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的时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实例研究
2018-11-20叶志浩
叶志浩
【内容摘要】在初中时政教育课程中,如何应对时政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时效性,已成为顺利开展课程的一道难题。本文将结合相关教学理论,立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从设计范例中验证“主题分拣,专题整合”思路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 时政课 教学内容设计 实例
众所周知,时政教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变化的,没有确定的预设教材。故实践中,部分教师容易出现偏离核心素养、违背学科观点、曲解时政事实等错误。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提出设计教学内容的新思路——主题分拣、专題整合。据此,教师可按相应操作原则,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保证时政教育课顺利有效开展。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例,验证该思路的有效性。
一、教学实例
1.时政材料搜集阶段
(1)时间:2017年3月-4月。
(2)方式: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网络搜集新闻事件及评论,再通过剪报、截图、文字等方式记录(资料由科代表使用QQ群文件、百度网盘收集管理),特别感兴趣的可在微信群、QQ群转发、讨论有关资料,注意文明发言。
(3)记录出现频率较多的素材(关键词)。
2.时政资源生成、分拣阶段
(1)组织某班学生对3月、4月搜集的时政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作为时政资源按主题分拣入库,登记备用。例如,党政法治——9名高官获刑、新任香港特首;城乡发展——雄安新区、第一季度GDP;科技文化——达康书记、时代楷模;国际社会——博鳌论坛、禁穆令、萨德入韩、中美元首会晤,等等。
(2)教师询问学生下一节时政教育课想聊什么(呼声最高前三):达康书记、萨德入韩、中美元首会晤。
(3)教师确定时政专题为“加强反腐倡廉,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学生补充搜集有关材料。
3.时政资源整合阶段
(1)组织时事大讲堂展示组学生再审已入库资源和补充资料,主要从时效性、来源真实性和主题知识关联度(如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作为展示素材。如“2017年一季度9名高官获刑,多人涉房产腐败—— 170407新华网,真实可用”;又如“某市领导带头公款吃喝,数额惊人,举报无果因有关部门故意包庇——天涯网友截图,非实名举报,存疑不用”;等等。
(2)展示组提交讲稿、课件、视频等资料作为教学内容,教师最后把关。其他同学做好发言、评价准备。
4.堂上展示阶段(略)。
5.评价反馈阶段:展示组成员将有关资料及感悟发布网上,获网友点赞、评论;也有同学积极行动,关注“广州12345”公众号,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等。教师对展示组、观众组表现进行打分、点评。
二、有效性分析
1.积累、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上述范例从两方面解决了“用什么教,用什么学”的问题。从数量上说,教师能耐心引导学生把每天、每周层出不穷的时政材料分拣,既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也肯定每个人的贡献。于是,师生齐心,逐步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时政资源库,克服了选材不足和不当的弊端。
另外,从质量上说,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接受程度给予了及时、充分的关注,往往可以选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发展的时政资源,继而整合出具有丰富性、新颖性、针对性的时政专题,最终设计出极具吸引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
2.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主题分拣,专题整合”与笔者学校时政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紧密联系,而课程目标的设置又依托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既然课程目标更着眼于培养学生,使其获得学科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及过程也应有所渗透。上述范例教学效果如下:第一,学生根据兴趣,主动获取、甄别、加工时政材料,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事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初步具备了辩证思维,培养了科学精神。第二,学生通过时事大讲堂展示,对“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产生了更深刻的政治认同。第三,学生通过家校互动、网络监督等评价手段,获得了学法护法、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增强了法治意识,提高了公共参与能力。
三、总结展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总之,“主题分拣、专题整合”思路引领下的时政教育课,把“做中学”发挥到了极致,能唤起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求知欲,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诚然,这一思路的有效运用要求师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和充足的时间精力。若希望有所突破,恐怕需要各学校在时政教育课程上多予资金、设备、课时等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颖仪. 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时政教育初探[J]. 广州民办教育,2017(1):34-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3] 李卓.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吴刚平. 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 全球教育展望,2013,42(6):10-17.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