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
2018-11-20梁玉芬
梁玉芬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000)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即胃瘫,为腹部手术后常见的非机械性梗阻所致胃排空延迟,多在胃大部切除术之后发生,其他腹腔内脏器手术术后也可引发该病[1]。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常会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应积极预防,而在腹部手术后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即成为必要之事[2-3]。为分析预防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选取96例腹部手术患者展开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的96例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7.8±14.9)岁;原发病为胆囊癌10例,肠癌11例,胃癌15例,消化性溃疡12例。观察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58.1±14.3)岁;原发病为胆囊癌11例,肠癌11例,胃癌12例,消化性溃疡1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做好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病房环境布置与卫生维护等。
1.2.2 观察组 实施综合护理,①病情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后对病史详细询问,全面体检,评估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风险。对手术用时长、有幽门梗阻合并症、营养不良、年龄大、术后长时间卧床等高危患者重点观察。②胃管护理:术前及时禁食禁饮,术后留置胃管以持续胃肠减压,促使胃平滑肌扩张减轻。保持胃管通常,对胃管24 h引流量认真观察,以便指导患者补充营养液、电解质及水分。每日展开口腔护理2次,避免口腔内真菌或细菌繁殖引发局部炎症。③心理护理:在患者整个住院期间均需重视心理护理。术前主动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手术知识、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告知患者腹部手术后有功能性胃排空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并认真讲解功能性胃排空功能障碍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告知患者维持平稳心态的意义。术后和患者交流时,以积极、鼓励性语言给予患者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同时嘱咐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爱护。术后部分患者考虑经济问题,或知道自身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易悲观、沮丧,故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此时护士需积极开导患者,以暗示性语言引导患者积极看待治疗。④营养支持:以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两种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方法为:在股静脉、锁骨上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给予高能量营养液滴注,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能量。为患者补充适量的水、电解质,对低蛋白血症予以纠正。肠内营养方法为:经空肠营养管或鼻饲途径给予营养液滴注,术后第1天摄入20 ml/h,之后逐日每小时增加剂量20 ml,在3~5 d后达1 500~2 000 ml/d。或可通过肠内营养管给予患者鱼汁、菜汤、米汤,每隔2~3 h喂食1次,每次喂食50~80 ml,在夜间要减少喂食次数。⑤进食后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饮食计划。在患者胃肠功能刚恢复时(肛门排气、出现食欲),在第2天可给予流质饮食,注意少量多餐,每次增量时注意不可使患者出现不适感。流质食物主要为红枣汤、果汁、菜汤、米汤等易消化的清单事物,可逐渐增加鱼汤、鲜奶、蛋汤等。全量流食之后3~5 d改成半流质饮食,仍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并逐渐增加食量。⑥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在术后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适当活动,注意活动应循序渐进,缓慢增加运动量,在出现不适时应立即卧床休息。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情况,其诊断标准为:术后在患者恢复进流食或改为半流质饮食时,有频繁的呕吐表现,且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出现胃潴留,中上腹有饱胀感且在叩诊时可闻振水声。通过胃管碘液造影检查,胃不蠕动,或蠕动微弱且不规则,或有逆蠕动,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肠吻合口并未见机械性梗阻。
统计截至出院前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以满意与基本满意为对护理工作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情况、护理纠纷情况分析对照组6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12.5%;出现5例护理纠纷,发生率10.4%;观察组1例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2.1%;无护理纠纷发生;观察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对比(χ2=6.29,P=0.006);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比(χ2=7.12,P=0.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9%明显比对照组79.2%更高(χ2=16.59,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腹部手术可影响患者正常的神经激素、肌源性因素调控胃排空的能力,引发胃排空障碍[4]。据统计,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0.6%~15.4%[5],而其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手术因素、精神因素、神经因素及其他相关因素等[6]。因此,对于腹部手术患者,应尽量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尽可能减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7-8]。
本院为分析腹部手术后有效预防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护理措施,选取186例患者随机分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在综合护理中,护士于患者入院之后,首先对其病情资料详细收集,查看有无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危险因素,并对高危患者重点护理,做好护理计划的制定;精神因素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恢复之间有密切联系,多数腹部手术患者因对医院环境陌生、不适应患者角色、自觉治疗无望、担忧经济负担等因素,存在焦虑、悲观、紧张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在整个住院期间出现。因此护理需做好全程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充分安慰与支持,使其精神放松。同时,胃管留置的护理十分重要,护士不仅要确保胃管通畅,还应注意观察胃管引流量,以便确保患者机体摄取充足的水分、电解质。另外,护士还需做好营养支持、进食后的护理及指导,促进患者正确、合理进食,促使其胃排空功能逐步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还是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为优良,由此可见,为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预防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且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