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桦皮工艺制品的审美特征

2018-11-20张怡婷丁密金

设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

张怡婷 丁密金

摘要:鄂伦春族是位于我国塞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桦皮文化贯穿其生活始末,他们用桦皮制作的工艺制品体现了鄂伦春族与山林共舞、与动物共生的民族文化。文章主要对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制品的外形与图案的美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鄂伦春族 桦皮文化 工艺制品

引言

桦皮因其独特的质地在地处严寒高山的鄂伦春族中长期使用,这与鄂伦春族当地的气候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鄂伦春民族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发展,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桦皮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鄂伦春族的桦皮文化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与自然相生的设计风格的桦皮制品也成为了鄂伦春族重要的民族文化特色之一。

一、鄂伦春族与桦皮文化的历史溯源

鄂伦春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位于银装素裹的塞北边疆之地,气候为北温带,因此森林资源丰富,白桦树数量繁多,取材便捷,鄂伦春族与桦皮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鄂伦春族是一个与山林共舞,与动物共生的原始民族。曾有书籍记载,“鄂伦春地宜桦”,此句话的意思是鄂伦春民族所在区域桦树繁多,桦皮资源丰沛。除此之外,因为鄂伦春族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其生活方式以游猎为主,以捕鱼为辅,所以他们日常生活居无定所,随着动物的行踪而不断游走,不易携带的生活工具皆不适合他们,而桦皮因其柔软坚韧的质地,可以制作轻巧结实、易拆卸的房屋以及便携的生活制品,而且桦皮制品不怕摔碰,适于游猎,只需要一匹马就可将所有生活必需品携带,所以鄂伦春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桦皮制品。所谓桦皮文化就是指以桦树皮为初始材料进行生活用品制作,主要包括有盛食物的工具,狩猎的工具,捕鱼的船,乃至房屋都用桦皮制作的文化现象。在这样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下,桦皮文化应运而生。基于桦皮文化的图案设计十分具有特色,这些图案源于自然生活高于自然生活,与鄂伦春族人民居住环境宗教信仰紧密相连,正是这样一种淳朴自然回归原始的自然生活与独特气候造就了这样一个鲜明生动的民族文化。

二、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制品的种类

(一)日常生活用具

桦树皮具有质地柔软、防潮、抗摔打等优点,鄂伦春族人在日常生活用具上多采用桦皮制作,即使在清朝时期陶器传入,也被鄂伦春族拒之门外。桦皮制作的器具在造型上不如竹编、陶瓷等器具那样多变,其造型上多呈直圆柱形、椭圆形、长方形和锥形,其中以圆柱形为最常见的形体,长方形多用于箱子,承载体积较大物品,易于搬动。圆锥形因其底大口小一般用于储存食物,倒圆锥形则用于妇女们置于腰间采摘野果。没有流畅的弧线、敞口和收口的变化,器身也无鼓腹、收腹等变化。以游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鄂伦春人过着四处迁徙的生活,其桦皮器物的形体较小,且种类繁多,其器物主要有桦皮碗、针线盒、篓、水桶、摇篮、箱等。以桦皮桶及篓为例,鄂伦春族人用这两样桦皮编织物临时储存食物,这样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长。

(二)宗教和丧葬用具

鄂伦春族人信封萨满教,萨满教崇敬大自然、山林及野兽。在鄂伦春族人的眼中,万物都有生灵,乃至于桦树都有灵魂的主宰,因此很多人将自己的希望与精神寄托于桦皮,用其制作萨满面具、祭祀用品等。萨满教区别于其他教会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教义没有组织,也没有所谓的神职人员。这是一个与自然共舞又崇尚于自然的教会,因母系氏族社会的传承,萨满教除了崇拜自然外也有着对女性的崇拜。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绳,她们寄望于通过跳绳的方式将人们的愿想传达给神,以及通过精神方式企图掌握生命的形态,人们通过萨满与神灵沟通。萨满是鄂伦春族人们的精神支持,使鄂伦春族人与大自然萬物紧密相连,所以在鄂伦春族人们的衣物及桦皮生活用品上装饰有其信仰的动物图腾及花草图纹。

鄂伦春人的丧葬风俗有风葬、土葬、火葬与水葬这四种丧葬方式。所谓风葬是用两根绳子水平绑住四棵粗细相等的树,将棺材放在绳上,所谓的棺材是底部选取编织好的桦木条上放置遗体然后用桦树皮遮盖。土葬用于生活艰苦的家庭,遗体用桦树皮包裹后直接埋进土里。火葬是针对于难产而死的孕妇或得奇病而死的年轻人,在火烧尸体后将其骨灰装入桦皮盒中埋葬。水葬只用于溺水身亡者。因此有专门针对丧葬的桦皮盒等制品。

(三)狩猎工具

鄂伦春人狩猎工具有桦皮弓箭和桦皮刀鞘,这两样是鄂伦春人狩猎的重要工具。桦皮弓箭的骨架主要由桦木制成,在骨架外用筒状桦皮包裹,而后用兽筋缝合就制成了弓柄,再用鹿或狍子的腿筋捻成弦,一把弓箭就制成了。桦皮刀鞘内部也为桦木制成,先将桦木内部挖空,在外部用桦皮包住。像鄂伦春族这样用桦木外包裹桦皮的方法,不仅可以加固刀鞘,同时可以在桦皮上雕刻,增加美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鄂伦春族有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就是捕捉狍子及鹿,面对快速奔跑的动物,鄂伦春族亦有自己的应对方法——模仿叫声。因此除了桦皮弓箭及刀鞘外,他们用桦皮制作出鹿哨和狍哨,狍哨可以模仿狍子幼崽的叫声,从而吸引母狍子进行捕捉,同样的在八九月份鹿交配的季节,通过鹿哨模仿公鹿的叫声,引诱母鹿,而其他的公鹿听到叫声也会赶来与公鹿争夺母鹿,鄂伦春人便会借机捕捉。

三、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制品的装饰纹样审美

桦皮工艺制品诞生于鄂伦春族游猎的生活方式,因此以实用为基础,但随着时间变迁,鄂伦春族在桦皮工艺制品上也形成了自己的装饰审美,主要体现在桦皮制品的装饰纹样上。这种装饰不再基于最初的实用,更多的是一种美的直观表现。据记载,明清以前鄂伦春族桦皮制品,多为素面无纹饰,那时多以桦皮制品的耐压、抗摔、防潮程度来判断优劣,以使用价值为首要评判标准。明清之后逐渐有了部分装饰纹样,主要为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样。这个时候桦皮制品的优劣判断在基于质量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其装饰美观,更因多了一些浮雕等技术,桦皮制品也越做越精致。鄂伦春族装饰纹样因为大多取材于大自然,展现了其淳朴的生活及粗旷的审美情趣。

(一)装饰纹样部位

虽然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制品种类各异,但因其材料皆为桦皮,装饰纹样的方式大同小异,所以装饰纹样主要出现在以下三个部位:一是在桦皮制品的盖上;二是在桦皮制品的器身外壁上;三是在桦皮制品的两头接缝处,以不同样式的锯齿状几何纹对接,形成了有趣又好看的纵向几何形对接纹的装饰区域。矩形、椭圆形桦皮箱的装饰部位主要在桦皮箱的盖子与箱身外壁这两个地方;针线包则是在内部和外部都有装饰图案。

(二)装饰纹样种类

随着鄂伦春族文化的发展,在桦皮制品上的图案也是种类多样,主要以下有四种装饰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象征纹样。因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那里有着繁茂的树林及植物,因此鄂伦春族桦皮制品的图案以植物纹样及几何纹样为主,动物纹样和象征纹样则较少。

1.植物纹样,植物纹样在桦皮上多为山林中的自然植物的描摹。主要有树形纹、花草纹、叶子纹,也有一些花卉及野果的描摹,植物纹样在鄂伦春人桦树皮器物的装饰纹样中运用较多,其中主要有花纹、叶纹、树纹等。植物纹样的构图形式以对称和辐射的变形卷草纹为主,这种构图形式是鄂伦春族的装饰特色。而这样的构图形式则是基于制作工序,因在桦皮上进行图案创作,难以描摹出具象的花草,因此形成了变形的卷草纹装饰,随着时间变迁,这样的变形卷草纹则成为了鄂伦春族的特色。鄂伦春人在绘制植物纹样时也会结合几何纹样进行多层次二方连续绘制。

2.动物纹,动物纹样在鄂伦春族较少见,在北方只有少量的动物纹,这与鄂伦春族人饲养的动物有关,鄂伦春人最开始的时候饲养驯l鹿,但因为生活环境的迁移,苔藓逐渐减少,苔藓是驯鹿的主要饲料来源,因此鄂伦春族人在后期不再饲养驯鹿,转而饲养马。所以常见的有鹿纹和马纹。鹿纹的表现形式主要以云的简笔形式或几何概括的形式表现,因为制作工具比较落后,动物绘制难度系数高,导致鄂伦春族想要在桦皮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很困难,因此他们采取了抽象概括的形式来进行动物纹的绘制。

3.几何纹,几何纹样在桦皮制品的生活用品中占据主要地位,生活中常见的桶、箱、盒、摇篮、针线盒皆有几何纹样,其中主要有圆形纹、山形纹、直线纹、菱形纹、连弧纹、波浪线纹、梯形纹、折线纹、锯齿纹、三角形纹、上形纹、回纹等。几何纹可以单独构成纹样,也能和别的纹样组合起来使用。以二方连续纹样组合形式为主,常结合植物纹一起共同使用,缔造了多种形态美观大方的图案。

4.象征纹,随着时间变迁,桦皮工艺制品现在也成为了待嫁姑娘的陪嫁物,對美感也逐渐提高,也就出现了象征纹样,比如“南绰罗花”,鄂伦春族的习俗中,“南绰罗花”象征着美好的未婚女子,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含义不仅仅是表层的意思,同时表现出“南绰罗花”本来的性格、花期、规律,将之与鄂伦春族们的崇拜信仰相结合。除了“南绰罗花”外还有很多其他动植物都逐渐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三)装饰纹样样式

鄂伦春人以叠加二方连续的形式结合不同种类的纹样用于桦皮制品的装饰纹样。这种组合形式又分为三种不同的样式:一是二方连续纹样叠在一起,这样的样式能让装饰纹样紧密布置于桦皮制品上;二是二方连续纹样的间隔组合,这样的样式能让装饰纹样具有节奏感;三是有间隔的二方连续纹样中,在间隔处绘制单独纹样,这种样式突显单独纹样,主次分明。因桦皮制品在造型上多直筒形,比较平直且长,如果只用一个单调的二方连续纹样会使桦皮制品给人以单调无趣之感,淳朴自然奔放的鄂伦春族发挥其充分的美观设计力,将不同纹样结合,制作出丰富好看的桦皮工艺制品。

总结

近些年来,人们对民俗文化的日益重视,民俗作为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民间工艺制品是民俗文化的展现形态之一,因此,鄂伦春族桦皮工艺制品的传承与发展也愈发重要。每一个区域的文化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原创文化,这种原创文化凝聚着这个区域的生活特色及审美理念,所以我们必须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当地的原创文化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创造力。我们在加深鄂伦春民族文化研究的同时不仅能维护民族多样化,也能促进社会和谐生产。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张慧: 擦亮鄂伦春文化生态橱窗
少数民族音乐
鄂伦春族文化艺术创新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作用
浅议俄罗斯埃文基族与中国鄂伦春族音乐的异同性
略论鄂伦春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基础
探析鄂伦春族摩苏昆非物质文化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的起源及传承探析
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的衍生与文本建构
鄂伦春族民族精神的思想源泉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