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骨外骨肉瘤1例

2018-11-21柯晓艾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化生腓肠肌骨膜

韩 蕾,柯晓艾,周 青,周俊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图1 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骨外骨肉瘤 A.X线侧位片; B.CT平扫; C.CTA VR图像; D.病理图(HE,×100)

患者女,44岁,体检发现右侧小腿包块,伴疼痛,行走时加重3月余。1年前有右侧小腿外伤史,轻微出血、肿胀,未予治疗。X线:右侧胫腓骨后方软组织内见放射状、斑片状高密度影,局部软组织肿胀,右侧胫腓骨骨质未见异常,未见骨膜反应(图1A)。CT:平扫见右侧腓肠肌肌间隙内团块状混杂密度影,约67 mm×61 mm×72 mm,边界较清,肿块密度低于同层肌肉密度,病灶中心见点状、片状钙化影(图1B);CTA示肿块压迫右侧胫后动脉,致管腔变窄,胫后动脉分支为病灶供血(图1C)。行右侧小腿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腓肠肌肌间隙,镜下肿块内见分叶状软骨岛,软骨基质丰富,软骨陷窝内瘤细胞核轻中度增大,核异型、深染(图1D)。病理诊断:骨外骨肉瘤。

讨论骨外骨肉瘤指发生于骨外的骨肉瘤,是罕见的高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好发于四肢,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有2种学说:一是化生学说,即肌组织间质内的成纤维细胞受到外伤

或炎症等刺激时化生形成成骨细胞,进而演变为骨肉瘤;二是组织残留学说,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软组织内有间叶细胞残留,此细胞为多能细胞,可在特定环境或病理条件下转化为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等。本例患者有外伤史,其发病机制可能符合化生学说。骨外骨肉瘤的病理诊断标准:①发生于软组织,不侵犯骨或骨膜;②具有单一的肉瘤特征;③可产生类似骨样基质。骨外骨肉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斑点状的钙化,内有不规则肿瘤性成骨,瘤骨多表现为棉絮状或斑片状,呈不均匀高密度,中央密度高,外周密度较低;CT平扫病灶内可见高密度残瘤骨或钙化。

鉴别诊断:①骨化性肌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肿块呈低密度,边界不清,周围有水肿,其典型钙化呈蛋壳样,可有轻度骨膜增生;骨外骨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肿块呈高低不等的混杂密度,边界清,周围无水肿,钙化呈斑片状,无骨膜增生;②皮质旁骨肉瘤,多为无痛性肿块,多位于长骨干骺端或骨旁,肿块较大时常包绕骨干生长,肿块与骨皮质多以宽基底相连,不与骨干相连的部分与骨皮质间有1~3 mm的透亮线,即线状征,此征象具有诊断意义;骨外骨肉瘤多伴局部疼痛、肿胀,常起源于骨外软组织,以大腿和臀部多见,无线状征。

猜你喜欢

化生腓肠肌骨膜
胃黏膜肠化生的处理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应用研究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生理实验中使用牛蛙和蟾蜍的神经和肌肉标本的比较
带腓肠肌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