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地区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研究

2018-11-21李政洪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节事体育节湘西

李政洪

近年来,湘西地区的政府部门不断贯彻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充分发挥区域旅游区位优势,促进了民俗体育节事活动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湘西地区地处武陵山脉的腹地,包括湘西州、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等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体育节事较多,如德夯·鼓文化节、百狮会、侗族芦笙节、白族火把节、钢火烧龙、赶秋、四月八等具有独特民俗活动和民俗体育节事活动。目前,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的发展已成为湘西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民俗体育节事旅游新方向的研究,对促进湘西地区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节事旅游与体育节事旅游

在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中,经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称呼和探讨,英文简称为“FSE”(Festival & Special Event),在汉语背景下,统称“节事”。现在许多企业、社团及旅游地的营销组织把一些活动和节目作为旅游吸引物形象的制造者和其他开发项目的催化剂,或者为了给已有的吸引物注入新的生机而致力于有关节目与活动的系统开发、规划和营销,[1]这就是“节事旅游”。具体而言,节事旅游专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2]从节事活动对旅游的促进作用的不同,根据节事活动与当地旅游业的关联程度及互动效应的大小,将其分为四类:旅游型、强旅游型、半旅游型、弱旅游型等四种节事活动,并可以采取不同的节事旅游策略。

体育节事旅游是节事旅游的一种,它是指非定居者出于参观或参与体育节事的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目前现状看,根据作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引源的节事活动的属性特征来看,体育节事旅游主要是节庆旅游、赛事旅游、民俗演艺旅游中包含的体育赛事和体育表演等多种形式。

2. 湘西地区体育节事旅游的现状分析

2.1 湘西地区体育节事旅游资源现状

湘西地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湘西地区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具有丰富地域特征的民俗体育节事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多样的节事旅游环境和体育节事旅游活动内容。例如,张家界阳戏、土家族打镏子、土家咚咚喹、土家族“赶年”、龙山县三棒鼓、酉水船工号子、傩戏、苗族古歌、湘西苗族鼓舞、侗族芦笙节、辰溪县茶山号子、赛龙舟湘西正月十五钢火烧龙、苗族“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苗歌节、德夯﹒中国鼓文化节等。另外,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活动的开展依托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如,凤凰县山江镇冬就村、张家界市王家坪镇石堰坪村、桑植县利福塔乡苦竹寨村、花垣县边城镇隘门村、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村和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等,这些特色村寨为民俗体育节事的发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2.2 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旅游演艺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依凭丰富的民俗资源和逐步成熟的游客市场,创造性诞生了旅游演艺这样的新业态。目前,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需求市场的拉动下,民俗体育与旅游演艺业互动发展成为民俗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湘西旅游地区依托奇特自然风光,利用影视手段呈现“原生态”民俗文化舞台表演,在保留民俗文化的底蕴,通过“原生态”的民族歌舞、民俗体育的动态演绎,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魅力,提升原有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陆续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民俗情景剧的旅游演艺产品,有《张家界·魅力湘西》(图1)、《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烟雨凤凰》等高端演艺产品,这些情景剧中展示了部分民俗体育文化内容,有胸口碎石(图2)、毛古斯、苗鼓、爬刀梯、下火海等,这些民俗体育节事旅游演艺产品已成为湘西地区旅游业的新兴增长点。

据统计,2017年张家界市全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419.98万人次,增长16.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5.3亿元,增长20.5%,其中门票收入35.3亿元,增长12.6%。[5]2017凤凰县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510万人次(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50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其中乡村实现旅游收入7.80亿元),分别增长9.4%和21.2%。门票收入达1.59亿元。[6]如《天下凤凰》、《神秘凤凰》和《德夯玛汝》等大型原生态文艺晚会都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2.3 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旅游规划项目现状

为探索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新路,国务院出台的《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利用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要大力扶持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发展民族工艺品。2013年8月湖南省推出了湘西地区开发第四轮省规划产业项目,其中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等市县项目中有30多个民俗体育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其中包括湘西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发项目、湘西王村土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山水实景演艺新建项目、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二期工程改扩建项目、黔阳古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一期工程、江永县“三千”文化生态旅游改扩建项目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对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的开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 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民俗体育节事旅游与文化结合的力度有待加强

特色区域文化是旅游节事活动得以系列化延续的根本。Ritchie认为,旅游节事活动的本质是文化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方式。[7]体育节事活动只有与本土文化密切结合才能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很多体育节事活动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目前,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的内容一般都停留在参观与观赏层面,尽管在体育节事旅游以及体育赛事旅游中举行了诸如苗鼓、百狮子会、舞龙、舞狮、赛龙舟等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却没有最大限度地突出其文化的社会性。事实上,民俗体育项目是动态的民族文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展示就可以,而忽略了项目背后其丰富的文化背景,易造成文化雷同。

3.2 体育节事品牌较少,存在“造节”现象

湘西地区举办的体育节事活动来看,已经形成城市知名品牌的体育节事活动为数不多,仅有德夯﹒中国鼓文化节、龙舟节等少数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节事品牌。此外,还存在“造节”现象,有些地区拿体育活动来“人造体育节事活动”,这种体育节事活动是“昙花一现”,其结果是劳民又伤财。

3.3 体育节事活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欠佳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保障体育节事活动有序开展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体育节事活动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体育节事旅游活动的规模和品质降低。目前湘西地区体育节事活动普遍存在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跟不上的问题,例如,湘西每年的鼓文化节、四月八(图3)、百狮会、钢火烧龙等民俗体育节事旅游是吸引游客的一个亮点。但是受到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限制,湘西地区民俗体育节事活动在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水平方面还需要加强完善。这种硬件接待的准备不足,最能给游客带来直观感受负面感受,影响体育节事活动整体效果。

图2 湘西“四月八”活动现场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3.4 尚未形成高水平的国内民俗体育节事旅游品牌项目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活动的日趋国际化,节事旅游的竞争态势也日趋激烈。在现代旅游节事活动中,要想使自己的节事活动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造国际化的品牌旅游节事活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实现旅游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湘西众多的体育节事活动开展模较小、影响力有限,媒体宣传与邀请力度不足,以至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偏低,从而导致了社会、体育、文化资源的融合度较低。

4. 发展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的策略

4.1 政府主导,不断完善体育节事运营模式

湘西地区体育节事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民俗体育文化内涵,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不论是民俗体育节事活动的开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软硬基础设施改善与建设等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此,政府应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并保证连续性。具体来说政府政策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政策,资金来源可以是国内外企业直接投资,也可以是旅游企业上市而来的民间资金等等,但如何引进资金用于民俗体育节事运营,这必须要政策支持; 二是民俗体育节事活动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关部门不能简单地做排列组合式开发,而是要深入挖掘合理规划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滥用的现象,如何有序、持续开发以及评价保护这也需要政策规范;三是跨行业企业和行业企业合作政策,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多行业集群,行业与行业的合作与摩擦也需要政策协调;四是旅游目的地居民利益保护政策,旅游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支持,想要取得当地居民的配合首要是保护其利益这需要政策保护;五是旅游软硬件基础设施改善和建设政策等等。

4.2 文化创意,扩大民俗体育节事旅游影响力

随着游客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湘西地区民俗体育节事旅游产品应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突显文化品位迎合市场需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对现有的经典民俗体育节事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并开发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二是挖掘还没有被开发的特色民俗体育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又能凸显特色主题;三是文化创意与旅游的结合,利用旅游这个平台,将文化创意转化为生产力,只有这样民俗体育节事旅游才能不断地开发新的市场。

4.3 尊重民族习俗,传承民俗体育节事魅力

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展旅游活动是相互依托、紧密联系的。首先要以坚持民俗体育文化的本质特点为前提,深入发掘出来的民俗体育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推动地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次,要把旅游业当作一项文化事业来做,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保护、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民族自身的根与魂。

4.4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民俗体育节事活动周围环境的优劣,制约着旅游服务质量的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不仅受当地旅游资源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的影响,而且与地方形象、当地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服务等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湘西地区应当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后继效应,取长补短,改善节事活动现场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有意识的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满足游客的基本服务需求,促进民俗体育节事旅游更好发展。

4.5 加强民俗体育节事文化保护,实现共赢

民俗体育节事活动依托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一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恢复性,一旦破坏、失传就难以恢复,所以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应加强保护。旅游旺季时,人流量不能超出环境容量、旅游景区应对客流量进行限制、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劝导与制止等等。还有部分不能被市场直接利用的基础文化产品也需要资金投入保护,只有合理的分配资金,才能为湘西民俗体育节事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节事体育节湘西
体育节推迟了
基于内容分析的景区节事活动探究
玉泉体育节
阳光体育节
对节事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路径与模式的分析
基于体验视角的旅顺(北海)渔人节开发研究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浅析节事活动与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