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高校校内预算编制方法研究

2018-11-22王越华滨州学院计划财务处山东滨州256600

商业会计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草案分类

□王越华(滨州学院计划财务处 山东滨州 256600)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均需编制预算。在具体的财务实践中,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同时也是财政预算单位,需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另一方面,因为资金收支量较大,为了方便预算管理,高校通常还需要编制校内预算。在两套预算的使用对象和编制方法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何使两套预算统一协调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的关系

部门预算是对财政预算单位收入支出情况进行的综合规划,在具体编制中既包括收入预算也包括支出预算,其中支出预算还需要按照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分别进行编制。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支出的经济性质,如商品服务支出、工资福利支出等;功能分类则是依据国家部门的职能对支出方向进行区分,如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由于高校支出的功能分类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支出,因此高校的部门支出预算主要侧重于经济分类。在某种程度上,校内预算的编制类似于部门预算中的支出功能分类,只不过校内预算的编制依据的是学校的重大决策和校内单位的职能,较少关注经济性质。换句话说,校内预算更侧重于某项工作要不要实施,至于这项工作最后的支出是落脚在办公费、差旅费还是邮电费上,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环节。由此可见,两套预算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割裂的、矛盾的,恰恰相反,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校内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编制来源。预算表现为资金的筹集和规划,实质上则是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从这个角度来讲,要编制好部门预算,高校应对事关自身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精准决策,对筹资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并据此编制校内预算草案。形成的校内预算草案将通过会计语言进行重述并形成部门预算草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二)部门预算是校内预算最终确认的依据。作为财政预算单位,高校编制的校内预算原则上并不具备与部门预算同等的法定效力,控制高校收支的实质上应该是经人大批复的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也是各种财政、审计检查的唯一依据。因此,部门预算批复后,高校应据此对校内预算进行重构,以确保在收支规模、重点项目资金安排等关键因素上保持一致。

二、预算编制应达到的效果

(一)内容上相互联系。一是确保二者收支规模相等。二是确保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在校内预算中要有对应项目。三是部门预算中的基本支出应该是由校内预算相关事项汇总形成的。

(二)结果上相互印证。部门预算的执行最终反映为部门决算报告,校内预算的执行最终反映为校内财务分析报告。虽然两套报告在分析口径、使用对象上不尽相同,但二者应该达到相互印证的效果,例如部门决算中的项目支出应同时反映在校内财务分析报告的重大事项报告中。

(三)逻辑上一脉相承。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截然不同,但这主要是由于二者的使用对象和编制侧重点不同造成的。两套预算在编制原则、资金安排顺序等核心内容上应该是一致的,其本质上是对同一事项的不同描述。

三、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编制校内预算的方法

不论是部门预算还是校内预算,在编制过程中通常都需要经过“两上两下”,也就是说预算的编制至少需要往返四次,必须合理调配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对于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的编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开展:

(一)编制校内预算“一上”。校内预算“一上”是编制校内预算的基础,也是编制部门预算的资料来源。建议每年7月份下达编制校内预算的通知,收集学校收支资料,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安排和往年财政保障标准,编制预算草案并报学校领导审批。在此阶段,可以设计《基本情况表》供校内单位填报,如下页表1所示。

填报该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摸清学校家底,统计学校实有教职工人数和各类别学生人数;二是为填报部门预算“一上”数据做好准备。通过汇总该表信息,部门预算“一上”的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等基础数据可以直接填列。

表1 ××大学20××年度预算基本情况表

除《基本情况表》外,校内预算“一上”阶段还应填报《预算支出情况表》,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20××年度预算支出情况表

填报该表的目的是统计具体支出金额,按照校内单位职能划分,由相关单位填列。该表填列完成后,由财务部门汇总整理并报学校领导审核,形成校内预算“一上”支出草案,根据该草案进一步整理部门预算“一上”支出草案。

对于预算收入情况,财务部门可依据以前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标准、学生人数、学费标准等因素进行整体测算。

(二)编制部门预算“一上”。经学校领导审核后的校内预算“一上”草案是编制部门预算“一上”的基础。财务部门根据校内预算 “一上”草案和新一年度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向主管部门提报新一年度部门预算。

(三)依据部门预算“一下”向校内各单位下达校内预算“一下”通知。每年12月底,主管部门会向高校下达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控制数,通常称为部门预算“一下”。高校应及时将部门预算“一下”控制数下达给校内相关单位并要求各单位依据控制数重新调整校内预算草案。

(四)编制校内预算“二上”。校内各单位将调整后的校内预算建议数报学校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后形成校内预算“二上”建议数并报学校领导审批。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制校内预算“二上”时,校内各单位应按照经济分类同时细化编制会计科目预算。在此阶段,可以设计《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表》供校内各单位填报,如表3所示。

填报该表的目的是获得校内预算项目具体的经济支出数据。根据部门预算“一下”,财务部门负责将预算资金分配至各校内预算项目,然后由校内预算项目主管单位根据实际需求按支出经济科目进行填报。为保证准确性,经济科目应由财务部门预先设计完成。

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门预算“二上”期间需要统一上报,可以设计《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表》供校内各单位填报,如表4所示。

表3 ××大学20××年度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情况表

表4 ××大学20××年度政府采购预算情况表

填报该表的目的是为了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填表时需要注意:一是预算项目名称需要和表2、表3中的预算项目一一对应。二是政府采购金额不得超过预算金额。三是政府采购内容需要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通过分类汇总表3和表4数据,财务部门最终得到校内预算“二上”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校内预算项目的支出是由部门预算分解得出的,同时部门预算的经济分类由校内预算汇总而成,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间的相互联系保证了两套预算之间的有机联系。

(五)编制部门预算“二上”。财务部门依据经学校领导审批后的校内预算“二上”编制部门预算“二上”建议数并报主管部门审核。

(六)依据部门预算“二下”批复向校内单位下达正式校内预算。部门预算经人大批准后,主管部门会及时向高校下达经批复的部门预算,高校应依据部门预算最终确认校内预算并及时下达至学校各部门执行,从而完成整个年度的预算编制任务。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草案分类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给塑料分分类吧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