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时评:中国有条件优化金融机制

2018-11-21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座谈会督导

钮文新

从10月23日到11月9日,由人民銀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委联席部委分别牵头,七个督导组分赴广东、福建、安徽等地,对落实政策的情况进行督导。通过组织座谈、个别谈话、材料调阅、政策宣介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这样的调研是及时的,也是急需的,这也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转变作风的开始。不难想见,更优化的金融机制正在酝酿。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通过调查研究让金融人增加对实体经济的真情实感。只有有了真情实感,金融才会心甘情愿地当好服务员,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

调查研究不仅可以起到督导作用,还可以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这次督导组在江苏召开的两场座谈会,一场是企业的,另一场是银行的。在企业座谈会上,江苏省无锡市一家汽车模具企业负责人说,“欧洲客户在等着我们的订单,而我们在等着银行的钱”。另一场金融行业座谈会上,银行方面称,“不是我们不愿意贷,而是看不清、摸不透这些小微企业的风险”。

两位主角的“隔空对话”意味着融资难题已成死结?

对银行而言,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风险的确巨大。比如,媒体报道了一家国有银行江苏分行行长的无奈:很多小企业的“财务三张表”根本无法参考,信息不规范、不完整,报表的参考价值并不高。银行更倾向于从企业水电费、员工社保缴纳、海关报单等维度来观察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

问题在于,获取这些数据谈何容易,银行还要与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逐一沟通,并实地调查企业情况,耗时耗力。针对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银行确实没有那么多人手和精力。江苏省银行业平均每位小微金融专业服务人员需要对接近44家贷款客户,而一位银行人员服务30家小微企业的工作强度已经饱和。

银行的痛点恰恰是 “苏州模式”的亮点。

苏州从征信入手,搭建了一个连通70余个政府部门数据的共享平台,架起了31万余户小微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的信息互通的桥梁,打通了供需双方的资金通道。2014年,苏州建立征信平台——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该平台将散落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数据集合起来,为银行提供征信参考。小微企业“首贷申请难”问题迎刃而解。今年以来,苏州有1900多家企业通过这个征信平台获得银行信任而“首贷”成功。

“苏州模式”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微企业融资这一世界性难题可以找到解决方案,这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关键在于银行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再辅之以信息技术手段,就完全可以建立起更加优化的金融市场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座谈会督导
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总书记回信引发的热议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邵鸿出席纪念黄国璋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召开行业、系统座谈会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