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弄璋弄瓦”看先秦女性社会地位
2018-11-20周媛
周媛
摘 要:“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是中国民间关于生男生女的不同说法。语出自《小雅·斯干》,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男女的不同态度,“弄璋弄瓦”也成为了一种风俗,流传于后世。虽然整体上来说,当时已经存在这男尊女卑的陋习,但是由于封建礼教尚未形成,社会上对女性的束缚较为宽松。总体来说,当时的女性地位高于后代。
关键词:先秦;民俗;男尊女卑;女性地位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个诗歌总集,约三百零五篇,记载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的《国风》部分,记载了大量的风土人情,描绘了时人的劳动、社会、婚恋生活,成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鲜活的女性形象。先秦时代,由于儒家思想尚未正式形成,社会还比较开放,束缚女性的封建礼教还没有出现。尽管由于周朝以确立了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但总体来说,先秦时代的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高于后朝女性。这一点,在《诗经》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诗经》里的女子地位
先秦时期的女子,在婚恋方面比后世有更大的自由。与后朝不同,先秦时代的人们尚未受到儒家礼教的过多约束,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更加的自由、直白,通过诗歌,抒发了他们对爱情最纯真的咏叹。如《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首诗大体是讲青年男女在水边不期而遇,互生情愫的故事,诗句清新却又直白,将恋爱的甜蜜描绘的淋漓尽致。在政治生活方面,先秦的女性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涉足于公共领域。《载驰》一诗,据说是有战国时期的许穆夫人所作,体现了她一心复国的决心和作为一名女子的政治责任感。总之,通过《诗经》中的大量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出那个时代的女性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一定的自由。但是,先秦女性的整体地位依然低于男性,社会上依然存有男尊女卑的观念,这点,从“弄璋弄瓦”这个典故中便可以推知。
《小雅·斯干》中有这样的诗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々,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这几句诗如果翻译成现代文便是:“如果是男孩,就让他睡在榻床上,给他穿上小衣裳,拿着玉璋给他当玩具。他的哭声如钟响,将来一定有出息,穿上颜色鲜艳的礼服,肯定成家立业,成为诸侯,成为君王。”后一段则说:“如果生下个小姑娘,就让她睡在地板上,给她裹一条小被,给她陶制的纺轮当玩具。教他说话谨慎,操持家务多干活,不给爹娘添麻烦。”这段诗句如此直白,毫无遮掩的描绘出了男孩与女孩在出生后的不同待遇,直接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男尊女卑”。其中的“载弄之璋”“载弄之瓦”两句,流传了下来,演变成了“弄璋弄瓦”的习俗,可见《诗经》对后世影响之大。
“弄张弄瓦”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民间将婴孩降生称为“添喜”,当祝贺别人家生孩子时,如果是男孩,要送玉器,如果生女孩,要送瓦(一种陶制的纺锤)。“璋”与“瓦”成为了男孩与女孩的代指,显示了性别间的云泥之别。谁家生了孩子,亲朋好友街坊领居前去探望,便会问“弄璋乎,弄瓦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妻子生了第二个女儿,邀请了他的朋友刘骥前来赴宴。席间刘骥趁着酒兴,吟了一首打油诗,调侃了苏洵。诗句是这样的:“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民间百姓将只生女儿的妇女,戏称为“瓦窑”,体现了对女性的不尊重。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她的短篇小说《琉璃瓦》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姚先生有一位多产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儿。亲友们根据着‘弄瓦,弄璋的话,和姚先生打趣,唤他太太为‘瓦窖。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和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张爱玲是位优秀的女性,以这样一种巧妙的方式为被称为“瓦”与“瓦窑”的女性进行了平反。一方面体现了当代女性平等意识的崛起,另一方面體现了“璋瓦之别”对传统社会的影响之大。
《诗经》中的大多数作品成于周,周公制礼,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男权文化的中心地位。史学家评论说:“周文化是以男耕女织的分工定居的自然经济形态为物质生活方式和以男子本位、男婚女嫁的外婚个体婚制为主导的婚姻家庭形态为特征的。”这种文化也决定了女性较低的社会地位。这种低地位,在当时女性的婚恋生活、政治生活中皆有体现。在男女嫁娶中,虽然女性有一定的自由恋爱的权力,但是依然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可以看出当时整个社会的舆论对于不按章法的婚恋依然苛责。《齐风·南山》中有一句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另有《郑风·将仲子》一诗,描述了一个女孩因畏惧父母之言,不敢与心上人约会的故事。“畏我父母”“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这三句,可以看出当时的女性在选择配偶是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束缚。
作者简介
[1]程志著:《诗经国风诗性解读》,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91页
[2]闵家胤著:《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