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及治疗效果观察

2018-1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收缩压规范化血压

430000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1]。因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递增。治疗过程中,适当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可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但传统干预方式仅注重药物干预,忽视了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研究指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作用突出。为此,本研究纳入8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1~68岁,平均(55.6±1.2)岁;病程2~10年,平均(7.5±0.1)年。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1~69岁,平均(55.8±1.3)岁;病程2~9年,平均(7.4±0.2)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包括氢氧噻嗪、β-受体阻滞剂等利尿药物、复方降压片等复方药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ACEI药物。针对高危因素患者,可给予抑制血小板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规范化管理,首先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并给予以下干预:①健康教育:每间隔3个月举行1次与高血压疾病有关的社区活动,如高血压防治讲座等,每间隔2个月更新1次社区高血压防治知识栏,并不定期发放疾病防治小处方和疾病防治宣传单。通过加强宣传力度的方式,确保患者均知晓低钙膳食、吸烟、高盐低钾、肥胖、过量饮酒、超重等是引发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并了解高血压疾病会引发血管、心、脑、肾等器官异常,加强其自我管理意识。②干预行为生活方式:指导其保持膳食平衡,每日摄入盐量<6 g,摄入食用油<25 g,适当补充蛋白质,确保钙元素和钾元素适量。督促患者戒烟酒,并指导其适当运动,以步行、慢跑、快走为主,4次/周,0.5 h/次,患者耐受可。耐心教导与劝说患者,告知其不定期复诊的危害性,并鼓励患者主动体检,医护人员整理并管理患者资料。③心理沟通:社区医护人员需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有机会与其谈心、散步,让其放松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心情,让其说出内心不悦和愁苦,倾听其心声,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冠心病等。比较两组干预前1 d、干预后1个月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7.50%。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干预前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若高血压症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任由病情长时间发展,可能会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等,疾病死亡率和残疾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加大家庭经济负担。所以,目前我国已加强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强调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以更好地控制疾病。

以往治疗高血压疾病仅注重药物干预,忽略了患者行为、心理等方面,血压控制不良。研究指出,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疾病预后,孙洁等[2]也同时证实了此观点。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更具应用价值。李春林等[3]曾指出,医院联合社区协调管理模式可更加规范高血压患者管理状况,提升疗效。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社区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疾病讲座,加强宣传力度,给予健康干预,让患者更全面且深入的了解高血压疾病,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增强血压控制效果。整体来看,本研究因样本量小等因素限制,未能探讨可证实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的相应指标,若条件成熟,可进一步拓展研讨范围。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改善用药习惯和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压,值得推广。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比较(±s,mmHg)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比较(±s,mmHg)

干预后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研究组 40 156.2±11.2 98.7±7.6 137.6±5.2 82.5±5.1对照组 40 156.1±11.1 98.8±7.7 151.8±7.2 91.5±7.2 t 0.040 1 0.058 5 10.111 9 6.451 2 P 0.968 1 0.953 5 0.000 0 0.000 0组别 例数 干预前

猜你喜欢

收缩压规范化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