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见钟情

2018-11-20张小安

新高考·英语基础(高一) 2018年2期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呼唤雪人

张小安

你看过几米的漫画作品《向左走-向右走>吗?你看过同名电影吗?如果你看过,那你一定不会对《一见钟情》这首诗陌生。这首诗被几米引用到作品中之后,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也成了许多人最喜欢的诗歌。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动人的诗歌。

他们彼此深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他们认为既然素不相识,

他们过去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瓜葛。

也许,在街道、楼梯和过道上,

他们早就擦身而过。

我真想問问他们,

是否记得——也许在旋转门里,

他们曾碰在一起;

也许太挤了,说过“对不起”;

或者,在电话筒里道声“打错了”。

不过我知道他们会回答:

“不,不记得有这样的事情!”

他们会很诧异,倘若得知,

原来缘分已经戏弄他们多年。

时机尚未成熟,

成为他们的命运。

把彼此的命运相互交换,

他们时聚时散。

命运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路上,

忍住了对他们的窃笑,

然后闪在一旁。

确曾有过这样的标志和记号,

尽管他们并不知晓。

也许是在三年以前或是在上星期二,

同一片树叶从他的肩上落到她的肩上。

或者是一件丢失而又拾回的东西?

说不定它是灌木丛中,童年玩过的一只皮球,

也许是门把手和铃铛,

他们曾先后触摸过它们。

也许他们的箱子曾经寄放在一起,

也许在同一个晚上,

他们做过同样的梦,

惊喜之后便无影无踪。

然而每一个开端都有它的继续,

而那个记事本永远是半开半合。

【作者简介】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波兰女作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翻译家,将许多优秀的法国诗歌翻译成波兰语,并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著作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是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1966年德国的奈莉-萨克斯),同时也是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

辛波丝卡的诗歌大部分是沉思,但也谈到死亡、酷刑.战争,也因其凝练、清澈、悠游从容的风格而被誉为“诗坛莫扎特”。抛开早期与政治的关联,辛波丝卡从1957年出版的《呼唤雪人》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以及她对生命的认知。

猜你喜欢

诺贝尔文学奖呼唤雪人
呼唤生命
无声呼唤
与你相伴
雪人伴童年
雪中的雪人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雪人
诺贝尔文学奖VS茅盾文学奖,谁更能反映中国文学的真实状况?
呼唤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