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8-1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情志腰部腰椎间盘

434300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中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使患者出现腰臀部疼痛、下肢麻木、乏力及放射性疼痛等典型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1]。有计划的腰背部功能锻炼、促进受压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结构和功能的修复能改善下腰痛症状[2]。中医情志护理以心理治疗为切入点,通过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功能锻炼,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3]。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情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8例,男77例,女61例;年龄28~79岁,平均(52.48±4.16)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4.76±1.45)个月;病变部位 L4~532例,L5~S1106例;学历:初中及以下50例,高中(含中专)68例,大专及以上20例;家庭经济状况:≥3 000元/(人·月)52例,<3 000元/(人·月)86例。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入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有腰部外伤史;②有腰痛、双下肢麻木、乏力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X线、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④年龄28~79岁。排除合并有腰椎管狭窄、严重骨质疏松、腰椎结核、骨肿瘤、周围神经炎、糖尿病患者。

方法: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通经活络药物,同时给予脱水、营养神经及止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基础护理: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急性期指导患者睡硬板床休息,同轴翻身;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及减少弯腰、提重物等。②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教会患者掌握腹肌锻炼及佩戴腰围方法。③饮食及心理护理: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情志护理,首先护士与患者主动交流,了解患者情志状态。与患者讲解“七情”与疾病的关系,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配合护理[4]。下腰部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常使患者产生焦躁、抑郁情绪。根据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不同中医证型给予释疑解惑、移情易性、以情用情等情志护理干预(第1周,3次/周,10~20 min/次;第2周,1次/周,10~20 min/次),忧虑、焦躁、恼怒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鼓励患者保持情志舒畅、思虑有度,使气机条达、气血通畅,从而促进症状的缓解及功能康复。

观察指标:①心理状态:干预前、干预2周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态。SAS、SDS每个量表各有20个选项,对应不同的症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累计20项得分后得出总分,再乘以系数1.25后取整数即得出最终评分。评价标准:SAS>50分为存在焦虑症状,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53分表明存在抑郁症状,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②腰部功能:干预前、干预2周后,采用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5]、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疼痛评分表评价腰部功能[6]。ODI有10条目,满分60分,分值越高,腰部功能越差;JOA量表包括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受限(14分),满分29分。分值越高,腰部功能越好。③康复效果: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康复效果评定[7]。临床控制:腰腿痛完全消失,直腿抬高>70°,日常活动完全不受影响;好转:腰腿痛显著减轻,直腿抬高>60°,日常活动受到轻微影响;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有效率=(临床控制+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结 果

焦虑抑郁评分:见表2。

腰部功能:见表3。

康复效果:见表4。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57.51±6.38 48.32±5.64 8.965 0.002 59.37±6.45 51.14±5.37 8.145 0.004对照组 56.93±6.17 52.68±5.29 4.344 0.018 60.15±6.32 54.67±5.58 5.301 0.015 t 0.543 4.684 0.717 3.786 P 0.345 0.016 0.168 0.020

表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前后ODI、JOA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干预前后ODI、JOA评分比较(±s)

组别 ODI指数 JO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57.62±6.41 29.29±3.85 31.472 <0.01 10.30±1.15 16.57±2.24 20.684 <0.01对照组 57.60±6.17 35.14±4.52 24.393 <0.01 10.32±1.21 14.52±1.65 17.051 <0.01 t 0.019 8.184 0.01 6.121 P 0.082 0.000 0.875 0.021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由于L4~5和 L5~S1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损伤的机会较多,也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部位[8]。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常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即便微创手术使神经根受压因素解除后能较快改善疼痛症状,但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恢复较慢,患者常需进行1个月甚至1年的康复锻炼[9-10]。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症”范畴,《诸病源候论》中认为腰痛有5种,即腰寒、风寒、劳伤、外伤和湿邪腰痛,其病机为肾气虚弱,风寒湿邪入侵阻遏气机,结于筋脉,或筋脉受损,瘀血滞留致不通则痛[11]。根据中医情志学说和五音疗法原理,利用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12]。本文研究,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情志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中医辨证施护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后,能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主动获取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功效[13]。丁珊等[14]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情志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对身体疼痛缓解的重要作用,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还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助于化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腰部功能,提高康复效果。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观察指标多为主观性指标,且情志护理尚未完全与不同证型、患者个体特征有效融合,可能会对结论造成偏倚,有待于今后扩大样本,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

表4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比较[例(%)]

猜你喜欢

情志腰部腰椎间盘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