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下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2018-11-20尹元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5期
关键词:双一流培养模式探讨

尹元元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则是“双一流”建设的使命之一。本文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对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05-02

一、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意义

“创业创新教育”概念最早是在1991年举办的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在当时,这一概念被诠释为:培养最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开创性价格品质的教育(王均发,等,2013)。根据创业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路,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先导和基础是创新,载体和目标是创业,以创新促进创业实现,以创业引导创新培育,创新和创业的融合促进是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因此,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体现为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出发点,以实践应用为主线,以创新精神的塑造、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育等为主要内容,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定位。

我们常说,教育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各级教育机构都高度重视“双创”教育,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推动。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不仅能有效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创新型国家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为了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创新”、“创业”两条主线,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多路径探索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1.制订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路径的顶层设计。因此,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该制定出符合建设目标的培养方案,即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需求,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凝练特色,形成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目标及定位;(2)基于“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结构体系设计;(3)以质量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模板、路径等教学管理体系设计。此外,要强调“自主学习”和“自控学习”,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特别是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专题领域教育。

2.多维度构建“教、学”互动平台。《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互动和发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大学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型“教、学”团队,提供多个教室作为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较好的创新条件,拉近大学教育过程中专业教师与各级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主动为导师“服务”好,即完成导师制订的学习任务,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尽可能地协助教师解决一些科研项目中较为简单的问题和任务,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锻炼学生的“被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3.多路径拓展创新创业能力。着眼于综合素质提高,多路径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打造开放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多渠道的实践教学途径。具体来说,主要从“校际、校企、校府”三类合作来实现开放协同式实践教学体系。校际合作主要围绕实践教学资源、方式、相互交流等方面展开;校企合作主要围绕教学实习、教学互动、课程和专业建设、师资共享等方面展开;校府合作主要围绕实践应用、理论服务等方面展开。这样就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实践方式,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和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2)注重各种实验实训软件的引进,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提高学生创新性学习与应用能力的資源与手段。(3)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和创业专项基金等措施,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和奖励从事创新活动的学生,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知,坚持双创教育理念。积极转变高等教育的理念,从战略高度认知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当前,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双创”教育的指导精神,更是新时代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人才培养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应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的发展质量。这些国家战略任务和目标,唯有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质素大学生才能实现。为此,应该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打造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既需要本身应对需求努力提升,更需要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才能完成培养目标。因此,建设一个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团队,是确保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具体来说,一是各个高校应该坚持开放的原则,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的现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寻找匹配的师资力量,形成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二是通过政策支持等手段,加大培训和再教育,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努力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3.开放协同,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于知识,重在实践,贵在应用。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要根据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变化,以开放协调建设为理念,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模式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培养过程之中,逐步形成自主性、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力推进以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通过“产学研”合作,坚持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两个基本立足点,搭建校内和校外两大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础。

四、结论

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适应新形势,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核心内容。通过培养理念、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的改变,才能切实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而落实“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朱黎,谭建军,郑明辉,邱达.基于创新创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7,(02):7-9.

[2]张颜梅.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03):88-90.

[3]张显悦,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47-149.

[4]张新,杜国娟.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6):81-85.

[5]王俊发,魏天路,朱向东.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2013,(15):302-304.

猜你喜欢

双一流培养模式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