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11-22储霞玲

南方农村 2018年5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存栏广东省

储霞玲,马 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广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排全国第6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水果、蔬菜、甘蔗、肉类、水产品等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农业科技贡献率全国第二,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2017年,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并认真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逐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7年全省农业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农业产值稳定增长,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发展转型势头良好,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农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

一、农业生产形势

(一)农业总产值与增加值稳步增长,农业经济运行平稳

近年来,广东省第一产业总产值不断上升(表1),增长率保持平稳,农业经济运行整体运行平稳。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14.90亿元,较上年增加136.47亿元,名义增长3.3%;分季度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3.4%、3.3%、3.7%。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86.95亿元,比上年增加105.12亿元,名义增长3.6%;分季度看,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3.1%、3.6%、3.5%、3.9%。

表1 近5年广东省农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

分行业看,2017年广东省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3232.42亿、338.4亿、1129.04亿、1285.99亿、229.0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5%、4.8%、-0.1%、2.8%、6.5%。可见,2017年广东省农业、林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较快,渔业增长较为平稳,畜牧业生产有所下滑。2017年广东省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2258.12亿、252.13亿、512.72亿、769.42亿、94.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5%、4.8%、-0.1%、2.8%、6.5%。

(二)种植业生产稳中向好,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7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01.3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产量1365.13万吨,比上年增加0.36%。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主要源于单产提高。蔬菜及食用菌全年播种面积1463.6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5%;产量3737.33万吨,比上年增长4.7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82.95千公顷,产量116.23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2.6%。糖料作物播种面积160.71千公顷,产量1519.09万吨,面积较上年下降0.7%,产量较上年增长2.7%。茶叶播种面积54.83千公顷,产量8.97万吨,比上年均增长3%。水果播种面积1185.70千公顷,产量1821.67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5%和6.1%。

综上可见,2017年广东省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播种面积略有下调,蔬菜及食用菌、油料作物、茶叶、水果播种面积均稳中略升,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能保证稻谷粮食安全

2016-2017年广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2017年广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上年下降0.3%,分作物种类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下降主要源于玉米、豆类、薯类播种面积下降,稻谷播种面积较去年略微上升。2017年广东省粮食作物总产量较去年上升0.36%,粮食产量上升主要源于稻谷总产量的增加,而玉米、豆类、薯类总产量较去年下降。可见,广东省粮食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能保证稻谷粮食安全。

表2 2016-2017年广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四)中草药材、蔬菜增长明显,种植结构优化效果显现

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463.65千公顷,产量3737.33万吨,较上年分别增加3.45%和4.71%。其中,叶菜类、白菜类、甘蓝类、根茎类、瓜菜类、豆类、茄果类等各类蔬菜播种面积及产量较上年均增加。可见,2017年广东省蔬菜和瓜果类生产增长明显。

随着南药示范基地、南药扶贫等项目的推进和中草药材种植收益的上升,部分农户主动将中草药材种植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选择之一。2017年中草药材播种面积30.96千公顷,较上年增加24.59%,增长显著。

(五)瓜果类面积和产量增长较快,水果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2017年水果种植面积1185.70千公顷,产量1821.67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5%和6.1%。其中,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134.77千公顷,产量1673.71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4%和5.9%;瓜果类播种面积50.93千公顷,产量147.97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4.6%和8.8%。可见园林水果面积基本稳定、产量增加,瓜果类面积和产量均增长较快。

近年来,为减少病虫害,部分果农主动调整水果种植结构,改柑橘种植为香蕉及其他杂果果种。全省柑橘种植面积下降,而番石榴种植面积增加;与此同时,为应对消费者对水果品种多样性需求增加的趋势,果农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加快发展葡萄、火龙果、百香果、莲雾等水果种植。

(六)生猪、家禽产量下降,草食畜牧业产量稳定增长

受生猪生产区域布局影响,2017年生猪出栏与存栏均下降。2017年生猪出栏3501.4万头,比上年下降0.9%,其中,散户出栏数增加1.8%,中小型与大型养殖户出栏分别下降7.9%和4.3%。生猪存栏2040.8万头,比上年下降1.7%,其中,散户、中小型与大型养殖户存栏分别下降18.1%、16.0%和5.8%。能繁母猪存栏219.5万头,比上年下降0.4%,其中,散户、中小型与大型养殖户分别减少出栏21.6%、18.8%、4.1%。可见,禁养区搬迁与适养区转型发展对散户的影响更大,受环保政策与转型困难影响,养殖散户的应对策略是减少存栏,增加出栏,即退出市场。大型养殖场因规模经济性、资本与技术积累,其转型适应能力更强。

家禽养殖业受市场价格影响出栏下降、存栏增加。2017年家禽出栏95612.7万只,较上年下降1.8%,其中,养殖散户出栏增加14.8%,中小型及大型养殖户出栏分别下降9.3%和3.8%。2017年家禽存栏34032.6万只,较上年增加5.0%,其中散户存栏增加2.9%,中小型及大型养殖户存栏分别下降12.5%和12.6%。可见,面对市场不景气,中小型及大型养殖户更倾向于减少存栏。

草食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肉牛、肉羊、牛奶、禽蛋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牛肉产量7.3万吨,增长3%;羊肉产量0.9万吨,增长1.5%;禽蛋产量35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13.2万吨,增长2.0%。

二、价格运行趋势

(一)粮油价格保持稳定

2017年在国内粮食生产向好、供应充足以及国家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大背景下,广东省粮食市场价格变动不大,延续2016年的平稳走势。全省粮食平均零售价第一至四季度环比升幅分别为0.18%、-0.43%、-0.18%和0.4%;2017年均价为每500克3.34元,同比微跌0.13%。其中,晚籼米、丝苗米和富强粉零售价同比分别窄幅变动1.25%、-0.65%、0.35%。

广东省食用油价格在经历第一季度的微幅上升后,第二至四季度微幅盘整,油价基本稳定(图1)。食用油平均零售价第一至四季度环比升幅分别为0.44%、0.06%、-0.07%、0.17%;2017年均价为每桶(5升装)86.95元,同比略升0.99%。其中花生油和调和油零售价同比分别窄幅上升1.22%、0.53%。

图1 2016-2017年广东省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二)蔬菜价格在波动中微幅下降

全年蔬菜价格经历先降后升再微幅下降。1-5月由于农情气象相对平稳、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持续下行。进入6月,受台风及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蔬菜生产和供应面临不利形势,6-9月蔬菜价格持续回升。第四季度由于天气相对好转,且随着本地秋冬时令蔬菜进入上市旺季,市场价格回调下行(图2)。总体上看,蔬菜平均零售价第一至四季度环比升幅分别为-9.58%、-5.04%、13.33%、-1.18%;2017年均价为每500克3.56元,同比下降10.33%,菜价处于相对低位。各类菜价普遍下跌,其中,同比降幅较大、幅度达15%左右的有本地菜心、水空心菜、芥兰、生菜、花菜5个品种。

图2 2016-2017年广东省蔬菜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三)猪肉价格弱势运行,猪粮比价持续回调

1.猪肉价格弱势运行

2017年,受“猪周期”处于下降阶段、生猪产能有所恢复以及饲料价格低位徘徊等因素影响,全省猪肉市场零售价格总体延续2016年下半年行情继续向下,仅1月份受春节效应拉动有所上升,大部分时段价格均偏弱运行(图3)。全省猪肉平均零售价第一至四季度环比升幅分别为-0.45%、-2.51%、-2.4%和-0.63%;2017年均价为每500克17.91元,同比下降2.44%,其中,排骨、精瘦肉、上肉和肋条肉零售价同比分别下降0.84%、2.53%、4.01%和3.62%。

图3 2016-2017年广东省猪肉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2.猪粮比价持续回调、低位运行

2017年,广东省生猪价格受前期价位偏高和产能有所恢复影响波动下行,平均出场价为每500克7.73元,同比下降18.09%;玉米价格受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等影响低位运行,平均批发价为每500克1元,同比下降9.15%。由于生猪价格跌幅大于玉米价格,猪粮比价总体下行,具体走势呈前降后稳态势:上半年持续向下,下半年低位盘整,比价水平自4月份跌破8.5:1关口后,截至12月份已连续9个月维持在绿色正常区域(5.5:1-8.5:1)运行。总体上看,2017年全省平均猪粮比价为7.75:1,低于2016年的8.6:1。

(四)禽蛋价格先降后升,鸡肉价格由偏弱运行转向延续升势

1.禽蛋价格先降后升

受季节性、阶段性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2017年广东省鸡蛋市场价格总体呈“U”形走势(图5):上半年受国内局地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叠加春节后消费减弱等因素影响,蛋价承接上年四季度走势逐月探底,于6月份降至每500克4.92元的低位,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下半年随着“H7N9”事件影响淡化,加上“中秋”“冬至”等节日效应刺激市场消费,入冬后鸡蛋产能出现季节性萎缩的情况下,鸡蛋价格反弹上行,于12月份升至5.75元的年内高位。总体上看,全省鸡蛋平均零售价第一至四季度环比升幅分别为-3.89%、-7.27%、7.13%、6.53%,呈先降后升态势;2017年均价为每500克5.35元,同比下降6.56%,蛋价水平相对偏低。

图5 2016-2017年广东省鸡蛋平均零售价格走势

2.鸡肉价格由偏弱运行转向延续升势

1-5月广东省鸡肉价格偏弱运行,6月以后鸡肉价格稳步回升,升势一直延续至10月。截至10月,鸡肉平均零售价为每500克16.39元,6-10月鸡肉价格环比升幅分别为0.73%、0.49%、0.94%、1.67%、0.58%。

(五)牛肉价格微幅盘整

牛肉价格在经历前两个季度的微幅下降后,第三季度开始微幅上升,升势延续至10月。7-10月牛肉价格环比分别上升0.03%、0.1%、0.03%和0.67%。

三、农民收入分析

(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79.74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0.9个百分点。

(二)工资性收入继续上升

2017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854.63元,增长8.3%,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上升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拉动:一是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广东今年以来各地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企业用工需求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农村劳动力从业人数保持总体稳定;二是从务工工资水平看,受部分市县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及供需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拉动,农村从业劳动力薪资水平稳定,较高收入群体的比重有所增加。

(三)经营净收入平稳增长

2017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118.65元,增长6.1%。随着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和农村电商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益继续提升,再加上水产品、水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推动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增长。农村居民非农自营人数有所增加,农村居民在经营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社会服务等二三产业发展中获利较多。

(四)财产净收入逐步提高

2017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414.81元,增长13.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小。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红利、出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出租房屋。

(五)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

2017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391.65元,增长12.8%。推动广东省前三季度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2017年5月广东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第二,广东再次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工伤伤残津贴,部分市县扶贫力度加大,这些惠农政策助推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大幅增长。第三,随着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就医观念的变化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收入增加。

四、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主要外部因素

(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

2017年,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处于供需关系宽松格局,价格呈低位区间波动走势。对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而言,一方面经济走好有利于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工业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市场信心和价格预期,为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此外,一些主产国政策重心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移,农产品产需关系渐趋平衡,有利于价格筑底回升。2017年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1]。

(二)三农政策效应

相比于工业及其他行业,农业尚属于弱质性产业,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倾斜。2017年,我国最大的“三农”政策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彰显了我国政府对新时代“三农”工作极其重视,着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决心和魄力,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在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如设立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设立农业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专项资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设立省级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专项资金,促进农田水利技术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救灾应急体系等建设。这些涉农政策的发布,对保证广东省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农业影响

天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象及其衍生灾害方面。广东省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和危害重等特点,对农业危害较大的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低温寒害等灾害,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各地域均有可能发生。据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发生20-30次自然灾害,其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平均每年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2017年更是严重,台风“天鸽”“帕卡”“玛娃”短时间连续3次袭击广东省,对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造成较严重影响,仅“天鸽”台风就造成珠海市直接经济损失204.5亿元。可见,广东省农业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严重。

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推动家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受禽流感及国家“水十条”政策的影响,2017年,广东省家禽产业发展低迷,畜牧业产值在连续5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0.1%。禽类养殖产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相较于散户,中小型及大型养殖户倾向于减少存栏、增加存栏,致使家禽养殖企业亏损严重。鸡肉、鸡蛋的价格,在上半年偏弱运行,随着禽流感效应的逐渐减弱,下半年有所回升,波动较大。

为了促进广东省家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逐步推进禁养区清拆,帮助有发展意愿和具备发展条件的企业与农户进行转型;第二,分阶段减少活禽交易,逐步推进屠宰、冷链发展,加强冷链物流资金扶持力度,向冰鲜鸡的发展过渡;第三,发展家禽产业园,在园区内引入养殖、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运输及销售企业以从事专业化生产与服务;第四,完善金融信贷和保险制度,探索与试点由于重大疫情因素引发的肉鸡市场批发价格异常波动造成的肉鸡价格损失保险。

(二)完善生猪养殖的转型升级

受生猪生产区域布局影响,2017年生猪出栏与存栏均下降,猪肉市场零售价格总体偏弱运行。但相对于大型养殖场,中小型养殖企业受环保政策与转型困难的影响更大,其应对措施是减少存栏、增加出栏,逐步退出市场。但养殖业转型不能简单地以关闭小型养殖场的方式进行,在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探索小规模养殖户的转型,解决转型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

因此,养殖业转型不仅要探索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需探索养殖散户的退出机制及发展转型的制度创新。可以探索将小规模养殖户集中起来进入规模化、绿色高效养殖小区,进行“小区养殖”。逐步探索解决“小区养殖”模式中存在的土地规划、农户与养殖小区收益分配、散养户进入养殖小区门槛问题等。

(三)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

2017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79.74元,其中财产净收入为414.81元,增长13.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小、仅为2.6%,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077.21元)、增长率(16.1%)及其占比(12.4%)。

应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一是全面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工作,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二是建立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机制,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将自己的承包地依法自愿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三是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股权量化的基础上,支持集体组织将宅基地、闲置的公益性、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等进行集中整理和开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二、三产业开发[3]。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存栏广东省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