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挡路 道阻且长
2018-11-22周庆凡杨国丰侯明扬
○ 文/周庆凡 杨国丰 侯明扬
新时代,油气需求持续增长、油气资源丰富、石油科技进步、国家政策支持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油气工业上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原油价格难以回升高位、油气资源品位变差、油气市场主体多元化、上游投资环境复杂多变、环保与气候变化要求提高等因素,给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供需总体宽松,原油价格难回高位
从原油供给看,截至2017年底,全球原油平均日产量9700万桶,连续第九年持续增长。其中,美国页岩油产量约为497万桶/日,推动其原油总产量增长至924万桶/日。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随着页岩油开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美国原油总产量2025年接近1150万桶/日的水平,成为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此外,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挪威将带动非欧佩克国家在2023年左右原油产量增长520万桶/日。
从原油需求看,2017年世界原油需求量并没有出现明显大幅增长,约为9730万桶/日。尽管2017年世界原油需求量略高于供给量30万桶/日,但考虑到欧佩克和俄罗斯等120万桶/日的协议减产规模,以及伊拉克、尼日利亚、利比亚甚至是叙利亚等产油国近中期内原油产能的逐步恢复与提升,现阶段全球原油市场供给能力明显大于需求总量。另外,综合考虑世界经济增长风险、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提升和新能源对传统油气资源替代等因素,从宏观层面判断,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在中长期将维持总体宽松,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至历史高位。
从供给成本的角度看,在经历近三年来油价持续低位运行后,国际石油公司普遍“苦练内功”,单桶原油生产的完全成本持续降低。根据IHS数据统计,仅在2014-2017年间,以10%的内部收益率测算,全球范围内单桶原油生产的完全成本平均下降了34%。从理论上讲,剔除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因素,原油价格将围绕生产成本小幅波动,因此国际油价难以脱离成本区间大幅增长。
从市场博弈的角度看,美国页岩油与OPEC、俄罗斯为代表的常规油间的市场博弈是未来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尽管当前OPEC和俄罗斯正在全球范围内主导产油国“限产保价”,但美国页岩油产量极有可能借此再次大幅增长,从而冲抵传统产油国的减产对国际油价的支撑效果。一旦未来限产协议难以稳定国际油价,各传统产油国为保护其原油出口份额必将重打“价格战”,进而引发国际油价新一轮下跌。
从美元汇率的角度看,根据美国经济增长走势以及该国相关货币政策分析,未来较长时期内,美联储将通过渐进式的加息与“缩表”保障美国经济平稳增长,而此两项货币政策都可能导致美元走强,也就是说未来美元存在较大概率上升预期。由于“原油—美元”计价体系,美元升值预期将抑制国际油价未来上涨。
品位变差,勘探开发难度增大
随着我国勘探的深入,资源品位变差,勘探难度加大。截至2016年,我国油气地质资源探明程度:石油30%、天然气15%,处于勘探的早—中期,但主要含油盆地资源探明程度高,多数富有凹陷探明程度已经超过了50%,例如渤海湾(陆上)探明程度51%,松辽盆地探明程度68.3%,南襄盆地探明程度为66%,苏北盆地探明程度为39%。
资源品位下降,提高开发效果难度加大。一是新增探明低渗—特低渗石油储量占比达80%~90%。例如:中石油低渗—特低渗储量比例由“十五”的68%增长到“十二五”的79%,2016年占比达92%。二是探明未开发储量品位下降。例如:中石化探明未开发储量中,特低渗透+致密油藏+特殊岩性+特超稠油储量比例75.5%;探明待评价落实的储量中,低品位储量占比高达82%。三是低品位建产比例增加,新井产量递减大。“十二五”以来我国陆上新区动用储量中,低、稠、特殊岩性油藏占比高达80%以上(中石化81%、中石油83%);产量递减快,低渗致密油新井产量年递减45%~50%,碳酸盐岩油藏新井年递减35%~40%。储量替代率下降,储采比低,资源接替面临挑战。2014年前,陆上油气储量整体替代率在100%以上,海域保持在200%左右。2014年后,陆上和海域储量替代率均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值。
已开发油田整体处于“双高”阶段,单井产量低,面临着诸多的关键技术瓶颈。从我国陆上已开发油田来看,截至2016年底,全国油田采出程度78.13%、含水为87.7%,油田开发整体上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单井产量下降,单井日产量从2000年的6吨左右下降到2016年的3吨左右甚至1吨多,勘探开发面临着诸多的关键技术瓶颈。
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商业性开采正面临技术和经济挑战。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类型有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重油沥青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这些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大,但大规模商业性开采非常规油气资源正面临技术和经济挑战。
主体多元化,国内外竞合日趋复杂
从整体上看,全球油气市场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类“非传统”竞争对手浮出水面。从国际市场上看,一是部分油田服务公司“反客为主”,积极参与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中,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务商斯伦贝谢公司目前已实现产量约25万桶油当量/日,并于2017年7月发起收购拥有大量上游资产的俄罗斯欧亚钻井有限公司51%股份,还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展开合作。二是私募基金等非传统上游油气工业背景交易主体在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上表现活跃,2016、2017两年实现上游资产购买金额在全球市场占比分别高达57%和59%,对各类国际石油公司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在国内,油气上游领域逐步放开,民营企业等“非传统”力量将与传统国有石油企业在上游领域“同台竞技”,传统国有石油公司在上游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2017年,国土资源部加强推进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向业内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国内将落实执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使区块退出机制更加严格完善。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总结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经验,制定出台有关文件,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放开市场,传统石油公司在上游面临的竞争格局将日趋复杂。
除油气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外,在技术领域石油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刷新成本下限。从国际市场上看,本轮低油价期间,国际石油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使单桶原油平均完全成本持续降低,部分深海原油开发项目和北美页岩油平均完全成本已降至40美元/桶以下;在国内,部分石油公司生产成本也有明显的下降。其中,2017年中石油和中海油两家公司上半年仅平均操作成本降幅就分别达到4.2%和3.5%。
投资环境多变,经营不确定性加大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中东这个传统地缘政治动荡区的政策可谓“出人意料”。2017年5月,特朗普将上任后的首次外访地选在了中东,访问了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国。10月,特朗普放话美国可能退出伊核协议,并否认伊朗履行了协议。此举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12月6日,特朗普又抛出“重磅炸弹”,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准备将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
近年来,得益于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在地区事务中践行的务实外交政策,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日渐增长,与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形成联合阵线。10月4日,沙特国王历史性的、突破性的、转折性的访问俄罗斯,两国在能源和军事领域达成多项共识。此外,埃及和卡塔尔等国也纷纷有意与俄罗斯合作。
资源品位下降,油公司找油的难度越来越大。摄影/马洪山
2017年,地区大国沙特对内大胆改革,对外频繁外交,揭开了转型发展的序幕。年内推出摆脱石油依赖的转型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与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联手减产。外交方面,5月,特朗普访问沙特并签下千亿美元大单。6月,沙特以卡塔尔干涉他国内政和支持恐怖主义为由,率领埃及、阿联酋和巴林等国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卡实施封锁。10月,总统萨勒曼历史性的出访俄罗斯。11月4日,黎巴嫩总理指责伊朗干涉黎巴嫩等地区国家事务并在沙特宣布辞职,后在法国斡旋下回到黎巴嫩并收回辞职。同天,也门胡塞武装向沙特首都利雅得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认定此次袭击是伊朗打响的代理人战争,沙特伊朗关系紧张全面升级。此外,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尔德地区政府关系也在这一年持续紧张,武装对峙升级。
近期中东格局再起波澜,“两伊”仍然是冲突和博弈的焦点,也是影响未来油气市场供应格局的关键。中央政府和库尔德政府围绕基尔库克的冲突将引发原油市场的动荡。伊朗以核协议换取结束制裁后,已经向全球原油市场释放了超过100万桶的产能。一旦重启制裁,这部分供应量的消失将直接影响供应格局。特朗普的“不走寻常路”和普京的“持续渗透”均释放了强势回归中东的信号。伴随着两国在叙利亚明争暗斗的升级,各自的盟友也在冲突和对抗中重新分化组合。沙特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期,如能如期完成转型则在中东地区形成示范效应,改革成果可能惠及其他国家。如出现变故,则危及自身的稳定进而加剧中东局势的震荡。作为传统的动荡地区,2017年的中东新旧秩序交替,大国博弈升级,地区冲突频发,未来的油气供应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环保要求提高,空间受限成本加大
油气生产企业既是能源生产者也是耗能和排放大户,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长,油气勘探开发活动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限制。国内外皆如此。纽约市长2018年初宣布对包括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和康菲等在内的国际石油公司提起诉讼,称其应为过去气候变化所致的损害以及未来可能导致的资金需求负责。据估计,这一资金需求量或为20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一直是全球油公司的“领头羊”,一直以来都对气候变化持“不屑一顾”的态度。2015年开始,该公司因为气候和环保方面的问题屡次受到舆论压力和相关部门的调查。2018年初以来,该公司对环境变化的态度开始转变,一方面积极参与增加在清洁和环保业务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和资助环保组织和相关研究。2018年5月底,道达尔在巴西Foz Do Amazona盆地的钻探计划再次被巴西环境部驳回。这已是该公司第四次提出钻探申请了。
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我国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环保法》,其中有关“按日计罚”“移送”“行政拘留”的规定被认为是法律中诸多最严条款之一。随着我国政府开始对环保问题的铁腕治理,“环保关停”事件越来越多。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油公司需要在钻探活动的环保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更长的时间。这导致了油气上游活动成本的增加。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不小,但商业性开采普遍面临技术挑战。供图/中国石化
在成本持续下降的推动下,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对油气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球陆上风电成本下降了23%,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73%。未来风电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根据BP预计,陆上和海上风力发电的平均成本在每次全球累积发电量翻番时便会减少19%,太阳能发电的平均成本会在全球累计发电量翻番后降低23%。照此估算,到2050年,无论是在北美、欧洲还是中国,陆上风电将成为最便宜的电力,太阳能也将具备与其他化石能源竞争的能力。再者,作为石油消费主力的交通运输领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电动汽车因其能效和环保优势再次受到消费者和各国政府的青睐,销售量连年大幅增长。因此,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在环保、便利性和成本方面寻找新的平衡点,来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