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构建
2018-11-20母正红
母正红
摘 要: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然而,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提问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就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构建
一、分层次设计教学提问,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由于成长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点等各个方面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也有所不同。同样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经老师一讲解就能明白并吸收,而有的学生却始终不明白。同样一个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简单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教学提问进行分层设计[1]。换言之,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当设计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设计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并巩固知识。这样就不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观沧海》相关内容的时候,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首古诗中,哪一句诗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眼前出现了哪些景象?”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这首古诗中,哪一个字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诗歌主要有三种抒情方式,即议论抒情、叙事抒情、写景抒情,作者在本首古诗中使用哪一种抒情方式?”“你能用自己的话对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行概括吗?”这种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既能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又能照顾基础好的学生,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应用合理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方式对课堂提问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语文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提问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分层次设计问题,还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语文教师在教学提问设计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1)探究提问法。这是一种以探究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提问方式,可以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合使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独自解决。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探究,比如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对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2]。(2)对比提问法。在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中,对比提问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主要是指语文教师通过对比两个类似的事件,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提问方式可以将文章的中心凸显出来。比如,文章中多次写到某个动作,或者多次写到某个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其不同之处,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吸收。(3)悬念提问法。这是课堂教学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提问方式,主要就是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容。
三、掌握科学的提问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提问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当予以重视,不仅要从提问内容、提问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要掌握科学的提问原则,确保设计的问题具有时效性,能够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首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新颖性。初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教学提问设计应当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往往将提问环节直接省略掉,这反而会让课堂教学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提问,做到“精讲多练”,将课堂交给学生,尽可能引导学生展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最后,教学提问设计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找后进生回答问题纯粹是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所以只找尖子生回答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语文教师要摒弃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遵循“全面性”原则,确保教学提问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提问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找出当前课堂提问低效的原因,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善和创新,将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恒坤.初中語文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改进策略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90.
[2]吴珊.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6(23):189.
[3]覃彩莉.引导之法贵在善问: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3):1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