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11-21孟祥强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0期
关键词:管理意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孟祥强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各个企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内部控制不够合理、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内部审计重视度不高、信息沟通不及时等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合理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树立风险管理理念、重视审计强化监督、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应对策略,希望对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管理意识;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随着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的应对还缺乏科学的指导措施,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不够合理

现阶段,很多企业内部控制还不够合理,主要标志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内部控制作用的理解程度不够,部分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与经营关联甚微,实施内部控制意味着岗位以及工作量的增加,会增加经营管理成本,减少利润。故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其次,企业内控制度设计不合理,甚至存在缺陷。例如,某企业认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治理之间的联系较小,所以利用规章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即可,控制方式过于传统。再次,内控内容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执行困难,没有很好应用于企业各个环节之中。最后,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无法实现各个部门的交织、监督与制衡。

2.风险管理意识缺乏

风险管理意识缺乏,是当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所存在的较为显著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经济综合体的联系日益紧密,不同企业之间的利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往往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强其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盲目扩张,只抓眼前利益,不断地开拓市场,最终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风险问题。即是有些企业开始关注起风险管理,大多数也只是针对内部财务风险的管理,对于市场、技术、信用、利率等风险的认识十分缺乏。树立高度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企业的风险预防来说至关重要。

3.对内部审计重视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进行,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强,涉及范围广,良好的审计可以促进企业的内控,对企业的内控做出完整的、有用的、合理的评价。而内部审计与控制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可以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地控制。但是,现阶段,部分企业对内部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这些企业看来,实行内审费时费力,还会破坏企业整体的团结稳定。例如,某些企业由财务部门代替审计部门,对审计工作置之不理,忽略了审计的价值。即使有些企业设立了审计部门,很多时候也会受到管理层的牵制,最终使得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很难查出问题。再加上,审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道德素养不高,不能满足科学审计工作的需要,从而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难度。

4.信息沟通不及时

有效地信息沟通,是联系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中各个要素间的重要枢纽,通过信息的沟通,可以使得企业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员工更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的沟通可以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对内部控制的深入执行、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信息沟通在执行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执行不到位、沟通频率很低、信息传递及时性差,直接影响了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从纵向来看,信息大多受管理层控制,下级只能听从上级指挥,难以明辨是非对错,最终导致下级员工对企业信息了解较少,上级也无法得到真实反馈,从而降低了上层管理者制定决策的价值,增加了经营风险。从横向来看,目前部分企业中,各个部门交流合作的十分缺乏,纵然应要求合作,合作过程中也缺乏默契与协调,从而影响合作效率与质量。

二、应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策略

1.合理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合理的问题,合理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企业要对内部控制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内部控制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其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自身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外部环境,来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最后,各个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彰显制度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要以企业实际,设置一系列权利与义务,分离不相容职务,设立相对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企业的非常规的活动之中,各个企业还应建立起自身严格的审核制度,对企业的原材料、存货、固定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等进行严格的把控。

2.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为了解决风险管理意识缺乏的问题,树立起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尤为重要。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观念,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才能自觉进行内部控制。通常情况下,企业风险管理理念是指其在制定战略以及经营活动时,对待风险的方式以及态度。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也表现在企业的价值观上,对企业文化、经营风格、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承担、风险管理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树立风险管理理念,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对风险因素要有清晰的了解。其次,企业员工要有共同面对风险的信念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例如,制定政策、口头或书面沟通等方式进行风险类型以及后果阐述,并指导员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重视审计强化监督

要想解决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度不高的问题,就要重视审计强化监督。首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设立内部审计的部门,在董事会下面直接设立审计委员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设立直属于审计委员会的内部审计机构,以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使得审计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客观公正,从而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其次,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其中,包括专业技能以及道德水平、职业素养,及时掌握审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定期分析,加强培训,以便及时防范控制,增强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强化监督职能。内审人员要排除各种干扰,公正行使自身的职能,发挥出自身对企业各部门业务的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作用。

4.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导致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首先,企业领导层要建立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信息报告进行有效的加工、整合以及汇总,进一步分散企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数据。其次,在进行相关数据运算时,一旦涉及特殊计算,就可以利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有待处理数据的一系列处理,就可以起到及时防范风险的效果。最后,由于该系统接收内部财务信息以及外部的机构信息,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识别错误,智能化地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于其风险预测、控制效果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还不够成熟,各个企业要从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参考优秀的经营管理理念,丰富自身的认识,结合时代发展,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宇洁.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7(02):11.

[2]杨震.光大证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A].荆楚学术(第二辑),2016:6.

[3]吕陆静,陆婉华,郭劲琪.证券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07):181.

猜你喜欢

管理意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探析
班级管理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