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互动教学法的研究
2018-11-20王淑媛
王淑媛
摘 要:互动教学法既有利于营造融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氛围,又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互动教学法的含义、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师生双向交流的基础上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以后,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互动教学法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并将互动教学法融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互动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了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互动中共同达成学习目标,这就大大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高效的师生互动对于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高效的课堂肯定是师生互动良好的课堂。
一、互动教学法的含义和应用的必要性
互动教学法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全相反,前者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平等、坦诚相待的,双方可以讨论、辩论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相互碰撞,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后者主要是以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主体,该教学模式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难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效率
初中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等是互动教学法所强调的重点内容,它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一座桥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沟通,拉近了双方的关系。互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的灵活应用有一定的必要性。第一,该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将互动教学法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互动式教学是改善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的必然措施。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一部分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互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总之,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正确认识互动教学法的含义和应用的必要性,然后用思想指导行为,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二、互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缺乏互动的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经历总结出了互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的具体应用,内容如下。
(一)引入案例分析,加强师生互动
在傳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一部分教师总是一味地按照课本给初中生灌输知识,他们甚至不管学生是否吸收了知识。这种缺乏互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得初中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枯燥乏味,学生融入不到课堂的学习中,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面对这种情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案例分析的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活跃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在讲《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时候,可以提前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鼓励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初中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树立了正确的法律意识。
再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解隐私权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解相关案例,然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除此以外,他们对于教材中隐私的内容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将辩论融入课堂,加强师生互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以及法律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将辩论融入课堂,加强师生的互动。在辩论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是高度集中的,他们会不停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之,辩论既可以活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素材是可以用于辩论的,例如在讲尊重的时候,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确立“尊重他人不一定赢得尊重/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的辩论题目。在执教竞争与合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反方和正方,鼓励全班学生围绕“合作比竞争更重要/竞争比合作更重要”的主题展开辩论。辩论完以后,教师应当对正方和反方的意见进行分析和总结。总之,通过辩论,初中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密切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法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互动教学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秋波.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故事),2016(12).
[2]海东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
[3]穆家全.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互动目标的实现[J].内蒙古教育:b,2017(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