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的建构形式研究

2018-11-20王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5期

王晶

摘要:根据结构不同,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可以分为“N喻+(的/之)+N本”和“N本+(的/之)+N喻”两小类。研究发现,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由比况性述谓结构折叠而成,有零形语义桥和虚词语义桥两种建构类型。

关键词: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零形语义桥;虚词语义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109-02

一、引言

根据构件之间的语义映射关系,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可以分为“N喻+(的/之)+N本”和“N本+(的/之)+N喻”两小类,前者如“魔鬼身材”、“榆木脑袋”、“樱桃小口”等,后者如“历史长河”、“人生舞台”、“时光隧道”等。相比之下,“魔鬼身材”之类的“N喻+(的/之)+N本”结构因为顺应了“参照物—目标物”常规认知处理程序,且这种认知程序与“修饰语—中心语”句法结构具有比较齐整的对应性关联,学界对该类结构的研究较为统一。与之相反,“历史长河”之类的“N本+(的/之)+N喻”结构,因为违背了常规认知处理程序与句法结构形式之间的对应性关联,学界对其结构语义特点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根据表1,各家对“N本+(的/之)+N喻”结构语义特点的研究大致是沿着“结构形式分析→结构语义分析→结构认知分析”的研究路径向前推进,争议焦点在于语义中心的前置还是后置,且各家所选用的语例也不尽相同,有些考察分析的是“云彩”、“浪花”之类的复合语词,有些考察分析的是“总路线的灯塔”、“思想感情的潮水”之类的短语建构。综合考察发现,上述各家研究皆非“N本+(的/之)+N喻”建构的专门性探究,有些将其视为特殊次类纳入比喻性辞格研究范畴,有些将其作为小类纳入一般性“N+N”结构或者比况性“N+N”结构研究框架,相关研究的系统性和解释性还不是很强,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鉴于此,本文拟运用形式分析、认知阐释和语用说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具有“N本+(的/之)+N喻”构成性质的语言现象进行统摄性考察探究。

二、“N本+(的/之)+N喻”的建构形式

“N本+(的/之)+N喻”是广义“N+N”结构的一个次类,秉承了“N+N”结构语义的建构特点,形式简约,表义复杂。因为“名名偏正结构是一种紧缩形式,其中隐含着谓词性词语,而所隐含的谓词性词语可以使名1和名2构成多种语义关系”。“N本+(的/之)+N喻”建构中隐含着比况性谓词“像”,整体结构是比况性述谓结构的语形折叠。折叠之后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本体和喻体直接组合成名名结构,如上述的“历史长河”、“人生舞台”、“时光隧道”等;另一种是借助虚词“的”、“之”将本体和喻体组合起来,如上述列表中的“希望的肥皂泡”、“思想感情的潮水”以及“生命之光”、“青春之歌”等。前者属于零形语义桥建构,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辅助性连接形式,记为零形标记“?覫”;后者属于虚词语义桥建构,即用虚词“的”、“之”系连本体和喻体。两种结构类型可以分别表示为“N本+?覫+N喻”和“N本+的/之+N喻”。结构紧缩之后,整体结构性质由述谓变为指称,以一个句法成分的身份参与句法建构和语义表达,并对语篇信息组织方式产生了影响。

由于“N本+(的/之)+N喻”是由相应比况性述谓结构折叠而成,折叠之后的结构成分沿袭其始源比况性述谓结构语义的表达位次,“N本”为本体元件,“N喻”为喻体元件,二者在语义上构成比况性修饰关系,结构元件顺序一般具有不可逆性,即“N本+(的/之)+N喻”建构无法变换为“N喻+(的/之)+N本”建构。例如:历史长河——长河历史(不合法结构),人生舞台——舞台人生(结构语义有变)。变换分析显示,“历史长河”无法变换为“长河历史”,而“人生舞台”尽管可以变换为“舞台人生”,但二者结构语义迥异。由此可见,“N本+(的/之)+N喻”建構已经具有一定的规约性。

参考文献:

[1]倪宝元.漫谈修辞新例[J].中国语文,1959,(12).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出版社,1983.

[3]韩陈其.再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1).

[4]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5]周荐.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A].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C].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文贞惠.“N1(的/之)N2”偏正结构中N1与N2之间语义关系的鉴定[J].语文研究,1999,(3).

[8]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J].汉语学习,1999,(2).

[9]帕卡德(Packard,J.L.).汉语形态学:语言认知研究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0]刘正光,刘润清.N+N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发生机制[J].外国语,2004,(1).

[11]赵越.比喻性“N1的N2”定中结构的认知阐释[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7(4).

[12]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王军.N+N结构中的意念焦点[J].外语教学,2008,29(2).

[14]谭景春.名名偏正结构的语义关系及其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J].中国语文,2010,(4).

[15]李宇明.词语模[A].汉语法特点面面观(邢福义编)[C].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9.

[16]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7]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8]高云玲.现代汉语“比”字句考察[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Wisniewsky,E.J.& Love,B.C.Relations versus properties in conceptual combina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8,38(2).

[20]钱钟书.管锥编(一·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1]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M].第二版.彭利贞,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