油田。1979年1月,欢喜岭油田锦16块正式投入开发。

1979年8月8日,邓小平到大港油田视察,并亲笔题词“为把大港油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油田之一而努力”,极大地鼓舞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这一阶段,大港油田坚持在调整中稳步发展,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地下情况,制定和实施了老油田综合调整方案,狠抓注水设备、工艺,攻克技术难关,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试验成功枣园油田高凝原油化学开采工艺、化学掺水常温输送,保持了老油田的稳定生产。与此同时,开展了复式油气藏的勘探,发现了马西深部油藏及张巨河、叶三拨等含油断块,并打开了南堡凹陷的勘探局面,扩大了找油领域。

1970年至1976年期间,豫西石油地质勘探先后发现了东庄、魏岗、张店、双河四个油田。产能建设会战阶段,各参战单位和参战人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保证全国石油年产量上亿吨为共同目标,同心协力,建功立业,仅用一年半时间建成年产208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创造了高速度、高效益地发展石油工业的实例。

1978年,“渤海一号”冬季出海打井。摄影/陈富生

辽河欢喜岭油田、大港枣园、河南双河油田的开发,使“五五”计划得到顺利的完成。1980年,全国年产油1.0594亿吨,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跻身世界石油大国行列。但综合含水已达55.9%,已开发油田即将进入高含水阶段,确保全国产油稳定在1亿吨以上,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水平,提高采收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急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同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石化部152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这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历年优秀成果的一次大清理。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石油工业正式启动五年科技发展规划,做出“发扬大庆‘两论’起家的基本功;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精神;坚持科技工作的群众路线;搞好协作配合,开展科研攻关会战;加强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五条指导原则。

1978年8月,石化部副部长闵豫在玉门召开的全国油气田开发科研项目协调会上,确定油气田开发要集中发展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气藏渗流力学、油层物理学、油田化学、油气藏工程学、采油工程学六大学科,以及分层开采工艺技术、改造油层技术、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热力采油工艺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堵水工艺技术、开发井测井技术、防砂防蜡工艺技术、修井技术、开发井钻井技术十大工艺技术。第一次在全国石油层面上发布统一的学科与技术发展规划,兼顾了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应用工艺技术的关系,指导意义十分重大。

1979年石油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石油科技工作会议,肃清“文革”动乱的影响,拨乱反正,加强石油科技工作。首先是抓紧恢复并充实加强被冲散的各级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重新调整集结队伍。提出迅速充实和加强全国科研中心及情报资料中心,根据石油部党组决定把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别建成为石油勘探开发和炼油化工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从各油田抽调一批技术骨干,充实前者的技术力量。同时,根据地质开发、钻采工艺、地质物理勘探、机械制造、石油炼制、油建管道方面,确定全国23个研究单位为重点院所。

会议对三年调整期间,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安排。在此次会议的推动下,许多油田和探区的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陆续得到恢复与加强。为加强科技工作的领导,在部机关首次设立科学技术司,同时组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年底成立了中国石油学会。这些措施成为石油科技急起直追、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发端

1977年8月,美国能源部部长施莱辛格在白宫会见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韩叙,邀请中国政府派石油代表团访问美国。经中央批准,1978年1月5日,以国家计委副主任李人俊为顾问,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孙敬文为团长,秦文彩、张兆美为副团长的21人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赴美国考察。代表团重点了解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状况。3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听取代表团和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康世恩的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不时插话、提问,也有不少探讨式的交流。会议主题很快转到如何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问题上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听取代表团考察报告后,专题研究了海上石油对外合作问题并做出战略决策: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可以采取平等互利的补偿贸易方式,直接和外国石油公司建立商务关系,开展对外合作。

1979年2月6日,石油部副部长张文彬率中国石油代表团赴英国、巴西和美国访问,访问期间与英国石油公司(BP)、埃克森、莫比尔和德士古四家石油公司签订了在中国南海和南黄海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的意向协议书。同时,石油部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建立有关石油法规、制定标准石油公司、组建国家石油公司等工作。

1982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和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的《标准合同》经国务院批准同时颁布实施。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告成立。海洋石油对外合作之路由此开启,近海海域石油勘探开发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重要产业领域。

放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兴起,国有企业改革也开始启动。当时企业界和经济界普遍认为,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管理过多,统得过死,强烈呼吁给企业“松绑放权”“扩权让利”。在这种情况下,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五个文件。

据此,1980年石油部开启了以扩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石油企业改革。一是允许石油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制定补充生产计划,增产社会和其他企业需要的产品,商业、外贸、物资部门不收购的,石油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自行销售。二是实行石油企业利润留成办法,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利润留成比例,石油企业用留成利润建立生产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有权自主支配、自行安排使用。三是改革石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使用办法,石油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70%由企业安排使用,30%上交石油部在企业之间有偿调剂使用。四是实行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有偿占用办法,对石油企业占用的固定资产开征固定资产税,占用的流动资金实行全额信贷。

这些扩权让利措施,是对原有统购统销、统收统支“大锅饭”经济体制的初步突破和松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石油企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整顿和管理。

点 评

引资引技形成生产力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由陆上到海上,由自力更生到利用外资,全面开展对外合作。引资、引技,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凭借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就会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对外合作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拉开了帷幕,我国蓝色国土掀起对外开放的巨大波涛。

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最终要用经济的效果来衡量和检验。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特别是海洋石油工业,必须利用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炼油、化工技术装备,以加快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速度。

在不损害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采取平等互利的补偿贸易方式,直接与外国石油公司建立商务关系,开展对外合作,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与国外合作勘探开发海上石油的路子。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勘探油田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勘探石油
立秋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