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否定词的运用看《长恨歌》

2018-11-20罗相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恨口语化贵妃

罗相和

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前人大都是从“长恨”入手进行分析。笔者以为,从诗中否定词的运用切入文本解读,别有一番意味。

一般诗歌,因为短小,所以力求避免词句的重复,但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出人意外地运用了“不”“无”“未”等否定词达到23个。诗中运用如此多的否定词,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讲到“不”的用途: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在这首抒情味道很浓的叙事诗中,诗人用否定词,并不是否定什么,而是用否定词来强烈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这个口语化的“不”字,诗人用得自然流畅,但诗意浓烈。

一、否定词组成全诗的叙事线索

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看不足”。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贵妃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到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性,又引起和统领全诗。

第二层“无人收”。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这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把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描写。

第三层“未成眠”。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坡,“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写来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四层“无绝期”。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的魂魄,重在表现失去贵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追忆。上天入地,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贵妃。但还是不能相见,最后只能“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用否定词的抒情意味更浓郁热烈

《长恨歌》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安史之乱”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感上进行渲染,细致生动地描写李杨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极力铺陈和渲染。“无颜色”“无力”“无闲暇”“不重生男重生女”“不早朝”“看不足”等等,然而,极度的欢乐,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离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李杨爱情悲剧。

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不发无奈何”“无人收”“救不得”,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痛苦,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唐玄宗逃奔蜀地,内心十分痛楚愁惨;回京路上,重游旧地,“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不泪垂”“不扫”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歌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似乎也可以结束。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翅膀,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感情更加回环曲折。

三、用否定词使表现手法更加自然和谐

《长恨歌》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的难言之情。

逃乱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至此踌躇不能去”,自然的美应该有美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不能,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表现哀情,使哀情更哀。还都路上,本来应该高兴,但旧地重走,玉颜不见,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玄宗禁不住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春風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落叶满阶红不扫”。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回宫之后,“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细针密线,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四、用否定词使语言更加自然流畅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讲究口语化,他写作的诗歌通俗易懂,“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诗歌人物平民化,诗歌语言口语化: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很典雅的口语,写出了三千宫女之恨。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故事高潮,紧张激烈,完全口语化,写出了玄宗的痛苦和无奈,写出了杨玉环死之恨。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的诗歌往往文中有白,音调和谐,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最终成为盛传不衰的平民语言。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名句依然活跃在千年后的今天。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长恨口语化贵妃
大红柿子
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快递先生与贵妃小姐
从“长恨”到“长生”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不再贪一夜暴富养贵妃鸡年销800万元
邢非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