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与学
2018-11-21汪圣龙
汪圣龙
摘要:阅读是运用已有的图式表征来呈现知识思维的过程,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课前用思维导图备课,可以简洁、快速地呈现教学思路。课中用思维导图展示板书,可以让师生课堂教与学的思维可视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發展。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自主阅读,课前自主预习,有效梳理已知已会知识,发现疑难,课后可以巩固、提升学习内容。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进行团队学习,有效开展团队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合作交流的兴趣,形成团队探究新路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合作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B-0096-04
阅读教学是实现小学语文学习目标,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力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选择有效的、适用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学会“有意义地学习”。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和提升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提升学会学习和知识内化的能力。[1]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老师们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结构,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
阅读是运用已有的图式表征来呈现知识思维的过程。从教师角度来说,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建立新的备课模式和板书模式;从学生角度来说,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完成自主预习、合作学习和课后复习等学习环节。
一、思维导图助力阅读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教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文本解读和教学主张,并将自己掌握的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2]因此,思维导图在备课及板书设计上大有可为。
1.创新备课方式,呈现前导架构
传统阅读备课往往采用线性陈述式结构,而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教师可以采取更多个性化的尝试。思维导图电子备课的尝试与探索,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思维流程和个性化设计的理念。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图示创意:以“课题”为主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法指导”“情景创设”“小组讨论”等核心词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或概念学习进行适度地分析整理,最后形成一篇富有个性化的、有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设计。[3]
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备课的优势在于:思路清晰,一目了然;直观形象,路径分明;节省时间,方便修改;收放自如,为我所用。当全校教师都应用了思维导图备课后,在集体备课、专题教学研讨时,各人教学设计思路、重点难点都非常直观明了地展现出来,研讨更具有针对性,更能集思广益。作为教师个体,有了思维导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更能做到主题突出,更能把握课堂教学的步骤和策略。
2.精心设计板书,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板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更是教师向学生传递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板书,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层层深入,由点及面;借助线条与色彩,揭示知识、能力和情感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应该说,教师用思维导图展示本节课的板书内容,使思维导图为学习服务落到实处,让师生的课堂学习思维都实现可视化(如图1)。
教师板书的学习脉络与结构图的逻辑美感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探究意识的激发和审美的享受,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为合理。
二、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的自主阅读要包括课前预学和课后延学两个环节。两者相辅相成,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受限于时间、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这两部分的学习效果,学生个体的差异相当大,而教师也难以及时评价反馈。借助思维导图,课内课外能够有机融合,师生之间也多了沟通的桥梁。[4]
1.绘制思维导图,课前自主预习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理顺学习思路、掌握阅读要点。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思维导图的查阅,快速找到思维障碍点以定准教学重难点,让讲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就是探寻前后知识关联和温故而知新的过程。而标记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预习中的问题,并让其在听课时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另外,学生在预习时,应用思维导图就能直观、形象、清晰和生动地呈现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值得关注的是,预习目标的确定、速度的把握和节奏的控制都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还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难易,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调节。既不要平均使力,也不要通过课前预习解决所有问题,可留些疑问到课堂上当场解决。
课前利用思维导图预习是自主预习的好方法。尤其是那些比较系统、有条理的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概括,往往能看到他们智慧的闪光点迸发出来。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课文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篇课文最具有代表性,适合让低年级的孩子尝试在课前自主预习时画思维导图。它们是《蚕姑娘》《沉香救母》《猴子种果树》。在《蚕姑娘》的教学中,笔者仅仅强调了蚕姑娘一生的四次变化,但是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对蚕姑娘的外形变化、颜色变化等都进行了概括(见图2),并且利用图画对相关词语做出了解释。
在《沉香救母》的思维导图中,有的学生把沉香救母的过程用简笔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有的学生则将二郎神与沉香做对比。在《猴子种果树》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对猴子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结果如何进行概括。有的学生对人物、结果、三种鸟叫声都进行了概括。这些都是笔者之前不曾注意到,却反映了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因此,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桥梁。
2.完善思维导图,课后巩固提升
思维导图不但能辅助学生课前学习,也是学生复习巩固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学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后,理应形成相关知识的完整的系统框架。思维导图就是建构知识框架的很好的可视化工具,它有助于构建学生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来展现知识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再對学习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际上,根据关键词与核心内容来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深化所学的内容。
汉字虽然量多形繁,音义繁杂,但汉字是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像积木一样,可以灵活地拼形、拼读。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熟悉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熟悉一大串字。例如,利用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笔者在教二年级上册《识字8》时,教过“包”字之后,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带有包的字,于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综合画出了这样的思维导图,一朵花“包”是花心,而由它而来的字是花瓣。在归类复习生字词时,孩子们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新旧知识加以归类,并展示交流,加深了同一类偏旁或字的记忆(见图3)。
三、思维导图助力课堂合作阅读
合作阅读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特别是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会都得以呈现,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表达意见的工具箱,真正体现了团队智慧的结晶。
1.熔炼团队学习,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加工
团队学习是调动团队内所有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其民主意识和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开展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团队学习时,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小思维导图。首先学生个体或与同学合作围绕语文教材中的某一探究性主题进行讨论研究。接着每个小组成员画出本人已会的思考或概念,然后将每位小组成员的小思维导图归并、讨论,并决定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再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新观念,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进行深加工,合成后成为一张充分体现大家智慧结晶的全新的思维导图。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看法与见解都融入在新思维导图创作的过程之中,有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性和归属感。当然,教师需要在学生创作小思维导图过程中,及时地诊断和调控学生的思维探究过程,提升大组展示交流的有效性。
先创作小思维导图再创作大思维导图的过程,帮助学生整理了知识概念,深加工了信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升华情感、提升认知。因此,思维导图的绘制既是一个元认知策略,也是一种有效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反省自我认知过程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2.复述修补导图,课中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导图分享自己解读文本的过程。每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都不相同,借助导图就能较好走进深入思考的阶段。在与同伴分享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全方位地对文章进行解读,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思考、概括、表达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先把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与同伴们合作分享,然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内部交流,共同商榷课文内容,最后把小组内部的导图方案推举出来,派出小组代表向其他同伴们详尽讲解本组的观点。例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二下《沉香救母》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理清了沉香救母二的课文结构:介绍沉香、了解真情、决心救母、拜师学艺、奔向华山、不畏艰险、仙人送斧、劈山救母(图4)。
3.团队交流展示,设置探究路径的新运用
协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受到师生欢迎的团队交流方式。小组成员团队展示本小组创作的思维导图时,其他小组成员认真观看展示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彼此之间提出交流看法和修改意见,不同的思路和理解互相碰撞,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得到升华,学生们也在分享讨论中成了学习的伙伴。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作品,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地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语文学习问题,然后再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反思、再设计。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团队展示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黄海斌.借助思维导图落实有效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 2017(9).
[2]陈婉娇.倡导思维导图 发展阅读思维[J].小学教学设计, 2015(11).
[3]汪璐璐.思维导图:实现轻松高效、个性化备课[J].中小学管理, 2014(7).
[4]朱先花.巧用“思维导图”指导自主预习[J].语文天地, 2016(12).
责任编辑:赵赟
Abstract: Reading refers to using the previous schema to present knowledge thinking, and by using mind mapping teachers can optimize the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Mind mapping can help teachers optimize their teaching designs and before class teacher may use mind mapping to prepare for their lessons, which can present the teaching thought briefly and quickly. In class teachers may use mind mapping to display blackboard writing, letting visualize the think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udents may use mind mapping to read autonomously, to preview before class, to effectively tease out the known knowledge, and after class they can review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contents. In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mind mapping can be used to help team learning so that they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cooperative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to enhance the interest in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 mind mapping; reading instruction; cooperativ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