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虚拟机技术应用的研究
2018-11-22贾卫忠郑兴艳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贾卫忠 郑兴艳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 引言
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1],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注重实践,要求每个模块单独设立实验室,或者相近模块共享一个实验室,不仅要求有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实验设备,还要配备满足各模块教学需要的软件及网络设施,有条件的学校还要为移动应用课程创造条件,因此机房更新压力很大。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和新课程标准要求
高中学校和学生都把重心放在语文、数学和外语等高考学科上,信息技术被看作小学科,在资金投入和日常教学中不被重视,学科弱化。
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上课,还要负责学校各类业务系统的维护,这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只来得及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特征。
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然而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需要增配不同功能的教学机房,需要重新建设教学机房。虚拟机技术能很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让师生在现有教学机房的条件下完成规定的教学与实验任务。
● 虚拟机技术的优点
虚拟机技术是在一台服务器(或者高性能计算机)上,虚拟出很多独立的逻辑计算机[2],每个虚拟机都有完整的硬件系统,如虚拟的多核CPU、内存、硬盘、网络适配器、光驱、声卡和显卡等。服务器称作宿主机,可以同时产生、运行多个虚拟机,各虚拟机运行自己的系统,互不干扰。
虚拟机技术在国内外大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在中学应用的还不多,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学接受和使用虚拟机,其优点如下。
1.灵活安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在虚拟机服务器上安装多种操作系统和软件,搭建新课程标准各模块的教学环境。上课时师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登录不同模块,在同一个机房完成各个教学和实验任务。
学生在学习时可大胆地尝试和实验,即使出现重大操作错误,只要通过虚拟机软件的还原功能,如VMWare Workstation还原功能[3],就可恢复到正确状态。其原理是虚拟机服务器上有两个主要文件——配置文件和安装文件,虚拟机运行的是两个文件的拷贝,学生的操作不影响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如出现错误,教师只要删除拷贝,让学生重新操作即可。
2.提供更全面的功能
虚拟机操作系统由虚拟机服务器创建,与真实操作系统没有差别。虚拟机是利用服务器的设备虚拟而成的、标准的、兼容性最好的虚拟设备,可以用与真实计算机相同的方法更改BIOS参数设置。每个基于服务器运行的虚拟机系统都相互隔离,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网络IP地址,提供完整的功能。
3.提升教师的劳动价值
在虚拟机环境下,作为机房管理员的教师,其主要工作是做好服务器(宿主机)的软硬件管理工作,他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管理机房电脑,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心课堂学习效率,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4.降低运营成本
虚拟机技术的核心是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通过VMware Workstation等软件实现虚拟环境下的操作,不再需要很多物理服务器,减少了服务器的采购成本、电费支出、管理费用等运营成本。虚拟机技术对机房电脑要求很低,只作为操作界面,即使机房电脑用了很多年,配置落后,但只要能安装Windows XP,就能继续使用,节约投资。
5.提高运营效率
传统机房建设的工作量很大,电脑采购、建网、安装和调试周期很长,使用期的日常维护工作量也不小,前期、后期运维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都很高,而采用虚拟机,重点工作是做好服务器上若干个配置文件的管理维护,运营效率很高。
● 新课程标准下虚拟机设置的规划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把课程分为三类十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中必修类2个模块,选择性必修类6个模块,选修类2个模块,要求每个模块单独设置实验室,或者几个内容相近的模块共享一个实验室。
1.虚拟机服务器的配置
虚拟机服务器有两种配置策略:第一种如图1所示,是每个教学机房配置一台,优点是学生机响应速度快,延迟小,不经校园网,可靠性高,缺点是每台服务器都要安装软件,工作量大,投资多;第二种如图2所示,是所有教学机房共享一台,优点是教师工作量小,投资少,缺点是所有教学机房同时上课,学生机的响应速度会降低,并受校园网工作情况的影响。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在教育教学测评时用一台联想一体机A710做服务器,赛扬2.66GHz,2GB内存,安装SQL Server 2000,四个机房200多位学生同时上网测评,系统响应延迟不到0.5秒。[4]服务器性能远高于PC机,如果200多位学生同时操作虚拟机,响应速度应该不成问题。所以上面第二种方案更有吸引力。
2.虚拟机软件模块的设置
信息技术十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涉及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及应用系统、三维创新设计和开源硬件等,根据模块内容的相关性,规划设置如下虚拟机。
(1)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是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操作,传统信息技术课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实验环节,对操作系统也只是偏向理论讲解。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即使学习了有关操作系统的知识,操作水平也没有多大提高,甚至使用危险命令损坏操作系统。
虚拟机可以提供一台空白计算机,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与实际安装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会更加快速,没有实际安装时的等待时间,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图1 每个教学机房配备一台虚拟服务器
图2 所有教学机房共享一台虚拟服务器
(2)计算机程序设计
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都有程序设计的要求:必修课程模块1数据与计算模块要求学生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编写和实现简单程序;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要求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及常用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字符串、队列、栈、二叉树等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数据排序、查找,并编程实现;选修课程模块1算法初步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算法的概念,还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算法描述出来,理解典型算法、二叉树遍历等,理解算法的正确性、可读性和健壮性。
这三个模块可以在同一个虚拟机上实现,虚拟机安装Window XP等操作系统,根据教材要求,安装Visual Basic、Visual C++或Scratch等集成化程序开发环境,并提供一些简单明了的源程序供学生学习参考。
(3)网络基础
目前高中一般选择网络基础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模块,新课程标准选择性必修模块2网络基础的实践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网络核心概念,还要求学生会建立网络、排除故障,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可以开设组建虚拟局域网的实验课程,提供仅安装好网络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由学生动手安装设置TCP/IP协议,使用基本网络命令判断安装是否正确,能否排除故障,接入网络后正常上网;还可以模拟真实的病毒攻击与防御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正确的处理办法,深刻理解网络核心概念。
(4)数据库服务器和信息系统
大中型信息系统一般都需要数据库支持,两者紧密结合,实现某个业务应用。必修课程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可以共享一个虚拟机,在虚拟机上安装数据库系统和若干演示信息系统。
虚拟机需要安装支持数据库系统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2008等服务器版操作系统,根据教学需要,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Access等。教师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和数据库备份,由学生安装、调试和恢复数据库,安装应用系统,并测试使用,教师做好指导。
(5)三维设计与创意
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数学等学科综合性思维能力,属于STEAM教育课程。
考虑到当前及未来三维创意发展趋势,虚拟机宜安装64位的操作系统和三维创意软件,如Win7 64位等操作系统,采用腾信三维创新软件或3D One软件。
(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搜索及利用开源硬件及相关资料,历经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测试及运行的完整过程,初步形成以信息技术方法观察事物和求解问题的能力,提升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实现STEAM教育。
本模块对操作系统要求不高,但考虑到未来发展,宜采用64位操作系统,安装米思齐(Mixly)、Arduino等开源创新软件。
● 结束语
虚拟机技术灵活方便、安全可靠,学校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教学机房运行虚拟机,按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块或教材章节开设虚拟机,减轻教师机房管理的工作量。以上虚拟机的开设仅仅是一个初步规划,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调整虚拟机模块,以方便学生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