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让步”还是“冒险”?
2018-11-20宋晓军
宋晓军
10月30 日,挪威特隆赫姆,北约“三叉戟接点”军演正在进行
10月30日,俄罗斯在北約“三叉戟接点2018”实兵演习开始的前一天,突然通知挪威政府俄军将于11月1日至3日在挪威西部与北约演习重叠的海域进行导弹试射演。第二天北约演习开始后,俄空天军又派出了两架可携带战术核武器的图-160轰炸机在北约演习附近海域进行了10个小时的巡逻飞行。当我看到俄罗斯两架图-160轰炸机飞临北约5万人演习的上空这条新闻后,我就想到了这期专栏的标题。
要解释这个标题的意思,还要从“三叉戟接点”演习起源和3年多前北约的另一次军事动作说起。简单说,2012年5月北约芝加哥峰会提出了“连接部队计划”(CFI),其大致内容是在奥巴马政府决定2014年从阿富汗撤军后北约部队下一步的军事训练项目。2014年9月,在北约威尔士峰会上,不仅确定了北约国家要扭转国防开支下降的趋势,还确定了将CFI尽快落实在提高部队整体准备和反应能力的具体操作上。于是在2015年10月3日至11月6日,北约全体成员国就依托南欧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三国在西地中海海域就举行了首次的“三叉戟接点2015”演习(参演部队36000人、战机140架、舰艇60艘)。按计划,3年后也就有了本次依托挪威等北欧国家的“三叉戟接点2018”演习。这次演习不仅参演部队50000余人、战机250余架、舰艇65艘,而且参演国还有邻近波罗的海及与俄接壤的非北约成员国瑞典和芬兰。
说完“三叉戟接点”演习的来龙去脉,再简单说一下北约的另一个军事动作。2014年6月,奥巴马政府提出以美军为主导的“欧洲再保证计划”,该计划2017年更名为“欧洲威慑行动计划”(EDI)。该计划分为5个步骤:1.增加前沿军事存在;2.增加演习和培训;3.增加预置资源以加强战备快速部署;4.改善基础设施;5.加强联盟军力建设增加威胁。为此美国国防部从2015~2019财年分别为EDI申请拨款10亿美元、8亿美元、34亿美元、48亿美元和6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拨款不仅都不受“预算控制法案”的限制是对落实EDI的连续投入,而且投入方向基本都集中在靠近俄罗斯的新北约国家和与俄接壤的格鲁吉亚、乌克兰等伙伴国。
说到这可以看出,自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变局”接连发生后,北约和美国明显全方位地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从军事角度看,EDI的实施明显是要加强靠近俄罗斯的北约“前线国家”打常规战争的快速反应能力,而CFI的实施明显是要加强全体北约成员国打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动员能力。对于前者,近几年俄罗斯还可以实施同等规模的演习和兵力部署,而对于后者,在国防开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今日俄罗斯》记者加兹季耶夫9月13日说2018年俄国防开支仅为460亿美元),俄罗斯只能采用可携带战术核武器的轰炸机的方式加以威慑。应该说,这就是10月31日俄空军2架图-160在北约演习附近空域飞行10小时的真正意图。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旦北约国家下决心将上述与俄罗斯军事对峙的态势持续下去,而俄用可携带战术核武器的轰炸机的威胁又失灵了,理论上俄罗斯将不得不在做出“让步”和“冒险”使对抗升级之间做出选择。如参照之前特朗普政府曾刻意提出要退出“中导条约”一事,不能不说在对手也有同样威慑手段的前提下,用战术核武器对大规模常规兵力实施威慑是否能奏效,还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因此,也不得不去设想俄罗斯做出“让步”选择后的影响。而这一点,也是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国家应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