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旅游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以新疆旅游宣传资料为例

2018-11-22韩竞辉陈达陈国庆

度假旅游 2018年1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译文

韩竞辉,陈达,陈国庆

(1.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历史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今天日益兴起的旅游业。旅游,不单单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娱乐休闲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跨文化旅游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1 跨文化旅游翻译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到中国旅游、参观、学习,从而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正是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过去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从一个亚洲旅游大国晋升成为了世界旅游大国。旅游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中西方文化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碰撞与融合,都离不开跨文化旅游翻译。选择正确恰当的跨文化旅游翻译方法,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跨文化旅游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2.1 归化与异化的含义

归化和异化是跨文化旅游翻译中经常用到的两种翻译方法,选择归化还是异化也是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讲,归化翻译主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根据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用本民族的方式去展示源语言文化,尽可能地符合读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异化翻译则是主张保留源语言文化和读者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读者感受到地地道道的“外国味儿”,更倾向于原文作者。

简单来说,归化翻译是更倾向于目的语或者译文读者的一种翻译方式,而异化翻译则更倾向于源语言或者原文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由于双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难以表达的翻译障碍时,归化翻译会选择改动原文文本去适应读者的需要,尽可能地消除给读者造成理解困难的障碍,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异化翻译则不做改动,尽可能地保留文化差异,更加重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保护,而不会从读者理解的层面进行翻译。比如,不告而别,译为“take a French leave”,就是采用的归化翻译。众所周知,法国人性格随便,性情浪漫,在参加宴会等社交活动时,经常不向主人告别就擅自离去,因此这里用“French leave”,既简洁又容易让人们理解;再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译为“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简单直接的翻译,没有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而去做过多的改动,但久而久之,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增大,这一说法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从另个一角度来讲看,这便让更加“纯正”的中华文化走向了世界。

2.2 归化与异化的优缺点及其相互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绝对地判定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二者谁更好或者谁一定不能被采用。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双方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二者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跨文化层面来讲,归化翻译用目标语的语言文化来代替源语言文化,使译文更加流畅、通俗易懂,增加了其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容易激发接受者的兴趣,使外国游客人数大大增加,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有效广泛的加速中华文化的传播;但其缺点是由于过分强调译文读者的接受性而过多改动源语言文化,可能会造成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法“原汁原味”的呈现给世界;其次,为了增加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而对源语言文本做过多的改动,一旦超出了限度,极有可能会扭曲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而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异化翻译对源语言文化的保留有利于保护我国旅游文化的“异国风情”,加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让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为世人所共知。但异化翻译保留过多源语言文化,译文不易被读者所接受,打击了读者的积极性,可能会造成读者失去对源语言文化的兴趣甚至排斥源语言文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发展。

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之间传递的桥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旅游翻译更是促进文化交流的一把利器。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来看,二者各有优缺点,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对于对源语言文化初步了解者,我们可以较多使用归化翻译,降低理解难度又容易使其对源语言文化产生兴趣;对于对源语言文化已经产生浓厚兴趣的人,我们可以倾向采用异化翻译或者采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方式,在其能在完全理解的程度上更好地体会异域风情。我们在进行跨文化旅游翻译时应该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使二者形成互补关系,共同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3 归化与异化在跨文化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我们以新疆地区的某些旅游翻译资料为例来进行说明。

下面是一个对新疆坎儿井中文介绍的片段及其英文译文: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海拔只有-154米……。坎儿井在吐鲁番历史悠久,分布很广,数百年来曾是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用的主要水源……

英文译文:Karez system(understand water irrigation works)has a quite long history and vast distribution in Turpan region.It was the mainwater source for agriculture,husbandry and potable water of people and animals.The Bogda Mountain in the north part of Turpan Basin is 5445 meters in height,while the Aydingkol Lake in the center of the Basin is only 154 meters below sea-level.(王青梅,2006::44)

我们可以看到,在翻译文本中,并没有按照对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的中文介绍那样直接翻译,而是对“坎儿井在吐鲁番历史悠久,分布很广,数百年来曾是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用的主要水源”这句话的语序做了调整,将这句话放在段首来翻译,这其实上是属于归化翻译。中西方文化是存在差异的,比如一般来说,中文是先说事实,再说评论;英文则是先说评论,再说事实。其次,由于西方人的性格较简单直接,而中国人说话较委婉含蓄,从而形成了西方的直线式思维和中国的螺旋式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笔者看来,目的语的行文习惯不应该成为介绍源语言文化过程中的牺牲品。在上述译文中,为了能更好地使西方人了解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的文化,译者运用了归化翻译,按照目的语读者的行文习惯调整了原文的语序,将分析评论性质的语句放在了段首,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终达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我们再来看一段新疆对外宣传资料及英文译文:

为了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新疆的许多城市建设都保留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昌吉、伊犁、库尔勒、喀什、和田等城市都将古丝绸之路遗迹保存了下来……。

英文译文:Many cities in Xinjiang have preserved thei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Some cities keep the relics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such as:Urumqi,Turpan,Hami,Channgji,Ili,Korla,Kashgar,Hotan and so on.

这段译文中,运用了异化翻译,更准确地说是运用了异化翻译中的音译法。我们可以看到,在翻译原文中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名称时,大多是根据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音译出来的,比如,乌鲁木齐—Urumqi,吐鲁番—Turpan,伊犁—Ili,库尔勒—Korla,喀什—Kashgar,和田—Hotan;还有的则直接用汉语拼音来进行翻译,比如,哈密—Hami,昌吉—Changji。采用音译的异化翻译方法,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保留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异域风情,使西方学者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对中国的民俗文化充满了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替换或模仿,保留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由此可见,选择异化翻译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原译:For nationalities who believe in Islamism in Xinjiang,the most gr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Korban Festival or Greater Bairam and Rozi Festival or Lesser Baira.(刘小玲,李海玲,2011)

上述译文中,运用了异化翻译。“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特有的节日,译者选择了异化翻译中的音译法,分别根据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和汉语拼音将这两个节日译为“Korban Festival”和“Rozi Festival”。而由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与特殊性,简单的运用异化翻译中的音译法无法使读者真正了解到这两个节日的文化背景,可能会造成目的语读者对新疆的民俗文化丧失兴趣,进而将这一文化拒之门外。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这里我们需要结合归化翻译中的增译法,按照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语言方式,对这两个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拓展当地的文化背景,充分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使读者在接受新名词的同时感受到新疆异域本土文化及历史知识。

现将上述英译文本试译如下:

For nationalities who believe in Islamism in Xinjiang,the most gr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Korban Festival or Greater Bairam(an annual festival falls on the December 10thaccording to the Islamic calendar,and on which day people slaughter livestock and divide it into three parts,for family,relatives and charity respectively)and Rozi Festival or Lesser Baira(a religious festival celebrated by muslims worldwide,which falls on the 1stof the tenth month of the Islamic calender)

改译文本中对“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做了进一步阐释说明,也就是所谓的增译。在“古尔邦节”后面补充说明了节日的具体日期以及当地人民在这一节日会如何来庆祝;关于“肉孜节”,改译文本进一步说明了这一节日的性质,并同样指出了节日时间。这样的归化调整,在保留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了与目的语读者表达习惯的统一,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4 结束语

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旅游翻译中的两种重要手段,二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双方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新疆旅游翻译资料为例,说明了二者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进行跨文化交流。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双方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的异域风情,又不会让读者感到难以接受。正如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概括文学翻译时所说:“能神游于规矩之内,亦能神游于规矩之外,能循规蹈矩,亦能叛道离经,方称得上翻译的行家里手。”这句话亦可适用于跨文化旅游翻译,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交替使用,取长补短,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探讨[J].上海翻译,2007(1).

[2]李中英.异化翻译策略在跨文化旅游翻译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

[3]刘小玲.李海玲.旅游资料英译中的“信息离散”及翻译对策——以新疆旅游资料英译为例[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1(1):56-59.

[4]刘小玲.变异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3).

[5]齐颖.从跨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

[6]唐霞.从跨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0):129+131

[7]汪宝荣.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5(1).

[8]王青梅.从功能翻译视角谈新疆旅游资料的英译[D].新疆大学,2006:44.

[9]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10]张戈.伊琳娜·伊力汗.新疆外宣英译特色研究[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2015(2):75-79.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译文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弟子规
弟子规
从精神生态学角度看《白噪音》中后现代人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