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新时代 高端是未来—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

2018-11-22陆晓如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供给石油绿色

○ 文/本刊记者 陆晓如

石化行业应以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深化石化行业变革。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并不断提升,市场供需矛盾已由供给不足转向总体供过于求,人们由追求消费数量转向追求消费质量、档次和品牌。

消费升级的大潮正在奔腾而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石化行业如何适应供需矛盾发生的根本变化?如何提升行业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如何开创新时代行业发展的下一个未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

消费升级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石油石化:李会长,您好!我国目前正在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进程中。这给石化行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寿生:随着消费升级和社会发展,石化产业传统供给结构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档次低、成本高、效益差的低端产品市场不断萎缩,能耗高、排放大、质量低的产品和服务加快被淘汰。高端产品、差异化产品、绿色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加快推进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替代和淘汰低端、无效供给,已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线。

消费升级也引领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石化产品是基础性产品,是与电子、纺织、轻工、农业、装备、建材、航空航天等行业相配套的原材料或配套产品。消费升级创造了更大、更高层次的石化产品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石油石化:具体一点来说,您认为哪些方面的消费升级给石化行业带来了比较显著的发展动力?

李寿生:当前,我们正在向5G时代大踏步前进。5G时代的到来,将大幅度提高工业物联网的建设速度和运营质量,也将加快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升级换代步伐。这些都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极大地促进电子化学品、高端膜材料、高端树脂等相关产品市场消费的快速增长。

高端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不但对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高端化工产品提出了迫切的新需求,也对涂料、橡胶等传统化工产品升级换代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外资企业也看好中国制造业升级带来的配套能力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宝马、英特尔、波音、特斯拉、西门子、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布局高端制造产业,进一步增加了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撬动了石化产品消费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丽生活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生产过程要实现绿色无污染,而且产品全生命周期要实现绿色无污染。石化产业诸多产品、技术及装备与环保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是向社会提供废水治理、废气治理、固废治理、土壤修复等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方案的主要贡献者。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绿色发展催生出环保市场的巨大需求,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供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为全社会提供舒适、安全、绿色的产品,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同时,要为下游产业提供适用配套的原材料。从新生儿护理产品,到老年人方便好用的生活用品,从新能源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石油和化学工业将为未来打造舒适生活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辟发展新路

中国石油石化:石化行业在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有何必要性又有何成效?

李寿生:中国石化产业正处在增速转换、结构调整、动力转变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深层次矛盾正在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改变着石化产品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匹配的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改革、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新旧动能转换效果显著,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行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断增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充满希望的新道路。

近年来,由于不当堆载导致桥梁基础周边土体受到挠动,从而影响到桥梁结构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的现象较为普遍。统计的相关文献,近年来发生的地面堆载导致桥梁结构受损实例见表1。

中国石油石化:具体哪些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李寿生:经过广大企业的努力,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树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研制出T1000级以上的碳纤维、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异戊橡胶、芳纶等高端材料,国内供给能力不断提升,MDI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石墨烯、纳米材料、3D打印材料、先进膜材料等前沿领域科技创新方兴未艾,涌现出一批创新型化工新材料企业和科研机构。同时,石油化工企业更加重视差异化发展。许多化工新材料的牌号实现了系列化和稳定化,食品级、医药级、化妆品级产品增多。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在全球原料多元化进程中,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推进。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合成气变换,大型煤制甲醇、煤制油(直接法和间接法)、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等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关键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在工程示范基础上,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同时,现代煤化工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造气炉渣综合利用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等研发与示范实现了新突破。现代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为打赢污染治理三年攻坚战,中国石化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实施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直到回收处置利用的全产业链绿色化进程,行业总能耗和重点产品能耗持续下降,“三废”排放显著降低,绿色发展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特别是培育了一批专业环保设施营运、污染物高效处理、环保材料生产、废物再生利用的节能环保企业。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

炼油、氮肥、磷肥、电石、氯碱、纯碱、农药等传统化工产业正在开创不传统发展的新路子。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明显增加,产能过剩矛盾显著缓解,经济效益明显改善,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巩固。

“一带一路”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石油石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石化行业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中原油田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投运后,顺利实现炼油尾气回收利用。供图/视觉中国

李寿生:“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传承又是创新,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多、地域广、资源丰富,在全球石油化工领域具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等综合比较优势,是全球石油化工产业未来的重要增长极。“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打开了更大的合作空间。不仅推动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而且为国外公司与中国企业寻求合作创造了双赢的机遇和重要平台。

中国石油石化:石化企业应该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走出去”?

李寿生:“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中国石化行业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引导资源开发类、产能合作类、工程技术服务类、国际贸易类四大类企业“走出去”,与沙特、阿曼、阿联酋、伊朗等中东地区国家,以及俄罗斯、中亚、东南亚、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建设上下游配套、循环低碳的化学工业园区,构建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全球网络,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优势。

在“走出去”时,我们要坚持战略上共商,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规划需求,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项目上共建,支持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加强合作、建设项目、开展贸易、发展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坚持利益共享,“走出去”企业应当自觉遵守当地法律,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文化交流,保护生态环境,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和创新之路。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互联共赢的有效途径。参与“一带一路”是中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必然选择。中国石化企业正在按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和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抓紧落地一批重点项目,规划一批化工基地,用技术、装备和工程服务“走出去”的新举措,努力推动新形势下中国石化企业对外开放的新浪潮。

目前,在中东、东南亚、中亚与俄罗斯、中东欧以及非洲的“一带一路”石化合作产业园区正在积极推进,泰国、阿曼、匈牙利、老挝、越南等国的化工项目与园区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石化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深刻变革推动未来发展

中国石油石化:在需求和供给的共同拉动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您认为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李寿生:在需求和供给的共同拉动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升级,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领域正在出现一批颠覆性的技术变革。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快速出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行业产业结构升级、企业产品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正在给我们的行业、企业甚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无法预计的改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抗拒的潮流。目前,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严苛的安全环保法规,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强大的环保风暴。绿色发展对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必须在行业发展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子。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一定要走在整个工业部门的最前列。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强国跨越的过程中,中国石化企业做优、做大、做强,面临着极其尖锐的挑战和极其繁重紧迫的任务。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政企分开、充满活力的实体,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国才能真正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高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政府正在大力简政放权,大力完善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宏观经济和行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将会为包括所有跨国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高效、更加透明的发展环境。

中国石油石化:您对处于变革期的石化行业的发展乐观吗?

李寿生:在这场深刻的变革大潮之中,变革的挑战主要在供给侧,在我们企业和生产领域。在当今这场澎湃的变革大潮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不变革就要落后,不变革甚至就要死亡。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在依靠企业、社会、市场和政府的协同力量,加快推动我们行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这些深刻变革必将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不仅为中国企业而且也为外资企业,不仅为国有企业而且也为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营造了良好环境,正在为世界经济营造一个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将为世界经济注入长远的、稳定的、具有无限增长潜力的诱人活力。当前全球经济还存在着不少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野蛮挑战。但我们坚信,具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一定会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崭新的希望,一定会为世界经济开创下一个未来扬起乘风破浪的前进风帆。

猜你喜欢

供给石油绿色
绿色低碳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