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公务员招录存在失调失衡问题

2018-11-22向红远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7期
关键词:笔试专业性户籍

■向红远

时值全省公务员招录,但基层公务员招录结构性矛盾、比例性失调等现象要引起重视。以苏北某县为例,考生报考职位冷热不均,常常出现“热门”职位、不限专业的职位报名人数扎堆,“冷门”职位、专业性强的职位形不成竞争态势,甚至无人问津的现象;新招录的公务员中,女性占比接近60%,非本地户籍占到70%以上,男女和地域比例不协调日益严重;新录用公务员中,经过社会化培训的占90%以上,不可避免出现“以考取人”“高分低能”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待遇偏低“不愿考”。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意向,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基层现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很难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由于“天花板效应”影响,基层公务员职业前景有限,加之基层工作量大,条件又艰苦,择偶比较困难等原因,让一些优秀人才,特别是专业性强、学历层次高的专业性人才远离基层。二是性别差异“选择考”。公务员招录主要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侧重记忆和能说会道,文科专业相对较多,而女生在这方面占据先天和人数优势,造成公务员考试男生竞争不过女生。加之受薪酬待遇以及传统观念影响,一些男生不愿选择收入不高、工作挑战性不强的基层公务员岗位,而许多女生愿意选择相对稳定的公务员岗位就业。三是人才流动“二次考”。随着人才流动步伐加快,本地户籍优秀大学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非本地户籍的年轻公务员因需照顾父母、家庭以及待遇等原因,即便考录了基层公务员也不想长期扎根在此,而是通过“二次公考”“遴选”等方式,想方设法调到上级机关或原籍。四是竞争推动“应试考”。随着公务员考试不断升温,催生了公考培训热,培训机构、网站遍地开花,培训已成为众多考生的必备“法宝”。

基层公务员招录失调失衡等问题,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影响工作连续性。由于女性普遍存在的生育、休产假等生理现象,加之“二孩政策”放开,在新招录公务员年龄相仿的情况下,如果女性公务员较多,容易出现集中休假现象,导致工作无人交接、前后难以衔接,直接影响工作连续性。二是影响队伍稳定性。一方面,随着新招录女性公务员增多,有可能导致男性后备干部缺乏,客观上导致干部调配受限;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公务员特别是“客籍”公务员忙于“跳槽”,在加速基层公务员流失的同时,直接影响整个基层干部队伍稳定。三是影响招录成效性。招录公务员的目的是通过竞争性选拔,挑选质量上乘的人才,考试只是手段,如果一味强调考试,那些经过“速成”培训后选拔出来的“佼佼者”,质量也要大打折扣。

笔者建议:一是降低招录门槛。适当放宽专业、学历、年龄等限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限定报考人员户籍、性别等,定向招录本地村(居)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长期服务基层人员,激励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安心在“家”工作。二是规范考试内容。加快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分类设置笔试、面试试题,加大专业性测试力度,实行差额考察,综合运用笔试、面试和考察结果,考准考实考生综合素质,减少“误判”。三是提高政经待遇。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畅通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晋升通道,在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基础上,设置基层公务员荣誉津贴等奖励政策。四是严格后续管理。严格实行未满最低服务期限不得流动规定,限制公务员在同级县(区)之间流转。

猜你喜欢

笔试专业性户籍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疫情下的笔试
演员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征婚信息
检察官办案与检委会议案的冲突与调适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