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上那些与盐有关的故事

2018-11-20

旅游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国营管仲盐业

中国的盐业历史非常悠久。考盐之名最早见诸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中国最先发现的是海盐,五帝时代发现池盐,战国末期发现井盐……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演绎出的和盐有关的故事更是精彩纷呈。

上古时代:煮海为盐的传说

古人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中国历史上对盐的发现,最早闻名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一带,住着一个原始的部落,部落里有个人名叫夙沙,他聪明能干,膂力过人,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禽兽鱼鳖。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吃,他和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回来,刚放在火上煮,突然一头大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了岂能放过,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缶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点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它就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味道好极了。那白白的细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

夙沙氏的传说自战国汉、唐至宋流传很普遍。古籍《世本》一书记有“夙沙氏煮海为盐”、“宿沙氏始煮海为盐”的字句。《中国盐政史》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齐桓公称霸与食盐官运有关?

商周两代实行等级分封制,纳“贡”代税。所谓“青州厥贡盐”,就是以“盐”作为贡品,向上级交纳,以代赋税。当时,食盐的产、运、销由百姓们自己经营,官府仅在产地设官,督促民众按时采煮。名列春秋时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名的猗顿,原本只是一个贫下中农,后来在陶朱公的启发下,把家搬到河东盐池附近,专心搞起盐业和畜牧生意,仅十年就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

盐业经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被齐国国相管仲看在眼里,于是,他亲自担任“商务部长”,一心为国家搞创收,将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收归国有,推行食盐国营制度。齐国临海,拥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尽管在食盐生产方面,管仲部分放权给百姓,但官府仍然严格控制生产者的生产时间和食盐资源的管理。

至于食盐运输,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从境外“进口”的食盐,均归官府统一运输。除了为政府赚钱外,食盐官府专运还能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对于那些不生产食盐的诸侯国,不听话就不给盐吃。这可能足有史以来最早利用经济制裁达到政治目的的案例之一了。

当时,东方诸国除齐国外,多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任由食盐民产商销,官府只管收税。但西方的秦国,也有一个和管仲一样,认识到食盐产业具有“百倍之利”的人物——商鞅,在他推动下的变法中,山川河泽国有化是一项重要内容,食盐国营当然也不在话下。管仲富国,使齐国成为霸主,商鞅富国强兵,秦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并一举实现统一大业。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后,继续推行食盐国营的政策。

西汉召开“盐铁会议”激辩盐政

为了避免秦朝严刑峻法覆国的命运,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开放盐禁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弛山泽之禁”,意味着食盐国營政策被取消,民间可以“自由”开采、运输和销售。盐官不再承担食盐的产、运、销,只负责征收盐税。

汉武帝时,长期的对外卫国战争致使国库日渐空虚。于是,武帝把目光投入到利润丰厚的盐铁业,重新开始施行盐铁国家专营,以图创收。对于私自煮盐的人,除了没收“作案工具”外,还要处以“釱(音雀)左趾”,即给左脚戴上镣铐的惩罚。官府以低价强制收购盐民们生产的食盐,转手又高价出售,食盐价格猛涨,百姓买不起,只能“淡食”。食盐运输等劳役也要征发百姓,这些都直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汉武帝死后,西汉实际领导人霍光对武帝以来的政策进行反思,但以御史大夫、盐铁国营的主要支持者和推行者桑弘羊为代表的一小撮顽固派,坚持“按既定方针办”。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霍光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召集各郡国专家60余人,到长安与桑弘羊等辩论。这就是著名的“盐铁会议”,学者桓宽将其编辑为《盐铁论》一书。此后,尽管对武帝的很多政策进行了拨乱反正,但因为事关国家财政收入和军需供应,盐铁国营并没有被废止。

唐人发明榷盐法:食盐国家专卖

隋到唐前期,和汉初一样,采取官少管、促生产的执政理念。隋文帝立国第三年就宣布废除了盐禁,凡是盐池、盐井,政府“与百姓共之”。唐初诸帝也基本继承了这一方针。直到唐代中期,唐玄宗开始“败家”,导致财政赤字,君臣一起想方设法生财创收,于是食盐国营又被提上了日程。但唐中期后的食盐国营制度,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叫做“榷盐法”。

所谓“榷盐法”,是指食盐国家专卖制度,由以前的官运、官销制改为就场专卖制。也就是说,盐民生产食盐,政府低价买来,再高价卖给商人,由商人运输到政府指定经销店贩售。这样,政府不但控制了食盐的货源,也掌握了食盐的批发环节。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盐政的税收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中央实际总收入的五分之二左右,成为当时唐朝的主要经济来源。此后,虽然盐政多有变化、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更加细致,除元代一会儿商运商销、一会儿官运官销外,其他朝代大体都遵循了榷盐专卖制度。

改变中国历史的私盐贩子

历经宋元明清千余年间,盐的专卖制度进一步得到强化,食盐专营及其盐课收入足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盐运使一向是个肥差,制售贩卖私盐的行为虽然受到政府一再打压,但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仍旧不绝如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盐业专卖史就是一部血雨腥风的宫民斗争史。

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职业,就是私盐贩子。有些私盐贩子直接参与了农民起义,而那些没有直接参与军事斗争的私盐贩子中,也不乏造反起义的支持者。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两年之后,他就从皇帝宝座上被赶下台,不久即在山东泰安附近兵败自杀。

黄巢的老家在山东菏泽,三代都是私盐贩子。贩私盐在唐朝是死罪,但是利润奇高。作为私盐贩子,黄巢家里并不缺钱,所以在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造反的时候,黄巢的造反更是一种借机获取更大利益的策略。

而元末更是典型,朱元璋起义的经费大多是私盐贩子提供的,就连他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也都是私盐贩子出身。可以说,封建历史上的元末农民起义,基本上是一伙私盐贩予任争夺江山。

猜你喜欢

国营管仲盐业
国营第八九一厂
国营第八九一厂
国营第八九一厂
管仲买鹿
实施三品战略 推动盐业健康发展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国营第八九一厂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2018.12.01—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