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打造果业全产业链,坚守助农爱农心
2018-11-21中国农资李昕宇
□《中国农资》记者 李昕宇
陈伟 四川邦力达美青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推荐理由
接力传承,致力于推动果业发展,回乡创业打造真正的专业合作社。
融合创新,打造果业全产业链模式,以好品质和优品牌提升果品价值,实现农商等多方共赢。
助农扶农,助力当地果业可持续发展。
“做真真正正的合作社,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2017年,陈伟放弃了在北京奋斗多年的事业,带着这样的信念回到了家乡四川蒲江,创建了邦力达·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
既是传承,更带着希望。受到从事农资和水果30余年父亲的影响,陈伟看到了蒲江地区水果产业的良好规模与广阔的发展潜力,也深入了解到当地水果种植与销售中的痛点与难点,机遇与挑战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步伐,也让他充满着不断紧密对接果农需求、创新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紧迫感。以农资经营为切入点,在品牌打造、全产业链融合、渠道提升、为农服务等方面创新发力,陈伟创建的邦力达·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让当地果农鼓起了钱袋子,同时让优质果品进入了城市的菜篮子,目前已吸纳1685户农户入社,成为蒲江县社员规模最大的合作社。
品质共舞品牌打造果业全产业链模式
如何种出好水果?如何卖出好价钱?这是果农加入合作社最根本的需求,也是陈伟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蒲江位于北纬30度,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产区,有着“蒲江猕猴桃”和“蒲江丑柑”两大国家地理标识,但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种植信息不对称、品牌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当地水果的品质和价格。面对需求与痛点,陈伟打出了双管齐下的组合牌,通过种植全程管理和果品品牌打造,融合了水果的全产业链,以品质与价值构建农户增收的双保险。
品质加品牌,双向融合,双向推动。一方面,合作社与四川农资集团邦力达公司合作,通过农业投入品的统一配套和技术团队对种植全程的跟踪指导,保障了果品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注册“两河源”水果品牌,取得“蒲江猕猴桃”和“蒲江丑柑”国家地理标识的使用权,提升了果品的附加值。品质保障品牌生命力,品牌给予守护品质的动力,水果的全产业链融合有力推动了当地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品牌离不开渠道的拓展,陈伟表示,邦力达·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在果品销售的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同时发力,目前已建立起京东旗舰店、微信商城等平台,并对接全国各大主要农产品交易市场,同时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果商进行实地采购。2017年,合作社内帮助社员销售猕猴桃、柑橘等水果500多万斤。通过在种植管理、农资投入、品牌打造到水果购销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社员依托合作社的农资和服务种出好果,合作社为社员的好果赋予品牌,实现了农户、合作社、农资企业、水果消费市场等多方的融通共赢。
服务携手扶贫知识与资金助农致富
服务果农、服务水果种植是陈伟一直不忘的初心。为服务全县果农,邦力达·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已在全县范围内设立了服务点16个,选择具有良好种植管理技术和信用基础的当地人担任负责人,为区域内果农提供技术培训、农资配送等多种服务。陈伟表示,未来3年计划每村设立一个服务点,将服务渠道下沉到村级,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问题。同时,邦力达·两河源果业专业合作社还建立了一支35人的农事服务团队,可以向社员提供喷药、施肥、疏果、套袋等一系列农事服务,为果园全程托管的服务模式打下了基础。
既要服务,也要扶贫,陈伟通过合作社不断帮助当地果农减少成本、增收致富。在种植环节,社员在合作社采购的农资所产生的净利润60%将以现金形式返还;购销环节中,合作社按市场价进行保底采购,产生利润再与社员进行分红,保障了社员果农的零风险。同时,每一个社员在合作社所采购农资金额的1%将作为互助金,用于帮扶所在村的孤寡老人。保底、分红、互助金,一系列的举措让果农喜上心头,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种植,为当地果业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陈伟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掘农户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建立起全程托管服务和果品追溯体系,不断提升果品品质,铸就优质果品品牌,多举措助农致富,让果业成为真正甜蜜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