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学习视域下德育工作的实践与突破

2018-11-21杨秋枫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德育

杨秋枫

摘要:当下的学校德育实践,往往出现道德认知的生硬灌输,忽视儿童主体性,与儿童现实生活脱节,让儿童缺乏道德情感体验等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对道德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识层面,未能构建自己的道德体系,自然也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文从场景学习的角度出发,发掘其对儿童品德养成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探寻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创设恰当的学习场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利用丰富的学习场景,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养成;通过真实的场景学习,加深儿童的道德情感體验;通过丰富的场景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关键词:场景学习;德育;道德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B-0026-04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品德养成,从学生幼儿时期就逐步开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德性和行为习惯成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网络等多方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综观我们的道德教育实践,目前针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只去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忽视或轻视了道德行为是由品德的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1]同时,受到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影响,品德教育内容概念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们说起道德规范来头头是道,道德行为的落实却不尽如人意。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该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目光渐渐聚焦于场景学习。场景学习,是学习者把学习内容嵌入到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实践系统。场景学习是学习者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化水平的过程,也是一种适应其生长的文化传承。于是,我们尝试将场景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的德育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出儿童品德养成的有效策略,实现了学校德育的新突破。

一、创设恰当的学习场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德育需要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培养,才能逐步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领域。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时空限制、年龄制约,缺乏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因此,没有与这种特定的经历相联系的切实体验,对道德的认知是概念化的,充满陌生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想实现道德的内化与构建是十分困难的。

为此,我们尝试根据儿童德育学习的内容,创设恰当的学习场景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发生在精心设计的场景学习中,发生在学生一系列切身的感受、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之中,让学生从陌生走向现场,从间接走向直接,从局外的旁观者成为“局内”的体验者、参与者,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如:“南京大屠杀”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当下的学生仍然是陌生的。因此,我们选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来创设学习场景。参观前师生共同设计学习单,明确参观的目的和重点。参观时带着学习单,积极思考,及时记录。馆藏的20万余件文物史料(照片、遗物、文字等),让学生似乎“穿越”到当年的血雨腥风中,感受到中国为真相而战斗的八十年风雨路和中国人的勇敢、正义。参观后,学生针对学习单的问题,以及生成的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这样写道:“纪念馆中铁证如山的图文影像资料,无法计数的遇难者的累累白骨,以及历史场景的模拟再现,无声地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让我感同身受,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历史永远是一本教科书。我们应该时刻警醒,不断反思,将这股力量化为振兴民族与国家的动力!”

这样真切的体验和认知,是因为场景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整合了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创设了相对完整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体系,从而让学生置身其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

二、利用丰富的学习场景,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养成

中国对于道德的研究可追溯到先秦时代,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德育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道德认知的生硬灌输。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即使能形成道德概念,也无法激起学生内部心理活动的变化。没有思维的真实存在,没有情感的积极伴随,道德难以有效、自然地在内心和精神里生长。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在场景中真正萌发,如何让儿童在场景中产生有温度的思维,从而指引他们的道德行为呢?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生活渐渐成为品德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是德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转向。但需指出的是,教材中选用的生活素材只是一个范例,一类话题,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生现实的生活。学生们不可能完全照搬书本中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问题,所以,要走进学生自己的生活,从每个学生的第一手经验出发。道德教育内容只有取材于生活,才能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既有的思维方式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激起共鸣、引发道德上的移情等作用,让学生不仅“在场”,还能“在思”。

多年来,我们为了进行孝德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首先,我们开发了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儿童孝德教育读本《孝心 孝言 孝行》,编写了孝道教育教师读本,为教师开展“孝道”教育提供指导,并与学校的常规课程有机结合;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孝德教育的融合,让校园环境建设与孝德教育接轨;再次,设计并开展了“孝德教育”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读孝敬书 做孝敬事 写孝敬文 评孝敬人”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最后,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延伸活动,如“让我们在冬日里播撒阳光”活动(借“一张贺卡、一条短信、一幅字画”等,表达对父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崇孝书画大赛,“崇孝童谣”创编大赛,“爱的语言”学生、家长征文大赛,“我怎样孝敬父母”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等。

长期的孝道教育,让孩子把孝顺渐渐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不少家长高兴地跟班主任老师反馈,孩子变得懂事了,变得体贴了,家庭的气氛也更融洽了。一位妈妈欣慰地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女儿已经写完作业,刚准备检查一下,却看见桌上有碗酸梅汤,旁边有张小纸条——妈妈,先喝口水,再检查作业吧。这时,我心里别提多温暖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良好的效果,是因为这一系列以“孝德教育”为核心的主体活动、学习场景,突出体现了儿童的主体参与性,孝德不再是出现在《弟子规》《孝经》等儒家经典读物中干巴巴的道理和说教,而是切切实实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具体的、形象的、值得学习的、可以模仿的,可以操作的。就这样,孩子们浸入在学习场景中,不仅在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对其进行深入的思索、参悟。因此,在这样的学习场景中,学生的思维是真正发生,并逐步深入,从而切实影响、指引着自己的行为。

三、通过真实的场景学习,加深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的德性养成,父母、教师、学校、社会等,不仅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内心也充满了期待。我们希望培养出文明、礼貌、善良的孩子,他们有同情心,懂得宽容、分享,会尊重、关爱他人,有一定的责任感等等。但是,这些美好的品德在当下孩子们的身上,越来越显得难能可贵。我们有时会看到,他们对别人的困难视而不见;对别人的善意没有回应;对别人的痛苦或许有同情,但却没有行动。相反,对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对自己的责任一推再推,用利波维茨基(G .Lipo vetsky)的话说,就是“幸福凌驾于道德命令之上,享乐凌驾于禁忌之上,诱惑凌驾于约束之上。”(吉尔·利波维茨基,《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2007)

那么,儿童在道德上的冷漠化倾向究竟是由什么造成的呢?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校的制度化,教育的功利化,社交的网络化等等,都是形成的原因之一。我们不禁追问,这样的“冷漠”儿童在长期的德育过程中难道没有对道德的认知吗?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对道德规范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对不道德的行为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却无法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品德的认识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这些道德理论并没有真正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形成真实而深刻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我们尝试利用特定的学习场景,将抽象的道德规范温情地还原到学生的生活场景中,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产生深刻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做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三牌楼小学坐落在新模范马路旁,这条马路是南京市主城核心地区东西向的主干道,双向八车道,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交通流量。但三小师生进出的主要通道均紧临马路,每到早晚高峰期,新模范马路就因为接送孩子的车辆变得拥堵不堪。为缓解交通压力、保证师生出行安全,2013年2月由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开展了“护学伞”行动。三小全体教师和自愿报名的家长志愿者每天早晨执勤,引导送学的快、慢车辆有序停放,并在上学高峰時段督促和引导学生不在路面滞留、不随意横穿道路,确保学生安全上学。五年多来,当志愿者一次次帮孩子们开车门,拿书包,教师们一次次牵起小手殷殷叮嘱,护送过慢车道,家长和志愿者之间一次次亲切地问候与感谢,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浸润在善意的帮忙与关爱中,从开始的漠然,渐渐到微笑着感谢志愿者,主动跟家长道别、向老师问好,高年级的孩子还主动牵着低年级孩子的手过马路……

现在,“护学伞”活动已经上升为“护学伞”课程——这是对学生的公开课:渗透了安全规则教育,礼仪教育,关爱教育等;这是对家长的公开课:教育家长学会教育,学会坚持;这是对老师的公开课:爱心教育,示范教育;这是对社会的公开课:正能量从早晨开始,树立一定的社会形象。

就这样,在感性生活背景下,在积极的情感伴随下,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真实,在道德情感上感到愉悦、达到认同,从而自觉内化社会规范,付诸道德行为。因此,“由道德情感所养成的个人品德我们才可以称之为‘道德自然,它才是道德的自由王国。”[2]

四、通过丰富的场景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孩子经常会问大人:“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做是对还是错?”这其实是学生在对所看到的行为尝试进行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运用个体已有的道德概念及道德认识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的过程,其水平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利益需要,道德判断的尺度是不同的。在道德判断中,除了确立善恶的标准,还必须研究行为主体的动机、意图、手段、效果及其关系等问题。所以,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道德判断由片面走向全面,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知“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三种趋势:1.从结果到动机。低年级学生往往根据结果判断行为好坏,高年级才以动机判断行为。2.从别人到自己。低年级学生往往先能评价别人的行为,且往往根据表面现象进行;高年级儿童认识水平增强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了。3.从片面到表面。年龄越小,儿童对行为的判断越片面,或抓住次要的,以偏概全,或者绝对化;年龄大的儿童,可以从事物、行为的多方面分析,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增强。” [3]因此,德育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道德认知的水平。教师也应当充分理解学生在道德判断上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创设有利的外部德育环境,还要依赖学生本身的各种内部条件,遵循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把场景学习充分地融入到德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场景中体验——投入思考——建构认知结构。

如:为正确认识“撒谎”,我们设计了多个案例,构建出学习场景,重点交流、讨论“这样的撒谎对吗”这一话题。

案例一:李华睡过头了,上学迟到,跟老师说路上堵车,于是免去了批评。

案例二:你的好朋友热情地给你朗诵了一首诗歌,你觉得水平很一般。但她满脸期待地看着你,于是你便违心地说:“你读得还不错!”

案例三:你们班因为体育课哄闹,被体育老师全体罚站,耽误了下一堂语文课。一向严厉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问你原因,看着全班同学战战兢兢的样子,你跟班主任说:“体育课进行比赛拖堂了。”

案例四:陈明去游乐场玩,一个游乐项目需四人同时参加,并规定身高必须达到140厘米。可陈明的身高只有139厘米,眼看小伙伴要因为他不能参加这个游乐项目,陈明悄悄踮起脚,瞒过了检查人员。

案例五:隔壁班的一群男生来你们班,气势汹汹地问你一个男生的下落,并扬言要打他,你明知他就躲在音乐教室,却说自己不知道。

案例六:方涛代表学校去参加区级比赛,一位评委错把他认作是自己好友家的孩子,方涛想了想,没有说出实情。

在以上的案例中都出现了撒谎,但是,由于当事人身处的环境、说谎的心理、目的和结果都不尽相同,就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道德判断。

学习之前,学生对“撒谎”有一定的认识与判断,但是在这样的场景学习中,学生把自己想象在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去思考、分析、判断当事人的行为,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应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全面解析,也让自己对当事人的道德评价渐渐由片面走向全面。可以说,学生不仅在场景中丰富已知,更在场景中逐步成长。他们通过全面、深入地思考,完成一次次思维的提升;通过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产生一次次认知的飞跃。而这正是场景学习的实践样态。

品德教育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学生的道德成长不是某一方面的成长,而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个体在知识、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整体性的成长。我们在德育的过程中,创设学习场景,采用多种策略,尝试在场景学习中促进学生品德的逐步发展,真正养成。

参考文献:

[1]刘振红.“善行教育”在塑造学生优良品德过程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 2009(27).

[2]王竞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論辨析——基于品德养成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02).

[3]梁志燊,霍力岩.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5:30

责任编辑:颜莹

Abstrac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with curr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uch as rigid infusion of moral cognition, neglecting childrens subjectivity, disconnection with their real lives, and childrens lacking in mor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which has resulted in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morality and childrens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ng their moral systems and correct moral behaviors and habits.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scene learning, explores its positive roles in childrens moral formation, trying to find the effective ways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creating the right learning scene to improve their moral cognition; using plentiful learning scenes to promote their moral formation; and through authentic scene learning, deepening their moral feelings and promoting their moral judgment.

Key words: scene learning; moral education; moral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德育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70年德育:在回望中前行
“阳光银行”德育活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